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漪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
經濟新常態下現代財政體制對經費監管工作的要求
胡 漪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國家財政體制對經費監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監督各項經費的使用情況,保障各項經費的利用效率,旨在保持經濟的穩步增長。下面將具體分析現代財政經費監管工作的主要特點及原則,分析經濟新常態下現代財政經費監管工作的基本目標以及加強財政經費監管工作的必要性,解析經濟新常態下財政經費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財政體制;經費監管;要求策略
現階段,國家針對民生建設、經濟建設、國家發展等各方面的經費投入持續增多,但是很多單位對經費使用認識不足,缺乏完整、規范的行為監督制度,造成貪污、腐敗現象頻頻發生。為了進一步健全經濟新常態下財政經費監管制度,形成切實有效的經費監管體系,國家財政部門必須要對財政經費投入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并借鑒國內外監管經驗對我國經費監管工作提出改進建議和新的要求,從而有效保證國家資源物盡其用。
(一)財政經費監管工作特點
1、統一性:財政經費監管工作是一項具有綜合性的管理工程,在經濟建設過程中,經費監管體系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有經費投入的各項目中的經費進行合理管理,剔除影響經濟建設中的各方面因素,進而起到思路開發、體系創新的促進作用。
2、不確定性:我國經費投入高、影響因素多,因而形成了多項發展的綜合系統,而國家經費的監管工作往往受到國家財政政策、發展戰略等因素影響,使經費監管效果更加復雜。另一方面,有些經費投入項目的研究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是由其滯后性所決定的。
3、階段性:在經費監管工作中,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以及工作經驗等都會對管理工作造成影響,同時在監管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很多不可預計的因素,使結果受到較大人為影響。另外,財政經費的管理體系是階段性管理,每個流程都有其相應的管理方式,才能使監管工作順利完成。
(二)財政經費監管原則
1、監管制度的開放性原則:隨著現代化科學理論的不斷發展,知識同質性現象也更加明顯,所以,財政經費監管體系也必須要進行開放式研究,在逐漸開放的過程中,還要保證監管內容的完整性。開放性能夠拓寬視野,及時了解到先進的管理知識以及發展形勢,汲取最新的管理經驗和成果,推進財政經費監管工作快速發展,為國家節約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2、監管制度的延續性原則:每項財政經費監管的過程,都是創新監管理論的過程,也是不斷改善原有制度中所存在問題的過程,在這個監管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延續性,只有深刻認識到前人管理理論的優勢,并結合現階段發展形勢,才能推陳出新,發現新的監管方法,創新出更好的、更適合的新理論,因此,在財政經費監管工作中,延續性是其核心原則。
3、監管制度的實用性原則:部分單位在各項目的實施中,國家財政經費是其重要資金來源。通過實踐可以證明,經費投入的力度已經成為各單位進行項目建設中的關鍵影響因素。所以,相關單位的經費監管部門必須要貫徹落實實用性原則,學會利用有限的財政經費,用最少的成本來完成項目建設,從而有效提高經費利用率,使經費監管職能發揮出最大作用。
財政經費監管目標主要是提高項目研究效率,按期完成相關項目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一方面為國家相關領域的事業提供支撐,另一方面為企業再次申請財政經費奠定基礎。在這兩項基本目標中,后者是兩項目標循環運行的基礎,具有強大的可控制性,也是經費監管的中心目標。財政部門要構建項目與經費相結合的監管制度,對經費使用加強管理,不斷改革和完善監管制度,使項目建設人員將經費最大限度的應用到建設當中。
(一)監管職能改革的需要:經濟新常態下,國家政府在社會和經濟領域中,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位”和“越位”現象,與現代財政經濟體制的要求不相適應,這就要求財政管理部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按照統籌發展思路來行使職能。相關單位在現代財政體制的指導下,必須加強公共服務的職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同時要監督好、管理好經費使用情況,只用注重經費監管工作,才能實現經濟活動快速發展。
(二)構建責任政府的需要:國家政府的責任主要體現在社會經濟發展上和提升綜合國力水平上,國家財政經費來源于公共資源,所以必須要按照納稅人的要求來支配,保證經費使用的合理性、節約型和經濟性,向納稅人報告經費使用情況,做一個對納稅人負責的合格政府。
