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流感疫苗被認為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醫療手段。那么流感疫苗什么時候接種才最有效呢?
最佳接種時間?
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節。因此應在流感高發季節到來之前及時接種流感疫苗,最佳的接種時間是從10月份到11月底。
多長時間接種一次?
由于流感病毒毒株幾乎每年都發生變異,所以流感疫苗是針對當年引發流行感冒的病毒而制造的,假如在流感流行的季節中,病毒毒株發生了改變,那么疫苗也就不能及時提供有效的保護了。而且流感疫苗接種后的免疫力通常只可以持續一年,如果本身是抵抗力較差的易感人群,就需要每年都進行注射接種。值得一提的是,引起感冒的原因有很多,致病的病毒和細菌也種類繁多,因此針對特定種類的流感疫苗通常對普通感冒并無太大的預防作用。
上午接種更有效?
近日,發表在《疫苗》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在上午接種流感疫苗,效果會更好。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1~2013年間,對英國接種了流感疫苗的人群進行了隨機挑選,并分析了他們的全科診療結果。其中有276名65歲以上的成年人接種了3種不同的流感疫苗,時間分別為上午時段(9~11點)和下午時段(15~17點)。統計結果顯示,在接種后的一個月里,這三種流感疫苗中的兩種都是上午接種疫苗的人群,體內的抗體濃度更高,預防流感病毒的效果也更好。而另外的一種,不管是上午接種還是下午接種,接種人群體內的抗體濃度則沒有明顯差別。研究人員表示,上午接種疫苗能激發抗體更強烈的反應,幫助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雖然之前也有研究者嘗試了其他方式,比如改變運動習慣或搭配疫苗添加劑等方法來提高疫苗效果,但收效甚微。如果僅僅通過把疫苗接種時間改為上午就能提高其預防效果,這無疑是既省時又省力的。目前研究人員還在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希望能證明上午接種疫苗更好,進而推廣到其他疫苗的使用中。
接種注意事項
接種了流感疫苗后,最好觀察20分鐘左右再離開。在接種后的1~3天里,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也不要對接種的部位進行大力按壓或按摩。大多數人接種流感疫苗后不會出現不適,但有少數人會有發熱、注射部位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或出現硬塊等現象,這些都是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過兩三天左右就可自行恢復。如以上情況持續3~5天后還不消退,可以嘗試熱敷幫助減輕紅腫。
還需要注意,如果接種者有過敏史(尤其是對雞蛋過敏)、癲癇等腦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癥,則不能接種流感疫苗。如果正患有濕疹、疥瘡、發燒等疾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患有急性傳染病等,也暫時不能接種流感疫苗,應等到疾病完全康復后再進行接種。此外,6個月以下的嬰兒也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