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應建勇
從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報道看浙報 團媒體融合的“三三”路徑
□ 文/應建勇
內容提要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桐鄉烏鎮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浙江日報》作為東道主媒體,舉全集團之力做好這場高規格盛會的宣傳報道:注重發揮紙媒、網站和手機客戶端三個媒體端口的不同屬性,搶抓消息、評論、深度報道三大落點,推進新媒體核心圈、緊密圈、協同圈三圈環流,在媒體融合發展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浙江日報 世界互聯網大會 融合報道
早在互聯網大會召開前兩個月,浙報集團就制定了報道方案并不斷細化完善,僅《浙江日報》的報道計劃就先后八易其稿。2015年12月8日,浙報集團成立互聯網大會報道指揮部,并啟動重大事件報道一級響應機制。由集團總編輯鮑洪俊任總指揮,分管新媒體、子報刊和浙報編輯中心的三位副總編輯任副總指揮。集團編委會統一調集指揮《浙江日報》《錢江晚報》和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以及各子報刊和新媒體精英采編力量投入大會報道。
浙報集團派出61人的多媒體前方報道團隊于大會開幕前三天進駐烏鎮。團隊由一名副總編輯靠前指揮,黨報、都市報、網站、新媒體等不同單位記者打破原有建制,重新組建全媒體報道小組。各小組統一指揮、高效運作、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集團還按照1:10的比例在后方配備編輯、后勤等力量,前后方報道團隊達500余人。
《浙江日報》還突破原先每天下午、晚上兩個編前會的慣例,開始試行“采編三會”制度。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由總指揮召集各媒體負責人舉行三次采編碰頭會,研判輿情、分析選題,指揮前方采訪和后方紙媒、網站、客戶端三端全天候發稿。
在前后方的通力協作下,浙報集團此次互聯網大會的宣傳報道規模空前。據統計,2015年12月10日至19日,浙報集團各媒體共刊發各類稿件1800余篇,其中《浙江日報》刊發各類報道250余篇,《錢江晚報》刊發報道300余篇,浙江在線刊發各類原創報道300余篇(組),浙江新聞客戶端刊發報道近1000篇。
按照部署,浙報集團此次互聯網大會報道分為會上、會外兩大部分,兩者實現無縫連接。會上又細分為會前、會中、會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要求:會前預熱要充分、會中報道掀高潮、會后報道有驚喜,其中,會中報道于16日、17日達到巔峰。
預熱報道持續升溫。10日,《浙江日報》以頭版《共享“烏鎮時間” 齊織“夢想網事” 浙江敞開懷抱歡迎各方共迎盛會》以及內版整版《互聯網大會,烏鎮準備好了》報道拉開了浙報集團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預熱報道的序幕,并連續數日保持頭版通訊+內版整版的規模。15日,《浙江日報》重磅推出《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烏鎮》特別報道,回顧習近平同志6年5訪烏鎮,高瞻遠矚,精心為千年古鎮設計發展之路的故事。文章說,正因為“‘傳奇烏鎮’緊緊遵循習近平提出的發展新理念,依托互聯網,再次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廣大讀者更能讀懂烏鎮這個千年古鎮如何成長為世人矚目的互聯網小鎮。該文刊發后,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被全國各網站轉發,極大提升了浙報集團的影響力。15日、16日,《浙江日報》還連續在頭版通欄位置推出兩篇之江平文章,《打造創新活力之省》以“創新”為關鍵詞,講述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浙江打造創新強省、活力之省的機遇與挑戰;《擁抱互聯網新時代——寫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之際》講述浙江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積極投身互聯網時代的精彩故事。集團其他媒體也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預熱報道,如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的《漫畫下的互聯網大佬酷斃了 聽說猜中轉發還有獎!》《互聯網大會前夕 我對烏鎮有話說》《手機控還是奧特曼,互聯網“癮” 你中毒有多深》等H5和動畫游戲作品,贏得大量刷屏轉發,吸引用戶對大會的關注。
會中報道高潮迭起。16日上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開幕。《浙江日報》當日推出13個專版報道開幕式及相關論壇。17日除了在頭版頭條刊登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的消息,并在二版全文刊發總書記在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原汁原味向廣大讀者傳達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浙報記者作為少數能進入主會場的記者,采寫了《全球矚目的烏鎮時刻——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側記》一文,通過諸多細節描寫以及對現場嘉賓的采訪、氣氛的描述,體現“總書記精彩的主旨演講滿足了所有嘉賓的‘滿懷期待’。”當日3版、4版整版刊發《唱響互聯網好聲音——嘉賓盛贊習近平主席主旨演講》等文章,通過對羅伯特·卡恩、馬云等國內外嘉賓的專訪,生動再現與會嘉賓對主旨演講的反響。《浙江日報》還推出了3個整版的“浙江反響”系列文章,圍繞總書記講話提出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反映浙江社會各界的期盼和祝愿,版面重點突出、層次鮮明。
