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秋菊,王光輝,徐偉才,郭驍勇,鐘貴陵
?
·醫院管理·
醫教協同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構建
桑秋菊1,王光輝1,徐偉才1,郭驍勇2,鐘貴陵2
隨著國家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建立健全標準化、規范化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越來越受到各級研究生培養單位的高度重視。本文擬在借鑒現有臨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具體做法的基礎上,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臨床專業碩士學位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為醫院及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以及臨床考核工作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指標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培養臨床應用型、實踐型的高層次人才的主要手段。多年來,由于我國臨床醫學培養的研究生大多側重于科研能力培養,臨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短缺成了社會發展當中的突出問題。2009 年,我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始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一方面對調整優化醫學研究生教育結構產生深遠影響,另一方面也使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招生規模和生源結構上發生了顯著變化[1]。2014年,由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并召開臨床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要求構建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生基礎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2]。2015 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要求到2020 年所有新招收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須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此背景下,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核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獻檢索顯示,近年來對臨床專業碩士學位培養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層面,很少有人關注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所以,本研究擬借鑒已有的臨床專業碩士學位培養理論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套完整的臨床專業碩士學位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為醫院及醫學院校臨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以及考核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1.1研究方法本課題以“結構-過程-結果”評價理論[3]為框架,根據安徽醫科大學《“四證合一”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結合前期大量的文獻調研,并結合安徽醫科大學和蚌埠醫院院研究生院現行的臨床專業碩士研究生考核項目與內容,制定了4個一級指標,21個二級指標及71個三級指標,初步擬定了評價指標體系的框架。用德爾菲法、問卷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進行評價與篩選,逐一構建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1.2研究對象本研究擬邀請在研究生培養和醫院管理方面的專家27名,開展問卷調查。其中,醫學院校專家12名,來自于安徽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等三所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和研究生管理人員。承擔研究生帶教工作的醫院專家15名,主要為來自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解放軍105醫院、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解放軍123醫院、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蕪湖市二院等與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相關的專家。
1.3數據整理用SPSS 23.0對專家權威性、專家積極性和意見一致性等進行計算,檢驗專家意見的可靠性,并結合李克特五分度量表法在問卷中設置1~5分的重要性打分(越重要,分值越高);設置熟悉程度0~5分打分(越熟悉,分值越高),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指標權重[4-5]。
2.1指標體系的初步擬定通過大量閱讀文獻、論著及相關網站文件,掌握國內外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先進理論和經驗,綜合我國醫教協同下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現狀,以構建全面、科學、可靠、可操作的評價考核指標體系為目的,初步擬定了臨床專業碩士研究生考核一級評價指標,包括出科考核、年度考核、中期考核、畢業考核,同時制定了二、三級評價指標以及最終形成的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表2 二、三級指標修改情況表

內容 三級指標二級指標刪除指標繼續醫學教育檔案、參與教學檔案、考核考試制度檔案管理修改指標(括號內為修改后)無菌操作(輔助檢查和操作)、現場學習和專家講座學習(參加院內繼續教育)、學術會議交流(參加院外繼續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醫德醫風教育)醫德醫風(政治思想品德)增加指標科研工作態度、科研項目進展情況、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下一步科研工作打算、口頭報告的表達能力科研能力
2.2預調查評價選取4名醫院管理領域的專家進行預調查,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中級職稱1人,其他3人均為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高級職稱人員,學歷均在本科以上。通過進行預調查,對專家問卷表的設計和具體內容進行修正。
