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特特
她覺得初戀最愛她。最經典的事例是,她曾撒嬌說想吃草莓蛋糕。初戀去她指定的地點,坐兩站公交車,過一條街,去一家私房甜品屋買了蛋糕,再按原路返回。到她面前時,還沒過一小時。
可這一小時,她的心意已變了。她把蛋糕放在身后,兩手捏著蛋糕盒問滿頭大汗的初戀,“是不是只要我高興,怎么都行?”憨直男生點點頭,“是的,只要你高興?!彼S手一拋,蛋糕被扔進一旁的垃圾桶。
初戀呆了,她無辜地將兩手一攤:“我現在不想吃了,你說過只要我高興怎么都行。”初戀從呆滯到搖頭再到寵溺地笑,直至一把拉她入懷。她覺得,這種無條件的接納、包容是建立在真愛基礎上的,或者說,就是她理解的真愛本身。她后來都用初戀做標準,無人過線,年過三旬還單身。
她陸陸續續談過幾場戀愛。關鍵時刻,總用草莓蛋糕試探對方的真心。一次,她和同事戀愛,下班路過蛋糕店,她吵著要吃蛋糕。同事進去買,須臾捧到她面前。她惡作劇地笑,“我又不想吃了,扔掉?!蓖聰r她,“吃不完再扔?!彼€是扔了。
兩人的關系無疾而終。她并不覺得可惜,“一塊蛋糕就看得出他小家子氣。”
另一次,是和遠房表哥。姑媽給她牽線,說起來親戚套親戚,還是發小,聊起來挺投緣。她故伎重施。表哥卻不吃她這一套,兩人在街頭對峙,惡狠狠地看著對方,不歡而散。
她上一個男友,是多金才俊,忙得腳不沾地,連草莓蛋糕都是快遞給她的。一起快遞來的,除了蛋糕,還有那家著名藝術蛋糕店的圖冊和貴賓卡。“喜歡哪種下次自己挑?!辈趴≌f。她沒好氣地回應:“你根本沒有以我為中心!” “為什么要以你為中心?你能像一個成年人嗎?”才俊收了線。
她真想念初戀,想念被愛包圍、隨時發火、發泄的感覺。聽說他還沒舉行婚禮,就將結婚證換成離婚證,她主動聯系他:“為什么視婚姻如兒戲?不是還想著我吧?”初戀捏捏酒杯,“是有點像你,一言不合就在大街上把剛買的鉆戒扔了出去。”
她愕然,這不是她的翻版嗎?她覺得溫暖,柔聲說:“那都是愛的不夠,你看你當年……對我……”
“過了那個人生階段了。”初戀說,“我已經失去耐心,想像成年人那樣戀愛,想得到成年人的愛——成熟、自制,不折騰;共情、共鳴、分享、體諒。在愛中得到平靜、美好,而不是要求、強迫、一再考驗、證明。”
她囁囁嚅嚅:“不愛你,誰會折騰你?考驗你?”她提起那塊蛋糕。初戀竟說:“我當時很生氣,只是沒讓你知道。如果你告訴我,雖然不想吃了,但仍然謝謝我,謝謝我走那么遠的路,謝謝我的那份心,我會更愛你,覺得你對我是真愛。”
她呆了,原來草莓蛋糕還有另一種解讀,她測試別人,用折騰檢驗真愛,別人也測試她,用“怎么舍得折騰我”來檢驗她的愛。
也許,她只有進化成一個更好的自己,用更成熟的心智,才能找到愛。
(編輯 張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