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翠珊臺灣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
利翠珊:愛要怎么說出口?
利翠珊
臺灣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preface
如何讓紅玫瑰永遠是『心口的朱砂痣』,讓白玫瑰永遠『床前明月光』?婚姻真的是愛的終點嗎?還是可以正好通過孩子的降生,把它調整為一個大家庭愛的起點?
提起家庭教育或育兒,大家總是喜歡一下子把目光聚焦在親子關系上。然而,在這個話題上,臺灣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利翠珊老師提出的觀點卻是“先做夫妻,再做父母”。但是,利翠珊老師也提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雙人關系一直是父子關系,而不是夫妻關系,所以這兩種觀念在當今社會的交匯中,也制造出了很多很多的沖突與矛盾。但無論怎樣,溫暖、有愛的家庭環境,父母相親相愛的樣子,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沃土。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先好好用心做夫妻。
《小王子》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是:“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利翠珊老師告訴我們,其實后面那句更是重點,就是“只是他們忘記了”。而她也將這句“名言”引用至夫妻關系,那就是:“所有的夫妻都曾經非常非常相愛,只是他們忘記了?!钡渖豪蠋煼浅@斫庵袊改赶胍獙ⅰ跋茸龇蚱?,再做父母”這個觀念內化進生活,是需要幫助和引導的,因此她在臺灣嘗試著做了一個名為“家庭成長活動”的項目,目的就是把一些心理學對夫妻關系重要的研究成果摘取出來,然后具體化、簡單化,讓夫妻能很快地應用在生活里,并有所感悟。在活動的第一周她們做的是“追本溯源”,就是讓大家一起回味戀愛的滋味;第二周做牽手、感激的表達練習,讓夫妻學會如何表達出對對方的感謝;第三周開始進入探討夫妻間意見不同的部分,探討怎樣把“忍”這件事情拿捏到恰到好處;第四周處理姻親關系,也就是夫妻和雙方父母的大家庭關系。因為在中國,結婚通常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族的結合。通過這些活動,利翠珊老師發現大多數夫妻都是可以把當初相愛的感覺找回來的,把當初那份對對方的欣賞找回來的。
在夫妻關系中,很多調查都顯示,說出對彼此的愛與感謝,有助于提高婚姻的滿意度。但是,利翠珊老師提到,她在臺灣所做的一項夫妻間表達的研究中,還是可以看到,我們中國人夫妻間的表達遠遠低于我們心中所感受到的。她強調,在她的研究中,還特別說明了不僅限于用西方的“我愛你”去表達,任何形式的表達都可以,但結果依然不理想。這說明,在中國人的婚姻里,很難把愛說出口??墒?,利翠珊老師也談到:“說出來當然好,因為它可以提高婚姻的滿意度。但是我也發現,只要我們有情感,就算沒說出口,婚姻滿意程度也仍然是高的。所以換句話說,就是說出口很好,但也不一定非要說出來。每一對夫妻都可以創意只屬于他們自己的表達方式?!敝螅鳛槔?,她給我們講述了自己一位朋友的故事。她說她的那位朋友結婚之后一直覺得有件非常遺憾的事,就是自己的先生從不對她說“我愛你”3個字。除此之外,她認為這個男人什么都好,忠厚、老實、可靠。但無論她怎么要求、撒嬌、假裝生氣,她的先生就是講不出來。于是這位太太就說:“好吧,‘我愛你’不會說對不對?‘一二三’會不會說?”她先生說那當然沒有問題。于是她就要求她的先生在有感覺的時候,跟自己說“一二三”。之后的很多年,他們夫妻都用“三二一?(你愛我嗎?)”“一二三?。ㄎ覑勰悖。眮肀磉_彼此的愛意,樂此不疲。利翠珊老師總結道:“我覺得這個故事真的太浪漫了!所以誰說我們一定要用某種讓自己覺得惡心或恐怖的方式去表達我們的感情?!”故事并沒有完。她說最近又碰到這位朋友,于是問她現在是否還在說“一二三”?她的朋友說,他們夫妻已經開始步入中老年時期了,所以表達“我愛你”的方式也更新了一種,那就是當兩個人有感覺的時候,就伸出一根手指,對方也伸出一根手指,對碰一下。這也是為了確認兩個人是不是身體都還健康,手指是不是能很快對到,有沒有發抖。利翠珊老師說她當時被朋友家“我愛你”的創意逗得哈哈大笑,而她的講述也讓我們感受頗多:是啊,愛要怎樣說出口?只要愛,怎樣都可以說出口!
利翠珊老師在她的“家庭成長活動”項目中,特意將最后一整周拿來探討姻親關系。因為在中國的家庭中,想要調整好夫妻關系,往往繞不過去姻親關系。尤其是中國人在小家庭有了寶寶后,更是因為隔代育兒要形成一個復雜但又密不可分的大家庭。想想我們確實經??吹教嘁驗槠畔辈缓投盎橐龅脑愀獍咐?,所以非常感興趣利翠珊老師用了什么樣“接地氣”的方式去改善姻親關系。利翠珊老師介紹了“蘋果樹”的活動:“這個活動是用來探討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的。姻親關系的研究證實了代際傳遞理論,告訴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影響。我們會在一張大紙上,畫一棵蘋果樹,上面用紙剪出很多蘋果的形狀,并寫上很多人性中好的特質。之后叫先生和太太各自按照認為對方具備什么樣的特質,上去拿什么樣的‘蘋果’。比如覺得自己的先生很正直,就把寫著正直的‘蘋果’拿下來貼在他的身上;先生覺得太太賢惠,就拿一個寫著賢惠的‘蘋果’貼在太太身上。用這樣的方式,我們讓對方去思考‘我是不是有一些好的特質來自原生家庭,我的配偶是不是有一些好的特質來自原生家庭”。然后,我們會讓他們寫下‘在對方父母的家庭里,有沒有哪些人讓你覺得有一些正向的特質’,之后裝在信封里寄給對方?!?/p>
利翠珊老師說在這個活動中,曾有一位太太在寫信的時候就想到婆婆幫她照顧小孩,具有“無私”的特質,她應該感謝婆婆一下,但是以前她從沒有那樣想過,于是她把這個感受寫進了信里。令她很驚訝的是,她的先生竟然真的把信寄出去了。當然,他們的大家庭關系也變得更好。利翠珊老師和她的團隊設計這個活動的想法,就是希望夫妻能開始有一些像這樣不同以往的感受和認同,姻親關系的改善必須從對一個人內在的認同開始。
至于“婆媳關系是不是靠先生化解”這個問題,利翠珊老師說西方對于婚姻的研究結論都是“不要”,認為一個人的事情應該自己處理好。可是她的研究發現,其實先生越支持太太,婆媳關系確實是越和諧的。
家庭是一個系統,像數個滾動的齒輪?!胺蚱蕖薄坝H子”和“家族”的3個齒輪間是彼此有關聯的。我們身上很多東西來自于上一代,又影響著下一代。讓我們從夫妻關系開始,用愛支撐和連動起這個系統,讓它成為一個龐大且轉動流暢的幸福家族!

相關鏈接
本次采訪為“第八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現場”特稿系列。該論壇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主辦,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