2.3德爾菲專家咨詢
2.3.1篩選咨詢專家篩選專家27名,入選標準: ①學歷。全日制統招碩士及以上。②工作經歷。具有10年以上與醫學管理和教育相關的工作經驗。③職稱。具有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衛生系列職稱或副教授及以上教學職稱。
2.3.2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通過電子郵件或QQ文件發放。主要包括:①說明。簡要介紹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②專家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專家姓名、學歷、職稱、工作年限、工作性質5個方面。③專家熟悉程度及判斷依據量化表的確定。專家熟悉程度表根據李克特6級評分標準,分成很不熟悉(0分)、較不熟悉(1分)、一般(2分)、較熟悉(3分)、熟悉(4分)、很熟悉(5分);判斷依據量化表從直覺、從同行了解、實際經驗、理論分析四個維度進行評分[6-7]。④指標評價表。包含各級指標的專家意見表和重要性賦值表,要求專家對每項指標做出是否同意的判斷,再用李克特5級評分標準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包括很很重要、較重要、一般、較不重要、不重要5個維度,分別賦值為5-1分[8]。第一輪專家調查主要以函詢的形式進行,主要對指標進行驗證與篩選,回收整理后修改確定第二輪咨詢問卷。
3.1專家權威性專家的權威程度用專家權威系數(Cr)表示,通常由咨詢專家對各項指標的判斷系數Ca和熟悉程度系數Cs的平均數求得,即Cr=(Ca+Cs)/2。一般認為,專家權威系數≥0.70 為可接受值,即專家在問卷中的應答數據具有可靠性。根據表1的數據顯示,本研究中參與函詢的專家權威系數平均值均在0.79以上,說明本次問卷調查的預測度較高。

表1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專家權威程度
3.2專家積極性專家積極性一般用問卷調查表的有效回收率來評價,通常認定為較好的調查的有效回收率應在70%以上[9]。本研究第一輪專家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7份,回收24份,回收率為89%,第二輪回收率為100%,每一條項目的應答率都為100%,問卷完成情況較好。在調查過程中,專家們不僅對具體指標的修改提出了建議,還建設性提出了很多關于指標體系構建的意見,可見,27位專家參加此項研究的積極性都很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咨詢專家對該項問卷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3.3專家意見一致性第一輪調查結束后,專家對4個一級指標的認可率為分別為83.7%、56.7%、95.4%和100%,對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贊同率分別在76.8%~100%和73.4%~100%之間。第二輪函詢后,專家對所有一級指標的認可率都達到95%以上,二三級指標的認可率也提高到91.2%~100%和89.4%~100%。說明經過兩輪咨詢后專家們的意見趨向一致。
3.4指標的修訂兩輪專家咨詢結束后,結合專家對各項指標的重要性評分結果、指標之間的重復性及指標名稱的合理性等因素,修改調整了部分指標。根據專家意見,一級指標中年度考核與中期考核區別不大,建議刪除年度考核及其相對應的二、三級指標。另外刪除二級指標1個、三級指標3個,修改調整三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個,增加三級指標5個(指標修改情況見表2)。最終形成一個包括57個三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3個一級指標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3.5確定指標權重確定指標體系后,進一步用層次分析法得出各級指標的權重,最終得到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指標評價體系,見表3。從下表可以看出,一級指標中,中期考核所占權重最高,其次為畢業考核、出科考核,說明在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中期考核起著重要作用,各培養單位應引起足夠重視。二級指標中,醫德醫風、業務學習、科研能力等指標權重較低,說明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重臨床輕科研、重業務輕學習的現象。

表3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及指標權重
4.1構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意義重大實踐證明,培養一名合格的高素質臨床醫師,必須經過嚴格的院校教育、畢業后繼續教育等過程。畢業后繼續教育,特別是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是由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生的必經之路。而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體現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效果的考核評估體系,既能夠客觀量化的為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管理提供依據,也能豐富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明確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為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2規范臨床技能培訓,建立有效考核制度規范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訓制度,要求研究生定期提交研究生中期考核、出科考核和臨床能力考核報告,以培養過程考核為重點,培養結業考核為目的,量化具體考核指標,加強考核管理,分學科選拔5~7位具有高級職稱、高尚醫德醫風、高超醫術的臨床醫學專家組成專業考核委員會(成員中包含一定比例的校外專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及考試、階段考核、病例答辯等進行全程考核評估[10]。組織高水平專家編撰考核“題庫”,以在線隨機抽題的方式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延長畢業時間,使臨床考核成為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抓手。同時,還要充分認清考核培訓的意義,借鑒先進經驗,強化頂層設計,深化問題研究,著重質量控制,保證實現“標準、規范、同質”[11]。
