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佟燕 編輯┃嚴芳
指導專家┃同軍 (武警總醫院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
順產,如何躲過那溫柔一刀?
文┃佟燕 編輯┃嚴芳
指導專家┃同軍 (武警總醫院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多數媽媽都想自己生,可一聽說順產意味著“那里”要挨上一刀,心里難免犯哆嗦。側切有多可怕?順產媽媽真的躲不過嗎?別急,在進產房之前,我們來幫你問問專家。
曉雨懷孕快8個月了,孕期能吃能喝,各項產檢指標都正常,懷孕可算得上是一帆風順,她堅持要自己生,畢竟這樣對自己和寶寶都好。每次見到其他的孕媽媽,她總是免不了和人家聊一聊自然分娩的話題。當她聽說絕大多數順產的媽媽私處都要經歷側切時,總是心有余悸:咔嚓一刀一定很疼吧?傷口會不會影響以后的啪啪?……
側切,孕媽媽最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盡管如今孕媽媽的會陰側切率高達80%以上,可對于像曉雨這樣第一次經歷分娩的孕媽媽來說,側切是一個陌生且讓人生畏的名詞。因此我們特別采訪婦產科專家,你想了解的關于側切的問題,都能從這里找到答案。
Q&A
Q:到底什么是側切?側切有什么好處?
A:側切實際是會陰側切術的簡稱。在分娩的過程中,當在陰道口能夠看見胎頭的時候,醫生會用特制的“側切剪”在產婦陰道口的左側方,傾斜45°剪開一個開口。剪開的部分包括皮膚、肌肉和部分的陰道黏膜。開口長度約4~5厘米。
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這是因為多數孕媽媽都屬于第一次分娩,會陰比較緊,會陰、陰道口的伸展性也相對較差,分娩比較困難。尤其是當胎兒比較大、分娩比較快時,很容易發生會陰的深度裂傷。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醫生會提前進行側切,可加快分娩速度,避免會陰撕裂和加重胎兒宮內窘迫,同時還有利于產后骨盆功能的恢復。
Q:哪些情況下孕媽媽需要被側切?
A:通常情況下,如果產婦的會陰彈性好、胎兒不大、胎心正常、產程順利的話,一般不用進行會陰側切,但如果不幸你屬于以下幾種情形,千萬不要遲疑,應盡量配合醫生,盡早實行側切術:
1 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癥、水腫等情況,胎兒難以正常娩出。
2 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于會陰。
3 高齡孕媽媽,或者合并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為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需進行側切。
4 胎兒出現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心率發生異常變化,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5 高度近視的孕媽媽,為避免產程過長導致視網膜剝離,應及時行會陰側切。
6 當由于各種原因需借助產鉗助產時,側切便于操作能順利完成。
Q:如果我想躲過那一刀,需要怎么做?
A:孕媽媽可通過合理飲食來避免胎兒過大,其實胎兒體重控制在5~6斤可避免側切;堅持合理運動,不但能使產程較為順利,也可以減少會陰側切的概率;孕期進行會陰鍛煉,繃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試著在小便的時候收縮肌肉,停一下;孕晚期堅持散步、爬樓梯、練習拉梅茲呼吸法等,都可以加強肌肉的柔韌性和彈性,幫助順利分娩。
另外,在你進入產房前,請試著與醫生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想法,例如:如果情況允許,能不能不做側切;你是否愿意承擔會陰撕裂的危險等。這樣,在分娩的時候醫生就會給你機會,讓你多嘗試幾次自己生。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把胎兒和媽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需要側切時務必要積極配合醫生。
Q:側切傷口需要縫合和拆線嗎?多長時間才能痊愈?
