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向令
《人民日報》:以視覺創新提升傳播力
——從“民主政治周刊”看《人民日報》新年版式設計新變化
□ 文/王向令
內容提要 本文以2015年12月9日和2016年1月6日的“民主政治周刊”頭版(見配圖版面,以下簡稱“老版”和“新版”)作比較,分析變化的表現和效果,為報紙版面設計的不斷創新提供參考。
根據《2016年人民日報版式改進意見》,此次版式改進的目的是“減少留白,加大圖片”,需改進的版面主要是新聞版、周刊、特刊。從老版和新版的前后比較來看,版式設計改進的效果比較明顯,很好實現了設計意圖。具體來說,版式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版式設計 創新 人民日報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從2016年1月1日開始,《人民日報》在版面設計方面一些變化讓人眼前一亮,主要涉及標題字體、圖片使用、線條規范、刊頭統一、底紋裝飾等方面,使整張報紙的要聞、新聞、周刊(副刊)三大板塊的風格更趨統一。從1日起十余天的報紙可以看出,《人民日報》在版面設計上的創新,所秉持的是緊跟時代潮流的版面設計理念,所遵循的是為內容表達提供最佳視覺效果的設計方法,用“潤物細無聲”的視覺創新,提升貼近時代、貼近讀者的傳播力。
1.突出主圖,注重視覺中心營造。對比老版(圖1)和新版(圖2)可以發現:前者,頭條、兩幅主圖和下方人物肖像圖由于沒有形成主次分明的視覺關系,在視覺呈現上平均用力,難以形成版面視覺中心,且兩幅主圖四平八穩,視覺沖擊力不足;后者,“頭條+大主圖”模式與人物肖像圖既有空間對比,又有大小對比,主圖只用一幅,在版面中加大處理,且富動感,很容易在版面中“跳”出來,頭條與大主圖強強聯合,形成無可爭議的視覺中心區,從而有效吸引讀者閱讀。
2.優化設計,模塊式版面更加清晰。老版中,稿件區塊之間用線框或留白加以分割,線框處理效果明顯,但容易割裂版面內容之間的關聯,雖注重留白使用,但各個留白的空間對比不大,區塊之間的區分不夠明顯。新版中,這些都得到較好優化,細線邊框消失,頭條與言論之間用分欄形成的自然留白加以區分,同時亦能形成相互呼應關系,“問政”欄目所用肖像圖與老版相比,加大留白空間,與標題留白融為一體,稿件上方則用粗灰橫線與其他區塊分割。底紋、邊框和留白的進一步規范和優化,使模塊式版面結構更加清晰、完善,版面氛圍減少拘謹元素,注重視覺流動性,提升閱讀輕松感。

3.統一刊頭,提升視覺辨識度。老版共有四個欄目,分別使用設計風格不同的四個刊頭。這類刊頭的特征是突出標識特征和個性色彩,刊頭樣式與欄目名稱的語義關聯度大。有些刊頭歷經多年使用,在讀者心目中已經形成固定形象,通過刊頭便能知曉是哪家媒體的版面,但此類刊頭的統一性易被弱化,且良莠不齊,有些設計精彩,有些差強人意,有些則難言美感,更遑論形成有自身媒體特色、視覺辨識度高的刊頭。改進后的刊頭設計,則在注重統一性和強化視覺辨識度方面邁出了很大一步,新版中,四個欄目的刊頭均以大寫灰底反白“R”加灰色刊頭名稱構成,刊頭統一位于標題左上方或文章正文前。這樣的刊頭看似簡單,卻有寓意,而且統一、直觀。大寫“R”的視覺設計,是“人民日報”的拼音首字母,無論在紙質媒體上閱讀,還是通過數字媒體閱讀,看到這樣的形象,讀者就會想到這篇文章是《人民日報》刊登的,辨識度迅速得以提升。大寫“R”的視覺設計,最早于2005年策劃新版《人民日報》版面設計時被提出,自2006年1月1日開始,這一設計理念在《人民日報》部分刊頭設計中得到認同和使用。10年之后,這一視覺設計得到普遍認同,是觀念革新的結果,也體現了《人民日報》版面風格的延續和優化創新。
“民主政治周刊”版式設計的變化,是2016年《人民日報》版式設計改進的一個縮影。翻閱新年的《人民日報》,一大感受是圖片更大了、刊頭更統一了、版面更美觀了,反映了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更加注重視覺體驗的理念追求。引人注目的是,新的版式變化,不僅體現在新聞版、周刊、特刊上,而且在其他版面上也有呈現,尤其是圖片的放大使用,為版面增色不少。比如1月4日頭版圖片《首家書店和圖書館結合體啟用》,書架、階梯與讀者形成的畫面很有韻律,美感十足;再如1月7日四版圖片《我國南沙永暑礁新建機場試飛成功》,題材重大,新聞性強,用大圖片突出這樣的新聞,較好發揮了圖片語言的獨特優勢。
人民日報各個版面的具體版面設計工作,分屬總編室和各專業部門負責,視覺設計的改進,充分反映大家對整張報紙設計理念的提升和認同。在肯定可喜變化的同時,建議版式設計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一是進一步優化新刊頭設計。融媒體時代的設計風格正朝著簡潔和扁平化方向發展,報紙上的刊頭是版面組織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版面中起著標示欄目、營造亮點和為閱讀提供短暫休息等重要作用。醒目、有創意是刊頭設計的重要原則,新的刊頭在創意方面亮點很多,在彩色版面上用暗紅色處理的效果也比較突出,但在黑白版面上,刊頭顏色顯得略淺,不夠醒目,不方便讀者迅速找到相關欄目,尤其對于視力較差的老年讀者來說,淺灰色的刊頭會對他們的閱讀造成很大障礙。建議新刊頭在黑白版面使用時,可稍微加深處理,更好發揮視覺引導功能。

二是進一步做好圖片編輯工作。新的版式設計更強調大圖片的使用,遇到組圖時,要求采用一張大圖加一到兩張小圖的處理形式,這給圖片的選擇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使用的圖片畫面不好、清晰度不夠,或者進行了不合適的處理,效果就會不佳。如1月10日第6版“定格”欄目所用組圖《-25℃的“小老虎”》,右下圖右上角戰士訓練的圖片疊放在主圖戰士頭部正前方,破壞了構圖的完整性,削弱了畫面效果,如果去掉右上角圖片,把特寫照片再加大一些,效果會更好,也更契合“定格”欄目的名稱(見本頁右上圖)。
三是進一步處理好版面個性與整體統一的關系。新版設計進一步統一了各版版面風格,標題字體使用更加嚴格,減少了不必要的裝飾元素,這些變化在有些版面體現明顯,有些版面還不夠突出。比如理論版是2015年《人民日報》版面創新最大亮點之一,今年整張報紙的版式有了新的改進與創新,建議理論版與其他版面強化統一,欄目名稱設計風格可與其他版面一致,重要文章的標題也可不用粗圓字體,改用大黑,照樣醒目,而且更加莊重大氣。
《人民日報》版式設計在新年的小改動,所帶來的變化令人欣喜。這次形式上的“微調”說明,視覺設計的不斷改進創新,可以使報紙的內容因“包裝”的新穎而不斷保持新鮮感,更好地吸引與黏住用戶,進一步增強報紙傳播力,提升媒體競爭力。
(作者單位:人民日報研究部)
【注釋】
[1]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2015年終特刊》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org
·社科基金項目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