在做足現場新聞的同時,《浙江日報》還特別重視發揮評論的作用,及時發聲,深入闡釋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17日頭版刊發本報評論員文章《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文章重點從總書記提的“四項原則”的角度,來分析如何推動互聯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呼吁各方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建立起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此后,還根據總書記所提五點主張陸續刊發4篇評論員文章,從不同方面引導輿論熱點,展現浙江特色。
會后報道奇峰突起。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閉幕。《浙江日報》20日頭版頭條通訊《烏鎮,我們為你點贊——烏鎮干部群眾默默奉獻點亮世界互聯網大會》人情味十足,記者從衛生環境、食品安全、相關保障等角度采訪烏鎮的相關工作人員、志愿者等,讓人看到了這場舉世矚目的盛會背后,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人。內版推出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帶給浙江人無窮回味與思考——烏鎮時間,印刻你我心間》,分別從“智造,助推浙江彎道超車”“電商,驅動農村全面發展”“互聯,打通公共服務瓶頸”“烏鎮,點燃創業創新之心”4個角度,引領人們深入思考浙江發展互聯網產業機遇和挑戰。21日,《浙江日報》頭版下通欄轉內版的《烏鎮聲音·中國擔當·世界影響》,巧妙地以烏鎮的橋、云、水為切入口,形象體現本屆互聯網大會“互聯”“共建共享”“共治”的主題。隨后的4個內版,分別以共識、共建、共享、共治為版面主題,以綜述、評論、圖表等多種形式來呈現,版面、稿件延續了連日以來的可看性、可讀性。

浙報集團把這次互聯網大會的報道當做是媒體融合轉型中一場重要的實戰練兵,不斷深化、豐富報道手段和呈現方式,努力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傳播體系,達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強調三端發稿,傳播渠道多樣化。依托多媒體深入融合優勢,浙報集團在這次宣傳報道中努力完善三端發稿的機制,一方面不斷增強前方記者向三端供稿的意識,另一方面,建立互聯網共享稿庫、前后方微信群等,使不同媒體的特色更加鮮明,記者采訪素材得到最大化利用。由集團總編輯辦公室牽頭建立的全媒體報道微信群,涵蓋了前方采編人員和后方主要編輯共128人,實時滾動更新前方最新消息、發布前方最新采訪稿件,各媒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記者采集的文字、圖片、視頻素材經編輯加工后,實現“一魚三吃”。
在版式設計上,《浙江日報》采用板塊式的版面語言,清新大氣,符合互聯網傳播習慣。大量圖表、時間軸、漫畫等可視化元素的運用,讓閱讀成為“悅讀”。《錢江晚報》制作的大會會刊結合粉墻黛瓦的江南水鄉特色,精致婉約,被不少與會嘉賓帶走收藏。在話語體系上,在注意用詞規范嚴謹的同時,適度使用網絡流行語言,更加符合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在傳播手段上,浙江在線利用即時報、微信、微博、手機報等多種形式全景展現大會風采。浙江新聞客戶端歷時一個月制作的《帶你走街串巷漫游烏鎮》采用最新互聯網技術全景還原小橋流水人家的烏鎮,讓人“不在現場勝似在現場”。
搶抓三個落點,報道內容立體化。在此次大會宣傳報道中,浙報集團強調各媒體都要搶抓三個落點的要求:第一落點抓現場,及時發布消息;第二落點抓評論,及時進行輿論引導;第三落點抓深度,立體呈現觀點、細節、背景等。《浙江日報》《錢江晚報》和浙江在線、浙江新聞客戶端根據自身媒體屬性,對三大落點各有側重。《浙江日報》的報道既有之江平、五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重要講話精神這樣的深度評論,又有《烏鎮聲音·中國擔當·世界影響》這樣的綜述稿,還有互聯網特色十分明顯的《中外嘉賓展望未來——互聯網,潛能無限》的版面——這個以“朋友圈”圖示為核心元素的版面,運用可視化手段,讓閱讀更加輕松,黨報更加親民。浙江在線在求“快”的同時,緊盯獨家人物專訪,先后對鄔賀銓、法迪·切哈德、周鴻祎、布魯斯·麥康納、曹國偉等數十位國內外互聯網知名人士進行專訪,深度呈現嘉賓觀點。浙江新聞客戶端緊跟大會議程制造二次傳播熱點,每天推出數篇重點原創深度報道和評論,“平凡之路”“全景烏鎮”等H5作品引起廣泛點贊、轉發。
利用“三圈環流”,新聞用戶全覆蓋。近年來,浙報集團著力打造“三圈環流”新媒體矩陣,集團內200多家新媒體已形成核心圈、緊密圈、協同圈三大傳播體系。在此次大會宣傳報道中,浙報集團打通所有媒體資源,在新媒體矩陣中分類推送相關報道,努力拓展網上紅色輿論陣地。在核心圈,浙江日報電子版、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在線、浙江手機報無縫對接、資源共享,相互推介、相互引流,努力實現6000萬用戶全覆蓋。在緊密圈,邊鋒新聞專區和新聞彈窗從12月14日起推出網絡專題“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專題報道”,并設置“要聞”“大會會刊”“視頻報道”“聚焦烏鎮”“精彩圖集”等欄目,所有內容資源均共享自集團各主流媒體,累計發布新聞近200條,讓游戲玩家也來關注互聯網新聞。大浙網通過即時新聞彈窗,第一時間向QQ用戶推送當天要聞,極大提升了浙報集團的影響力,擴大了傳播效果。在協同圈,集團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以及專業APP也悉數發力,聯合為廣大用戶呈上互聯網大會的豐盛新聞大餐。
在此次大會宣傳報道中,浙報集團前后方、各媒體、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各展所長,達到了“1+1>2”的效果。各媒體根據自身特點對新聞素材進行二次加工創作,共享圖表、資料等“標準件”,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編部門之間打破編制,互相補位,不計得失,不辭辛勞,為嚴防差錯互相審讀稿件,確保大會新聞報道出新出彩不出錯;技術、后勤、印刷、發行等部門各司其職,圍繞采編主業展開各項服務,為圓滿完成大會宣傳報道任務做出了貢獻。
通過此次大會報道實戰檢驗,進一步堅定了浙報集團按照“三三路徑”推進媒體融合的決心和信心,磨練了全媒體采編隊伍,優化了體制機制,為做好2016年G20杭州峰會報道進行了大演練。(作者是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總編室主任)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