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小伊 模特┃乖乖 董碧仙 攝影┃Eva 攝像┃楊東 編輯┃覃靜
?
居家捏脊5步走
文┃趙小伊 模特┃乖乖 董碧仙 攝影┃Eva 攝像┃楊東 編輯┃覃靜

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脊背部,捏脊主要作用于督脈和膀胱經,中醫認為,捏脊可以用來防治兒童常見的疾病,如厭食、嘔吐、腹痛、腹瀉、便秘、夜啼、反復呼吸道感染、遺尿等。
準備
媽媽將手洗干凈,天冷的時候先將雙手搓熱。
捏脊前在寶寶脊背部抹一些滑石粉或寶寶潤膚油,使皮膚潤滑便于操作,而且可以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1 讓寶寶趴在床上,將衣服推至肩部,使整個背部露出,保持背部平直、放松。

2 媽媽站在寶寶側面或后方,兩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

3 食指半屈,用雙手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抵在寶寶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沿脊柱兩側,向上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兩手交替,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后上3~5厘米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后平肩的骨突部位),要直線向前,不可偏斜,完成一遍捏脊。

4 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將背部皮膚向上提一次。再重復第一遍的動作2遍,共6遍。

5 完成6遍后,用食、中二指指端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梳抹2遍,然后用空掌自下往上順著脊柱往上輕拍,讓寶寶放松下來。
一般每天捏一次、連續7~10天為一個療程。療效出現較晚的寶寶可連續做2個療程。
溫馨提示
● 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臨睡前進行療效較好。
●每次捏脊時間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捏脊療法主要適于6個月至7歲的寶寶。6個月以內的寶寶皮膚嬌嫩,要注意力度,如需要治療,手法要輕柔,捏脊次數要相應減少。過大的兒童背肌較厚,不易提起,患兒也不愿接受,且單純捏脊效果不佳。
●寶寶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時,要暫停捏脊。
●如經過捏脊療效不佳,則需要配合其他穴位進行推拿,以起到更好的協同作用。

掃描二維碼輕松看《居家捏脊5步走》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