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麗琴 圖/大漠胡楊
真心灌溉教育花,實意譜寫援疆情
文/韓麗琴圖/大漠胡楊
他們是民族團結的使者、傳承紅色基因的先鋒、干事創業的能手,他們猶如一株株紅柳,一棵棵胡楊,一道道彩虹,讓世人敬仰。
在廣袤的柯坪大地上,有這么一個特殊的團隊,他們隨著新一輪對口援疆的召喚,離開可親可敬的家人,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和崗位,不遠萬里來到柯坪這塊陌生的土地,開始了一份充滿挑戰而又引以為豪的援疆事業。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他們如紅柳般植根于新疆大地,在蒼茫的戈壁中用他們堅韌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譜寫著與眾不同的人生。他們,就是光榮的援疆教師!

今天,如果有人問新疆人,援疆干部帶給新疆最寶貴的是什么?他們會告訴你:是市場經濟的意識和先進的管理理念。
孔鑫火,一個讓柯坪教育人懷念的名字。這位帶病援疆,堅持教學,恪盡職守,甘于奉獻,在一年半的援疆生活中因過度勞累而暴瘦30斤卻無怨無悔的湖州校長,已經成為當今教師精神的最好詮釋。他先進的教育理念、精細化的管理措施和認真做人、踏實做事的處事風格使柯坪湖州雙語小學煥發出蓬勃生機,深受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好評。今天,他雖然已經圓滿完成援疆任務而離開柯坪,但他的名字依舊傳頌在柯坪教育界,更成為激勵援疆教師在平凡中書寫不凡業績的精神動力!
在柯坪的其他學校,我們很多援疆教師都能充分發揮自己多年管理經驗的特長,結合當地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了學校的各種規章管理制度,確定本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特色,努力創辦令人民滿意的教育。都說教育是門慢藝術,但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里,柯坪教育卻在教育援疆的好政策中煥發出蓬勃生機,大幅度縮小了與內地的差距,提升了辦學的品質和檔次,深受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柯坪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學生大都來自農村,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為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學習的機會,在柯坪湖州雙語小學,援疆教師們積極向湖州市愛心基金會尋求援助,先后募集資金并建立起價值30萬元的少先隊隊室、價值30萬元的科技體驗室、價值5萬元的教學樓直流水飲水系統、價值8萬元的學生浴室,募集了價值2萬元的學生體育用品和價值2萬元的書法用品。
在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援疆教師付出的大量心血和努力。很多援疆教師都有同感:在新疆做好一件事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和代價是其他省市不可比擬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敬重在新疆奉獻了青春和子孫的干部們。
“既然選擇了援疆,就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就會把邊疆的熱土當成自己的家,就會發自內心地想為這片土地和這里生活的各族人民做一些事!”他們沒有把支援新疆當任務,當差事,不是蜻蜓點水,更不是徒有虛名,而是變成一種職責,一種使命,真心實意去工作,用工作成績來檢驗自己的教學成就。他們真誠地與學校維族領導和師生們交朋友,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溝通交流,增進了解。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學校具體的工作安排以及信息宣傳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意見,為學校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參考意見。在柯坪,一批批援疆教師忘我地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水平,使當地學校的升學率大幅提升,一大批少數民族學生在援疆老師的精心輔導下考上了內初班或內高班。他們以優異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著學校、同事和學生!
對于教育援疆工作,他們有自己的思考:援疆的確需要把湖州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和方法帶到柯坪,但絕不能是照搬照抄,簡單移植。而是需要結合當地的教育實際,用心、用情、用智進行篩選、整合、創新。再先進的理念必須有適合它的土壤才能生根發芽,產生正能量。
援疆路上,他們是民族團結的使者,是傳承紅色基因的先鋒,是干事創業的能手,他們猶如一條條連接祖國內地與新疆的彩虹,傳遞著祖國的援疆計劃和共同走向繁榮富強的美好心愿。他們用對邊疆熱土與各族人民的大愛,譜寫了一支昂揚的新時代“邊塞曲”!


(作者系柯坪縣同心幼兒園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