張麗玲 葉惠燕


[摘要]目的 探究孕期情景模擬訪視對初產婦焦慮及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擇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產婦300例設置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經倫理委員會通過后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共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產婦均占據150例,對常規組產婦采取一般護理模式,實驗組產婦在此基礎上加用情景模擬訪視,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 經過臨床護理干預后,實驗組產婦的焦慮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分娩依從性、新生兒5min評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產后2h出血量與產程均明顯少于或短于常規組(P<0.05)。結論 對產婦進行孕期情景模擬訪視可明顯緩解產婦不良情緒,自然分娩率與分娩依從性明顯提高,產后出血量明顯減少,值得推薦采納。
[關鍵詞]情景模擬訪視;孕期;分娩結局;焦慮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1-127-04
對孕產婦來說,分娩是一種重大的生理變化過程,且初產婦由于第一次生產,對相關的分娩知識較為缺乏,負面情緒較多,存在某些錯誤的認知,使得對分娩結局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目前,我國產科主要是采取醫療干預為主且護理、助產為輔的一類工作模式,其中助產士主要是依據醫生囑咐幫助產婦進行生產,并進行相應的產時管理,并不會產生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近幾年來,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得到了廣大醫學工作者的認可,該護理干預模式主要是通過角色扮演、實物演示等方式設立情景,并進行情景模擬演示的一種護理方式。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30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并給予孕期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分析其護理效果,現將相關資料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產婦300例設置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婦,所有產婦對本次實驗研究均知情同意,均自愿參與本次實驗;所有產婦均為單胎頭位,均無精神障礙,意識清楚;均無相關合并癥或者并發癥;同時將孕期出現異常情況;拒絕隨訪者排除。經倫理委員會通過后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共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產婦均占據150例,常規組:年齡最大的40歲,最小的20歲,平均(29.3±5.2)歲;實驗組:年齡最大的41歲,最小的21歲,平均(29.6±4.9)歲。對比兩組孕婦的相關資料后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兩組孕婦的可比性良好,可進行統計學分析。
1.2護理方法
常規組告知產婦相關的醫療知識,如分娩時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子宮收縮情況、臨產時可能出現的征象等,同時依據產婦的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實驗組在常規組的護理基礎上對產婦在孕32周左右進行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具體為依據產婦的具體情況與實際需求在婦產科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情景模擬訪視制度,首先先設置一個訪視主題,并組成一個情景模擬小組,小組成員由我院部分助產士組成,并且每3名助產士對1個情景模擬主題進行負責,主要包括:(1)當妊娠晚期產婦出現相關的并發癥時可播放相應的醫學影像資料,對并發癥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處理措施等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對并發癥的預防與處理方法進行相應的情景模擬;(2)臨產前征兆。播放臨產前有關的生理征兆的影片,并對相關的處理措施進行情景模擬;(3)分娩過程。同產婦播放自然分娩過程中的相關影像資料,并對分娩時不同產程產婦需注意的要點進行情景模擬,告知產婦相關的配合要點;(4)剖宮產前。同產婦播放剖宮產前24h的影像資料,并介紹相關的準備措施,指導產婦進行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等運動方法,緩解產前不良情緒;(5)同產婦播放整個剖宮產全過程的影像學資料,并由助產士進行相應的講解,并對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6)分娩完成后同產婦播放如何建立親子角色的影像資料,助產士可現場模擬新生兒撫摸、袋鼠保暖法、新生兒沐浴、新生兒喂養等具體的操作方法,模擬完成后在助產士的指導下幫助產婦反復進行練習。每個主題的情景模擬干預時間在1h左右,每周進行1~2次的情景模擬,1個主題/周,每次干預對象設定為10例左右的初產婦,每次進行干預的時間為下午9~11點,并在此時間段進行不同情景模擬主題干預的同時要求每位助產士需對每個主題熟練掌握,進行情景模擬時需先行播放0.Sh左右的相關影像資料,之后再依據影像內容進行20min左右的情景模擬,最后針對情景模擬的內容由助產士根據產婦提出的問題進行10min左右的答疑解惑。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依據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定法對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進行比較分析,評定項目總共有14個,評分法選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顯著;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包括分娩方式、分娩依從性、產程、產后出血量、新生兒評分等。
1.4統計學處理
將兩組初產婦的相關資料均嚴格記錄至SPSS21.0的統計學軟件中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產婦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后的焦慮評分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的分娩產程比較
實驗組產:婦的分娩產:程明顯短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2。
2.3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比較
比較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分娩依從性、產后出血量、新生兒5min評分均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3討論
分娩時可導致產婦情緒出現急劇的變化,尤其以焦慮、抑郁等情緒較為顯著,對于初產婦來說,該不良情緒反應更為突出。本次研究對實驗組與常規組產婦分別給予孕期情景模擬訪視制度與傳統護理模式,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由此可知,給予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可明顯改善產婦的不良情緒,使得產婦心理應激反應明顯降低。探究引發孕期出現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為產婦對于分娩過程的不確定性,當產婦自控感良好時可使得其不良情緒有所緩解。進行情景模擬訓練時,主要分為播放相關影像資料、情景模擬演練、答疑解惑等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其中助產士起到對產婦進行直觀教學的作用,將抽象的醫學知識通過情景模擬具體化、系統化、直觀化,使得產婦有效提高了對分娩過程的認知,減少分娩時的不良情緒,提高自控性。
從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可得知,實驗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分娩依從性分別為82.0%與88.7%,明顯高于常規組產婦(P<0.05)。由此可知,對產婦給予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可明顯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與分娩依從性。其中,產前不良情緒對分娩方式的選擇可起到一定的干預效果,實驗組的干預措施可明顯提高產婦對分娩方式的認知水平,糾正錯誤認知,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使得產婦的分娩方式有所改變,分娩依從性明顯提高,剖宮產率降低,這與宋麗莉等的研究結論一致。
進行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可有效縮短產程,使得產后出血量明顯減少,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看出,實驗組產婦的分娩產程、產后2h出血量均明顯短于或少于常規組,比較數據差異顯著(P<0.05)。產婦分娩時由于不良情緒的影響而抑制子宮收縮,使得產程延長、產后出血量增多等。孕期采取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可明顯降低產婦對分娩心理應激反應水平,使得產程與產后出血量明顯改善。
本次研究顯示,對產婦給予情景模擬訪視制度可明顯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恐懼感與不確定感,同時指導產婦分娩時的相關技巧,及時解答產婦內心的疑惑,利于構建和諧的信任關系,及時評估產前、產中、產后存在的問題,體現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同時筆者建議還需對新生兒情況進行跟蹤隨訪記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臨床研究中進一步探討。
綜上可知,對產婦進行孕期情景模擬訪視可明顯緩解產婦不良情緒,自然分娩率與分娩依從性明顯提高,產后出血量明顯減少,值得推薦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