A:縫合在胎兒和胎盤完全娩出后進行,最外層的縫合,大部分醫院選擇用可吸收線縫合傷口,免去了術后拆線的痛苦。側切時打的麻藥藥力通常會持續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所以,在縫合的時候,就不需要再打麻藥了,你也不會感到疼痛。
通常,不嚴重的傷口3~4天就不會痛了,而且傷口只要沒有出現感染,大約4個星期左右就可以愈合了。如果在42天之內,側切傷口出現紅腫、流膿、裂開的情形,就需要立即前往醫院請醫生診治了。
側切產后的護理要點
●預防傷口感染:新媽媽在大小便之后都應該用溫開水沖洗會陰部,并用干凈的毛巾輕輕蘸干。每次要從前往后拍干,避免把肛門的細菌帶到陰道。
●保持傷口干燥:如廁、洗完澡后,要用干凈、柔軟的毛巾輕拍會陰部吸干水分。
●腫痛可用優碘:裂傷較嚴重且傷口腫痛者,可以在水中加入高錳酸鉀等藥物坐浴,或用烤燈加快復原速度,特別提醒的是注意烤燈距會陰的距離,以防灼傷。
●采取對側臥位:新媽媽要盡量采取對側臥位,也就是說如果會陰傷口是在左側,那么最好采取右側臥位,反之亦然。這樣既可以減少對傷口的壓迫,利于水腫的消退,也可以避免傷口沾染惡露,造成傷口感染。
●忌用力和提重物:不要用力解便,以免縫合的傷口再裂開。排便時,最好采用坐式,并盡量縮短時間;產后一個月內,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大量體力的家務和運動。
●預防便秘:要注意多攝入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每天2000毫升),以避免便秘的發生,從而防止側切傷口裂開。

Q:側切會不會導致陰道松弛,從而影響性愛?
A:擔心側切傷口老公看到不喜歡,擔心側切會影響性生活,這其實是很多孕媽媽最擔心,也是最難以啟齒的地方。
側切的主要目的是使產道能夠在末端打開一個開口,讓胎兒更順利地娩出。胎兒一旦娩出,對于母體產道以及盆底周圍組織的沖擊和撐脹也就隨之消失了。試想,是由于陰道口窄小、胎兒在那兒用很長時間才擠出去,對陰道的撐擴效果大呢?還是讓陰道口稍作松弛,使胎兒快速地經過產道,對于陰道的充斥以及可能造成的松弛程度大呢?
答案顯而易見。與那些擔心正好相反,在機體自身狀況相似的前提下,那些經過側切的新媽媽反而會比沒有經過側切的新媽媽復原的程度要更好、更快,自然也就不存在影響性生活的說法了。
Q:側切會不會很疼?會打麻藥嗎?
A:在側切之前,一般都會先打藥物,而且需要打兩針,一針是對陰部神經的阻滯,使得陰部神經整體麻痹;另一針是在準備側切的切口處,進行局部麻醉。因此,在側切的時候,產婦基本是感覺不到疼痛的。也許你很擔心麻藥會傷到寶寶,其實完全沒必要,它與胎兒完全沒有任何關系。有時候,如果你的會陰部位已經麻木了,而且由于寶寶頭部的壓迫,變得很薄,醫生也可能可以在不使用止痛藥的情況下給你做側切,這種情況有時稱之為壓力性側切。
Q:經過側切的孕媽媽,產后多久可以進行性生活?
A:大約在產后4~6周后,會陰側切術的傷口多半就應該完全愈合了。所以,在產后6周去醫院復查的時候,你可以向醫生咨詢你傷口愈合的情況。如果醫生允許,而且你也希望恢復性生活的話,就可以試著重新開始了。
Q:產后尿失禁與側切有沒有關系?
A:自然分娩,無論生產時會陰是否切開,寶寶同樣都會經過產道。分娩后會不會出現產后尿失禁,其實和孕媽媽的骨盆大小、寶寶大小、產程快慢等因素有關。如果產程過長,寶寶待在產道的時間久,陰道被撐開的時間也久,就比較容易導致產后尿失禁的發生,這和會陰切開與否沒有絕對關系。
新媽媽產后及時進行骨盆盆底肌肉訓練,可以使這一情況得到緩解。具體的練習方法是:躺在床上,提拉、收縮骨盆盆底肌肉。收縮至最緊時控住2秒鐘,然后慢慢放松,重復再做。最理想的情況是每天多做幾組,每組12次。可以分散到全天不同的時間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