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慶明
從“做好簡單的事情”出發
文|季慶明
“做好簡單的事情,反復做、堅持做、長期做?!比涨?,江蘇省泰興市環保局長吳小平對前往泰興學習取經的業內同行如是說。他的表達平實而淡定、直白且率真。
有人說:“泰興經驗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夜查、隨機查、突擊查、處理信訪投訴等,跟業內同行相比并沒有特別之處?!痹诠P者看來,泰興的一些做法的確“簡單”,但是他們把“簡單的事情堅持做到極致”,彰顯出了泰興環保人的“不簡單”。
泰興環保局約談環境問題突出的企業負責人
其一,真執法。泰興環保局通過調研發現,一些排污企業白天大多還能循規蹈矩,不敢明目張膽違法排污,而在夜間他們卻干起了偷排、直排、超標排等不法勾當。于是泰興環保人組織突擊夜查,讓不法企業防不勝防,并且“反復做、堅持做、長期做”。2013年7月以來,泰興環保局累計出動執法人員4500余人次,檢查企業6000余廠次;查處環境違法行為560多件,責令211家企業實施限期整改,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176家,累計處罰金額1300多萬元,實施斷電33家,淘汰31家較大規模企業落后高耗能設備700多臺(套),取締關閉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112家,向公安部門移送污染犯罪案件10起,移送行政拘留3件,追究刑事責任14人。
其二,真服務。泰興環保局在嚴格執法、堅決查處違法排污問題的同時,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辦企業之所盼,真心實意地幫助企業解決污染治理難題,實現了“執法如山”與“執法如水”的統一。2014年下半年,泰興環保局邀請南京大學16名專家,歷時6個月對開發區56家化工企業開展污染源普查,為企業“會診把脈”,制定“一廠一策”;2015年,先后邀請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和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9名專家,深入開發區13家重點化工企業開展廢氣污染治理專項調研,為企業污染防治獻計獻策。嚴格執法堪稱“刮骨療毒”,真情服務恰似“雪中送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在泰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雙贏”。2015年,泰興開發區實施億元以上重大企業項目69個,完成產業投資198億元,開發區躋身于全國化工園區第8位。
其三,真公開。政務公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于基層環保執法來說尤其如此。但是,泰興環保人環境執法政務公開來“真”的。凡是涉及群眾環境權益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建設項目,泰興環保局一律實行公示和聽證,講清項目實施前后對環境的影響,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凡是組織夜查、隨機查、突擊查行動,他們都邀請當地媒體一同參加,同步跟進,及時向社會公開,做到查處過程無隱私,查處結果全公開;凡是群眾舉報投訴的信訪件,只要舉報人愿意,他們就邀請舉報人跟執法人員到現場一起參與調查,并且及時將過程和結果在媒體上公開。陽光執法需要“底氣”,展示“硬氣”,彰顯的更是凜然正氣。
其四,真監督。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十分微妙,有的時候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形成“敵對”。但是,泰興環保局積極組織監督、誠懇邀請監督、主動接受監督,他們來“真”的。泰興市環保局任何一名干部職工都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局長吳小平跟局辦公室主任同處一室辦公,其他班子成員也都根據實際工作組合辦公,至少兩個人同處一室。企業負責人來局里辦事誰也沒有說“私房話”、做“小動作”的場合和機會。
在泰興市環保局,信訪人特別是那些熟諳環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職業信訪人”,成為了他們的“座上賓”。徐鎖是泰興市濱江實驗學校的計算機老師,他經常針對環境污染問題撥打舉報電話,并多次舉報到環保部。2013年暑假,徐鎖和其他32位群眾被泰興市環保局聘為“義務監督員”。吳小平說:“非常真心實意地感謝他們幫助我們工作,他們是我們環保人的‘第三只眼睛’?!?/p>
其五,真干凈。近年來,全國環保系統一些違法違紀干部的被查處,有的還是“窩案”“串案”。泰興是一座以化工為主導產業之一的濱江城市,“東西南北中,到處搞化工”曾經是城市的形象寫照。根據慣常思維,泰興環保人執法權力尋租、謀取私利的資源、空間和機會不少,但是清廉執法他們來“真”的。
“12?19”環境公益訴訟案歷時5年,官司從泰州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涉案的6家企業最終被判賠1.6億元,共有14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其中包括相關行政事業單位的干部。但是,作為屬地環境管理責任主體的泰興環保局始終“風清氣正”,沒有一名干部職工因此受到黨政紀處分或者被追究法律責任,盡管當地紀檢、監察和檢察等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入駐該局進行了為期5個月深入而細致的調查?!皽婧M流,方顯英雄本色。”泰興環保人的執法清廉像真金一樣,經受住了“烈火”的檢驗。
其六,真為民。夜查,3年多來從未間斷,即便是國慶、中秋、春節等節假日也是如此;信訪調查,隨叫隨到,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采樣取證;服務企業,千方百計,污染治理不達標絕不放手……一直以來,泰興環保人將執法為民的宗旨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細化于行,始終保持環境執法的高壓態勢。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泰興環保局在環境管理與環保執法工作中創造性地提出“國標+民標”的理念,堅持把群眾的認同感、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衡量企業環境行為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國標”具體、科學、明確、固定,便于遵照執行;“民標”抽象、主觀、多變,難以掌控。如何兼顧“國標”原則與“民標”訴求、彌合排污企業與社會群眾的歧見紛爭,是泰興環保局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探索之路上,泰興環保敢闖敢試,成功推動當地經濟持續發展、污染持續降低、環境持續改善,群眾對環保工作的認同感、獲得感與滿意度持續得到提升。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碧┡d環境執法經驗誠如吳小平局長歸納介紹的那樣——“做好簡單的事情,反復做、堅持做、長期做”,并且“堅持做到極致”。由此看來,簡單的事情其實未必真的簡單,而要做到“極致”更是不凡的。“簡單”是泰興經驗的鮮明特征,“認真”是泰興做法的內涵精髓。泰興環保人任勞任怨、埋頭苦干,憑著認真做事的拼勁與韌勁,攻堅克難、善作善成,在較短時間內改善了泰興區域的環境質量,贏得了社會群眾的認同。這其中教益深長,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
當前,我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扭轉環境惡化、改善環境質量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代環保工作身負使命,任重道遠。每一位環保工作者需像泰興環保人那樣挺起脊梁,堅持從“做好簡單的事情”出發,找準著力點、狠下真工夫,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夠迎來建設美麗中國的絢爛曙光。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