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禮華(湖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 編輯|覃靜
?
很會“隱身”的中耳炎
文|陶禮華(湖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 編輯|覃靜

寶寶得了感冒,怎么會影響到耳朵?
有時候,中耳炎就這樣悄悄找上寶寶,讓人意想不到。
三歲的豆豆剛入冬就著涼感冒了,偶爾咳嗽、有點流鼻涕,媽媽見孩子不發燒,能吃能睡,就沒有在意。過了一些日子,孩子突然夜里哭吵不停、拍打耳朵,媽媽拿手電筒一照,發現孩子耳朵里有黏糊糊的東西,趕快帶孩子看急診。醫生仔細檢查后,告訴豆豆媽,孩子的鼓膜紅腫、穿孔,患了急性中耳炎,黏糊糊的東西正是耳朵里面流出來的膿液。醫生還告訴媽媽,如果中耳炎發現晚了或遷延不治,會逐漸發展成慢性病,影響寶寶的聽力。好在豆豆媽及時帶孩子就診,經過精心照料,豆豆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這次經歷讓豆豆媽印象深刻,但她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為什么感冒會引起中耳炎?孩子患中耳炎會有哪些表現?引起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別急,我們從頭說起。
孩子的免疫系統正處于發育階段,功能不健全,使得他們易受病菌侵犯。另外,孩子的咽鼓管與成人比較要寬、平、短,呼吸道感染后,致病物易從鼻咽部進入耳朵,特別是感冒時,咽鼓管腫脹堵塞,鼓膜和咽鼓管之間的空間可能充滿液體而引流不暢,細菌最容易在死水中生長、繁殖,引發疾病。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中耳炎的常見原因。耳朵附近的組織、器官有問題時,比如患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扁桃體炎等,也是中耳炎的誘發因素。孩子患有傳染病,抵抗力下降時,病毒、細菌就會乘虛而入,也容易引起中耳炎。
耳痛:有些孩子會突然耳痛,多數患者在穿孔前疼痛較劇烈,穿孔后膿液流出后,耳痛會緩解。小嬰兒會哭鬧不止,并有揉擦患耳、抓耳、搖頭、拍打頭部等表現。
流膿:鼓膜穿孔后有液體流出,可為漿液、黏液、黏膿,嚴重時還會混有血性分泌物。
聽力減退:感覺聽不清、聲音模糊;幼小的孩子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孩子的一只耳朵患病,另一只耳朵聽力正常,不細心觀察的話,可能長期不被覺察,在體檢時才被發現。耳鳴:大一些的孩子會述說耳朵響,這種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的聲音,如噼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涕時,耳內會出現這些聲音。
全身癥狀:發熱、眩暈、頭痛、精神萎靡、食欲差,有些孩子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少數嚴重的孩子會出現腦膜炎等并發癥。
早期中耳炎癥狀不典型,加上小孩子表達不清,家長容易忽略。年齡稍大的孩子會訴說耳痛、耳悶、耳脹,有不通氣的感覺,聽不清聲音。年幼的孩子不會訴說,只是有經常扯耳朵的動作,或反應遲鈍、不愛理人,或難以集中注意力。
如果孩子有這些現象,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 常常抓耳、搖頭。
● 常說“耳朵響”“有蟲子嗡嗡叫”。
● 注意力渙散。
● 與孩子交談時,孩子表現出沒有聽清的狀態。
● 突然變得不愛說話。
預防中耳炎的6點提醒
1 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減少感冒。
2 按時預防接種,防止呼吸道感染和各種傳染病。
3 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
4 游泳后及時排盡耳道水分。
5 學會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6 喂奶保持適宜的體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