4.3健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三級管理體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建立學校-研究生院-醫院三級管理體制,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學校統一負責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監控,研究生學院監督各教學醫院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培養質量,各教學醫院負責各學科研究生的臨床輪轉、出科考核及論文答辯等工作,各級部門各司其職,從而保證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管理和培養。
4.4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有所側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全面推進醫教協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臨床醫師培養同質性和診療水平的重要途徑[12]。在新的“5+3”培養模式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不僅要求其具備扎實的臨床基礎知識和過硬的臨床技能,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但在前期的實踐中,由于代教導師主要是工作在臨床一線的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師擔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臨床科研能力薄弱或對科研能力不夠重視等問題,導致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足。因此,各高校應適當增加對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撰寫要求和發表論文的質量,設立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專項科研課題,鼓勵專業學位研究生申請課題并參與科研;各培養單位應重點突破專業學位培養過程中“ 重臨床,輕科研”的傳統培養觀念,同時也要防止將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簡單等同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明確改革目標和路徑,在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方面形成共識,推進培養模式改革順利開展。
4.5加強人文和道德培養,改善醫患關系醫德醫風教育和人文精神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新的培養模式下,更需要代教科室和導師重視學生品質教育,教育和培養研究生樹立高尚的醫德和嚴謹的醫風,以治病救人為根本,以醫者仁心為準則,在醫療實踐中始終堅持醫德至上的理念,做到大醫精誠。通過人文道德教育,不但可以提升醫學研究生的倫理道德及人際溝通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整體醫療水平、改善醫患關系。
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專家權威程度、專家積極性以及意見一致性均較高,說明建立本考核指標體系的可信度較高,可以為進一步構建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提供參考。但是由于時間及條件限制,本研究來不及對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應用研究,不能根據應用情況做進一步評價。所以,建議其他課題組將評價指標體系應用于實踐,在實際過程中驗證該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和實用性,進一步完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評價指標體系[13]。
[1]盧東兵,范恒偉,周建美.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臨床培養調查及對策[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 38(11):1489-1492.
[2]教育部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06-30.
[3]Donabedian A.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J]. Milb Memor Fund Quart,1966,44(3):166-206.
[4]王英凱.基于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原理的科研項目評價模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S2:148-149.
[5]薛迪.衛生管理運籌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22-350.
[6]李丹.醫院教學能力評價與管理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
[7]楊國平,任靜.綜合性醫院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3,20(8):762-764.
[8]張麗萍,賈曉慧,呂慧,等.三級醫院查對制度執行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醫院,2012,16(7):54-57.
[9]林海,周建云,尹芃芃,等.醫院醫學教學評價及模式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展,2014(22):4362-4365.
[10] 汪洋,寧黎,余全紅, 等.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57-62.
[11]楊斌,董曉建,張建東.軍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現狀與思考[J].東南國防醫藥,2015, 17(2):205-208.
[12]劉謙.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為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1):15-16.
[13]何晴,王光輝,桑秋菊. 三級醫院教學培訓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331-334.
(本文編輯:王大勇)
1. 230031安徽合肥,解放軍105醫院醫務處;2. 310007浙江杭州,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醫務部
鐘貴陵,E-mail: jsguoxiaoyong@126.com
R-4;G643
A
10.3969/j.issn.1672-271X.2016.04.031
2016-06-15;
2016-06-20)
引用格式:桑秋菊,王光輝,徐偉才,等.醫教協同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構建[J].東南國防醫藥,2016,18(4):43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