(三)提高政府形象的需要:政府要樹立先進的科學監管理念,國家經費的監管工作主要體現在各單位的經費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對經濟發展影響較大。
(四)國家走向國際化的需要:加強財政經費監管工作是應對國際經濟競爭的需要,只有樹立科學發展觀理念,構建經費監管體系,實現財政經費科學化、規范化,才能將政府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成為現代化科學發展的監督者和管理者,推進我國各項事業逐漸走向國際化。
(一)缺乏合理的經費預算:在經費監管工作中,由于當前財政經費監管意識薄弱,大部分項目負責人認為,經費預算是在各項目需要的基礎上而編制,所以在申請經費預算的時候隨意編制,導致經費預算在實際使用中不能全面、準確的反映出來,使實際開支情況與預算支出情況形成較大誤差,出現超出范圍或者違規撥款等現象。
(二)缺乏精準的經費核算:財政經費用于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所有事物支出,在具體核算這些經費支出中,有絕大多數人員對材料明細不加以區分,對橫向支出和縱向支出不區分,導致會計賬目核算不準確,經費成本也就無法計算精準,從而降低了經費的利用率。
(三)缺乏嚴格的經費控制:長期以來,相關工作人員對財政經費的監督和管理存在偏見,單方面認為經費監管就是要實行個別項目,個別負責的制度,這就造成經費使用隨意性過大。另外,由于項目單位對經費使用情況缺乏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在財務報銷的過程中時常出現業務內容虛假,挪用、無故占用經費等現象。
(一)建立規范的經費使用流程:在財務核算部門的基礎上,創建與經費監督、管理等部門密切相關的業務流程。財務核算各部門職能是:申請專門的財務賬號,在經費到賬后與研究部門及時溝通,明確經費負責人;加強橫向經費監管,將經費歸納到統一財務管理中,嚴格按照規定管理經費;在日常經費報銷中,嚴格監督核算流程,確保執行正確核算,當實際支出情況超出預算后,要及時與項目部門進行溝通,進行嚴肅處理。項目部門的職能是:對各項目的進度進行監督和管理,定期進行項目結題,做好經費剩余預算管理;及時向財務部門報告經費用途,與財務部門協作來對經費進行合理預算。在現代財政體制下,經費從申請到結算的每個步驟,都要嚴格按照規定流程使用和支出,確保經費得到合理使用。
(二)健全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制度:首先,財政預算編制工作是由財務人員和項目工作人員共同完成的,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財務人員要盡可能的向項目工作人員提供監督服務,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經費科目的內容涵義,在最大程度上細分支出項目,增強預算可信度。其次,大多數單位的預算、決算編制由工作人員自行填報,由于對財政經費管理缺乏正確認識,導致報表數據與賬面數據出現誤差,而工作人員為了順利完成項目,對經費預算進行自行調整,造成嚴重后果,因此,經費決算工作必須由財務人員和工作人員共同來完成,確保賬表相對,賬實相符。
(三)制定項目成本核算制度:對于來源渠道不同的財政經費要制定出不同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標準,嚴格按照審批規定執行,保障財政經費的真實有效性,對與項目無關的經費支出業務或者非法票據等行為嚴格控制不予報銷。另一方面,按照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合理規劃經費成本計算方法和分配方法,以無形資產攤銷等形式對項目進行計提折舊費,對項目過程中所占用的固定資產費用、單位資源費用等間接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原則進行歸納,正確區分費用期限,利用相關方法將間接成本攤銷到各個項目成本中,從而真實、準確的反映該項目成本。
在經濟新常態下,現代財政體制對經費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財政經費監管領域中存在的多項問題,例如經費預算不夠合理,經費核算不夠精準,經費控制不夠嚴格等問題,嚴重降低了財政經費使用率,造成資源浪費,這就需要財政部門建立規范的經費使用流程,健全經費的監督管理制度,制定項目成本核算制度,切實提高項目工作人員經費監管意識,形成規范的經費使用行為,從而有效提高財政經費利用效率,促進國內經濟事業穩步發展。
[1]王春舉,陸秋平.我國高校經費監管體系框架設計研究.《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3期.
[2]何雪鋒,許芮,康莉.科技財政經費監管合謀的博弈分析及瓦解機制設計.《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1期.
[3]王蔚,張志敏.競爭性選擇地質調查項目經費監督管理研究.《中國礦業》,2014年11期.
胡漪(1985-12-05)女,四川瀘州人,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