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語養孩子,主要看氣質!
記得那天不巧,我剛好“被”斷網一天一夜,等第二天早上一看,朋友圈已被“主要看氣質”刷爆!除了俊男美女的自拍照撲面而至,我的朋友圈里當然更多的是可愛的寶寶。于是在優雅婉約的小淑女的微笑下,媽媽寫道:“主要看氣質。”下一張是哭得大雨滂沱一臉鼻涕的小“猴子”,爸爸也批注:“主要看氣質。”看到這里,雖然我還一頭霧水,沒搞清楚“看氣質”這個“梗”的由來,卻已大笑著感慨:哈哈,原來我們育兒圈的秘密被大家發現了,那就是,養孩子,真的得看氣質!

這期的“特別策劃”是安全感,在查看資料時,我就非常質疑網上有些對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診斷”,難道害怕、害羞或和生人說話時不好意思就是缺乏安全感嗎?難道寶寶愛哭就是缺乏安全感嗎?在請教了專家之后,我更加堅信,沒有任何一種情境或標準可以判斷你家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那就是因為,養孩子,主要得看氣質。氣質不同的孩子,即使在同一件事上的表現不同,也不代表一個有安全感,另一個沒有。只有父母足夠了解自己孩子的氣質,善于體察孩子內心的狀態、行為背后的情緒,才會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
睡眠話題一直被父母關注,有些寶寶特別能睡,爸媽省心省力;但有些寶寶每天就是精力十足,基本上睡前故事都是爸媽先把自己講睡著,寶寶還興致勃勃地瞪著大眼睛等著聽下一個呢(哼,我家女兒就是這類不愛睡覺的小孩兒)!于是,我們健康板塊的資深編輯覃靜就按寶寶的“氣質”,給他們分成了“愛睡覺的小萌豬”“晚睡的小夜貓”“形式繁復的小企鵝”“不愛睡覺的小蜜蜂”四大類,分別給出睡眠建議和方案。看,想搞定寶寶睡覺的問題,也得看氣質。
氣質一出生就有,它具有先天的生物學基礎,更多是一種遺傳密碼在起作用。氣質特點中有一部分是不可改變的,另外一部分可在后天生活環境、人生經歷、社會交往等因素的影響下不斷發生變化,但氣質并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接納寶寶的氣質,順著孩子的氣質特點找到適合他的養育方式,每一個孩子都能發揮出自己氣質的潛力,成就了不起的未來!
和我聊天:fmbdkitche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