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華,李銀燕(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重慶400042)
雙向測評在急診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楊秀華,李銀燕△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重慶400042)
目的 探討雙向測評在急診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選擇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180名在該院急診科接受臨床實習的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實施傳統的單項評分考核,觀察組進行雙向評分考核。實習結束后對兩組護生的出科考試成績及其對教學工作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出科考試成績及其對科室帶教與帶教教師教學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雙向測評在急診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優于傳統的單向評分,增加了護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帶教教師的積極性和規范性,同時也提高了護生對護理教學工作的滿意度。
教育考核; 臨床實習; 學生,護理; 急診室,醫院
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是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每年全院須承擔290多名護理本科及大專學生的臨床帶教任務,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作者發現,傳統的考核方法通過帶教教師對護生的理論和操作考核來完成,這種對學生單向評價的系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不能全面反映臨床帶教效果與質量,對帶教教師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考評力度不夠。為此,自2008年成立護理學教研室以來,本院實行雙向測評考核,即帶教教師對護生實習階段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同時護生也對帶教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收到較好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1.1.1 護生 選擇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急診科接受臨床實習的18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大專生78名,本科生102名;男10名,女170名。將180名護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90名。
1.1.2 帶教教師 帶教教師共11名,其中男1名,女10名;年齡24~42歲,平均(28.90±1.61)歲;本科8人,大專3人;均為護師以上職稱;工作年限超過3年;臨床管理經驗超過1年。
1.2 方法 對照組護生實習結束后由帶教教師進行單向評分,觀察組在科室實習最后1周,由教學組長組織教學師生座談會,教師與學生對教學過程和質量相互測評。
1.2.1 對照組 護生實習結束后由帶教教師進行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每項50分,總分100分。
1.2.2 觀察組 護生實習結束后進行雙向測評。
1.2.2.1 帶教教師對護生的綜合評價 具體內容如下。(1)基礎理論知識(100分)和操作技能(100分),占總體評價的50%。(2)臨床表現,占總體評價的50%。主要通過臨床實習護生綜合能力評估表進行評價,評估表總分100分,分為4個大項、10個小項,其中工作態度(30分),包括:①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遵守請、銷假制度,不遲到、早退、曠工;②服從指揮,工作積極主動,聽從安排;③工作認真踏實、責任心強,操作細心。(3)學習態度(20分),包括:①求知欲強,主動學習本科室相關知識與技術;②善于分析思考和總結,有較強的學習能力。(4)道德修養(20分),包括:①熱愛護理事業,尊敬教師,團結同學;②儀表端莊,談吐文明,禮貌待人。(5)工作能力(30分),包括:①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協助精神強;②操作規范,動手能力較強;③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和查對制度,無差錯事故發生。
1.2.2.2 護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價 護生在本科室實習結束時,發放臨床護理教員教學質量評估表,采用無記名方式,對帶教教師進行綜合評價。評估表總分100分,分為4個大項、13個小項。(1)基本素質(30分),包括:①儀表端莊,親切和藹、有耐心,責任心強;②教學態度端正,帶教認真負責,目的明確;③熱愛護理專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④嚴于律己,為人師表。(2)專業技術能力(20分),包括:①理論知識扎實,操作技術精湛;②臨床經驗豐富,有較強的動手能力;③具有實施整體護理的基本知識和實踐能力;④急救知識扎實,熟悉各種危急重癥患者的搶救流程和護理要點。(3)帶教能力(20分),包括:①合理運用不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②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其獨立工作的能力和評判性思維。(4)教學管理(30分),包括:①重視教學質量,帶教內容符合教學大綱要求;②鼓勵學生多提問,善于經常與護生溝通;③出科前召開師生座談會,帶教教師對護生學習期間的優缺點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同時護生也提出對科室教學的合理化建議與意見,最后填寫雙向測評表進行存檔,教學組長保存原始資料,科室護士長針對護生提出的意見與建議進行綜合分析并調整教學方案和制訂改進措施。同時對科室護士長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有無做入科宣教,晨間提問的次數與質量,科室是否開展專題講座和教學查房,組織是否嚴密,內容是否新穎,有無介紹臨床中的新方法、新進展、新知識和新技術等均有體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了及時反饋,從真正意義上達到了以評促教的目的。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成績及專科成績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出科考試成績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理論成績 專科成績90 90 78.12±1.32 93.31±1.32a81.15±1.14 93.92±0.16a
2.2 兩組護生對教學工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生對科室帶教總體滿意度與帶教教師教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對教學工作滿意度比較[n(%)]
臨床教學是將現代教育理念具體化的過程,隨著對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認識的不斷深入和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不斷變化,護理教育日益重要[1]。帶教教師是護生臨床實踐的啟蒙者[2],在臨床教學中師德、師才、師風直接影響護生的心理和行為[3]。帶教教師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4]。雙向測評教學在激發護生求知的主動性、創新動機的同時,也對帶教教師產生一定的壓力,調動了帶教教師的競爭意識及責任感,促使帶教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和理論操作水平[5]。通過雙向測評考核教學,使反饋控制更加及時,以調節教與學雙向行為,促進教學相長,有利于動態分析及管理,提高本院護理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
3.1 雙向測評的實施有利于教學相長 雙向測評方法的采用,使學生和教師全部參與到考核中,一方面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提高了護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通過對臨床實習護生綜合能力的評估和分析,護生知曉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改進,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6]。帶教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規范和提高,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3.2 雙向測評的實施提升了教學滿意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對教師的護理教學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雙向測評方法的采用,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再是“滿堂灌”的灌輸式教學[7],而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收能力,采取不同的創新性教學方法。教師的職能也由“教”轉變為“導”[8],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開拓創新,發展自己,完善自我。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學術內涵,拓展教育視野,重視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9]。
3.3 雙向測評的實施有利于科室教學質量的提高 雙向測評不僅對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質量進行了考核,同時對科室重視教學的程度,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無改進措施也進行了實時監督,采用PDCA循環管理持續改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1]蘭紅.新形勢下臨床護理帶教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6):96.
[2]楊國愉,馮正直,張艷,等.現代醫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交往初探[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1):17-19.
[3]楊芳.創設自主氛圍,實施創新教育[J].教育科學,2001(12):49-51.
[4]范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J].教育科學研究,2002(3):32-47.
[5]周薇,韋衡秋,王章安,等.基于工作過程的急救護理學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0):74-75.
[6]郎紅娟,何乾峰,張娜,等.情景模擬聯合LBL教學法用于臨床急救護理教學人員培訓[J].護理學雜志,2015,30(12):78-80.
[7]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181.
[8]楊旭紅.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記急救護理課堂教學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58-59.
[9]蘇東梅,吳超,王黎黎.創新急診帶教模式,提高護理教學質量[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5):25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6.068
C
1009-5519(2016)16-2601-03
,E-mail:13883015626@qq.com。
2015-12-21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