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葉平
本以為將聽到一個被命運逼迫、肩挑重負的苦情故事。了解惲春敏后,發現她演繹的,是內在波瀾起伏的傳奇。
窮家來了精干“CEO”
當惲春敏被媒人領著,第一次踏入常州武進區馬杭橋,站到蔣偉峰家門口時,當下反應是“絕不能多看一眼”。她怕自己退縮。
眼前窮況出乎想象。雖然之前,她得知方圓百里的人,說到這家都嘆氣——小兒子被招上門女婿,小女兒匆匆嫁了,剩下父親近乎瞎子,還有患嚴重風濕性關節炎的母親,全靠大兒子打鐵,苦錢糊口。全家欠了一屁股債。
惲春敏卻是在物質寬裕、特求上進的家庭里長大。要不要踏入陌生、困苦的世界?她猶豫了,轉臉,撞上蔣偉峰一雙眼,嬰兒般無辜的神情,定定地望著她。她心軟了。
那是1991年,惲春敏在一家廠里工作,大受重用,坐辦公室從事核算。業余跟鎮上老師學寫通訊文章,是害羞有點小文藝的姑娘。決定嫁給蔣偉峰后,她果斷辭職,找了家小作坊,在磨床上做起每天十四五個小時的工。得過小兒麻痹癥的她,簡直拼了命,只想著工資翻了好幾倍,可以攢些錢帶到蔣家。
1992年,惲春敏出嫁的第三天,婆婆便向她攤手,“沒米了,要錢喲。”惲春敏并不氣惱,早有心理準備。自此,婆婆要的家里各項開銷,她從沒拒絕過。
惲春敏給這個家的不僅是金錢,還有些看不見、卻重要的東西。這年年夜飯飯桌上,她做了番動員:“雖是窮家,也別成天敞著前后門,不當回事;別去隔壁聽閑話,把精力放在自家……我們盡力賺錢,爸媽請好好配合。”
隔天,婆婆笑瞇瞇拎著鍋去河邊,“鍋不干凈,炒菜有‘鍋螞蟻,兒媳咽不下,讓我洗洗。”鄰居聽了,伸頭去她家里看,經年的灰塵撣了,灶臺上灰不溜丟的抹布洗得能看出顏色了,“你找個好兒媳,家里大不一樣啦。”
不久惲春敏回娘家,說公婆都撿別人不要的衣服穿,婆婆成天套著松垮的褲子,看著傷心。姐姐立刻抱來衣料,惲春敏借此給公婆做了幾身衣裳。第一次穿上合體的西裝,公公樂了,“我結婚那會兒都沒享受到。這下抬頭做人了。”
這輩子就搏一回
第一年還6000元欠債,第二年攢錢,第三年生子。這是惲春敏執行的頭一個三年計劃。
備產期間,她還修繕了房子。月子里,她躺家里養神,聽路邊人說:“這破房子終于修好了,漏雨十來年了吧。”這聲感慨,勾出她熱淚盈眶、無限欣慰。
下面怎么計劃?惲春敏邊喂奶邊翻書,見一篇文章,說家庭想發展,得根據多少代積累的資源去構思。她盤算,家里啥都沒有,不過公公心算不錯,可以考慮做小生意。
她拉來一批蛋類制品,擺起攤子。1995年,做生意的人不多,感覺前景不錯,她又求助村支書記,在老年活動室辟了一角柜臺。
公公看柜臺,帶孩子的惲春敏也不閑著。她學了剛時興的蛋糕做法,買來烤箱,拆了洗衣機馬達,讓丈夫焊自動打蛋機。很快,顧客排上長隊,最多一天,她加工了一百多斤面粉。婆婆跟在她后面轉,樂得見人只會嘿嘿傻笑。
柜臺逐年擴張,等兒子大些,惲春敏接管生意時,已擁有了一個雜貨店。
1998年,惲春敏以為一切順利時,公公被確診食道癌。為治病,全家傾盡所有,公公還是撒手人寰。一下回到零點,惲春敏跑到親友家哭訴:“小打小鬧抗不過命了,鬧一回大的,我要借錢。”
惲春敏想做大生意,看中一個門面,漂亮的小別墅模樣。25萬元房款,對蔣家像天方夜譚。但惲春敏想,這輩子就搏這一回。
意外的是,所有人都干脆地借了錢。這么多年來,她的種種努力,要帶領一個家從地平線之下,躍到所有人平視之處的掙扎,觸動了大家的心。人們樂于看見她成功。
姐姐建議,有人在某地開火鍋店,火得不得了,做這個吧。惲春敏說“好”,沒舍得花錢嘗嘗火鍋味道,就招兵買馬。
顧客盈門,惲春敏連軸轉,累到暴瘦,洗碗工日日忙活到凌晨。六個月后,店卻倒了。惲春敏連買菜錢都掏不出。
她遣散人員,閉門反思。全怪自己什么都不懂,各種漏洞,大量浪費。比如服務員常上錯菜,怕老板責罵,悄悄倒掉,再備新的……
此后半年,惲春敏夫妻一道道工序琢磨。到最后,不會做菜的惲春敏,能炒出獨家配料。她篤定地再次開業。
原來只是不肯辜負那份信任
一個女人,為何肯擔負責任,改變一個家庭的走向?僅出于浪漫主義的同情?惲春敏說,有更深切的東西召喚她。
3歲時,因赤腳醫生失職,惲春敏患了小兒麻痹癥,落下三級肢體殘疾。從此,母親不許她去泥濘菜地,不許她去河邊洗東西,身邊每個人也都關愛著她。
她一直接受愛,卻無法給予別人什么。而當第一次被丈夫全然信賴的目光看著,第一次聽婆婆說“我們要靠你啦”,陡然,有種叫能量的東西從她身體里冒出來。家里每個人都看重她、等待她指引,那是屬于她的舞臺。
她給了這個家很多,這個家同樣滋養她。她記得婆婆見她就笑,她就親切地喊“胖媽”。后來她忙,難得有時間陪婆婆,不舍得空聊,便自學理發,邊給婆婆剪頭發邊嘮嗑。有節奏的咔嚓聲中,溫馨時光一寸寸走過。婆婆去世前那陣子,一天鬧肚子八次,反復弄臟被子。屋外,她埋頭清洗,聽見婆婆嘆氣,“對不起啦,辛苦你啦。”她回:“胖媽,相處這么多年我對你還算好吧。”兩人默契同笑,至今想來,場景還那么美。
丈夫也特愛她。夫妻多年,他從不爭辯什么,總安靜聽她說,協助她。2012年,因拆遷,火鍋店不開了,夫妻回歸普通上班族。這才有閑品味溫暖細節。比如,怕腿腳不便的她摔跤,丈夫總在拖地之后,再細細擦干地面,不留一絲水跡。
23歲的兒子參軍去了高原,頻繁和父母通信,無話不談,深情滿溢,彼此還將信各自抄寫了一大本。只等待游子歸來,將本子作為永遠的紀念。
念著信,惲春敏笑了又笑。她說,吃了這么多苦,依然感覺此生值得。是啊,她珍視的這些最親密的人,同樣珍惜著她,還有比這更美的家庭、更完美的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