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潔(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廣東 廣州 510000)
“聲琴并茂”的表演
——參加“第二屆長江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比賽暨‘自彈自唱’課程教學研討會”引發的自彈自唱課程的教學思考
郭 潔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廣東 廣州 510000)
自彈自唱,不只是會彈加會唱,用彈琴的方法來唱歌,用唱歌的方法來彈琴。兩者相互融合,才能共同來表達音樂,做到“聲琴并茂”。自彈自唱是一門針對綜合能力又極具實踐性挑戰性的課程,它對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急待重視和提高的。
自彈自唱;演唱;演奏
2013年11月30日第二屆長江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比賽暨“自彈自唱”課程教學研討會隆重開幕,共有來自四川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南京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的二十四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我院音樂教育系翟學京主任擔任評委,米恒副主任擔任領隊,本人作為指導老師帶領三名選手參賽,共獲得綜合一等獎、綜合二等獎、綜合三等獎、規定曲目單項三等獎、即興伴奏單項三等獎各一名及優秀指導教師獎三名。賽后,來自參賽單位的專家評委們在研討會上展開了熱烈詳盡的學術探討,大家普遍認為此次自彈自唱選手們的整體水平較首屆相比有較大提高,選手們的曲目難度都有較大提升,即興伴奏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時,專家評委們也犀利的指出選手們主要存在的問題:基本功的訓練、讀譜的準確度、音色的審美追求、即興伴奏的單一模式等等。另外,對指導老師們也提出教學課題:自彈自唱,不只是會彈加會唱,如何教會學生將兩者融合,共同表現音樂成為自彈自唱課程的教學難點。
我院音樂教育系從2007年針對大三學生開設實用鋼琴伴奏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擴大學生的曲目瀏覽量,使其具備更全面的教學實用能力。這門課程主要教授中外藝術歌曲、歌劇選段、合唱作品等曲目的講解及演奏。授課形式是小組課,20人一組,電鋼琴教室。授課要求是學生以自彈自唱的形式來完成曲目的演奏。經過這幾年對該門課程的教學,逐漸發現主修鋼琴和主修聲樂的學生對作品的完成程度及特點明顯不同,其對比呈現以下特點:

準確度完整性歌唱性表現力主修鋼琴學生較好一般較差較差主修聲樂學生較差一般一般一般
列表分析:主修鋼琴的學生通常著眼于細節,不能容忍錯音,通常將鋼琴演奏復雜樂段作為練習重點,因此,準確度較好。然而,恰恰由于大部分鋼琴學生對于鋼琴演奏技巧的單純、過度的追求,使得在完成自彈自唱時的歌唱性嚴重缺乏,完整性較獨彈時大大降低,表現力就更無從談起。
主修聲樂的學生由于自身特點,往往對鋼琴伴奏部分采取逃避的辦法,對喜愛的歌曲可以有感情地唱出,伴奏譜的精確度不作重點練習,所以水平較差,但歌曲的整體表現卻較主修鋼琴的學生更好些。此外,由于聲樂學生大多更加表演,性格外向,因此,音樂的整體表現力普遍更好。
(一)自彈自唱究竟考察的是學生的什么技能
演唱?演奏?我認為都不是。自彈自唱不是單純的彈琴和唱歌,而是要用彈琴的方法來唱歌,用唱歌的方法來彈琴。兩者相互融合,才能共同來表達音樂,做到“聲琴并茂”。主修鋼琴的學生在自彈自唱時通常會讓人感覺演奏很生硬、漠然,缺乏歌唱性和表現力;而主修聲樂的學生在自彈自唱時通常會給人感覺不夠嚴謹,節拍隨意,缺乏邏輯性。這種感覺恰恰是因為雙方都過分關注各自的演奏(演唱)技巧而造成的,忽視了音樂原本的要素:禾潤穿透的音色、清晰流暢的樂句、設計縝密的邏輯處理、激情投入的表達方式……。
(二)自彈自唱的核心技巧是什么
自彈自唱,最難的技巧當然是“彈”與“唱”的高度統一、協調。學生們在表演自彈自唱時,經常會“手來嘴不來”或是“嘴來手不來”。兩者的默契成為最大的難點。
(三)自彈自唱的練習訣竅
針對自彈自唱的核心技巧的特點,練習重心要放在如何提高“彈”與“唱”的配合上,而不是彈不好就練獨奏,唱不好就練獨唱。鋼琴與聲樂雖說是不同的藝術門類,表演技巧各不相同,可是,音樂的內在是大同的,演奏技巧也是相通的。
1.音色音準的融合。鋼琴的發音速度較快,音色清脆卻不易柔潤、顆粒卻不易連貫。自彈自唱時,彈奏應多模仿演唱的發音方法,用氣帶聲,不漂不壓,做出自然舒展的觸鍵,追求連貫飽滿的聲音。演唱時的音準問題,不是單一的音高問題,更多的是感受和聲色彩,在鋼琴中找到演唱的音高,音色。當聲音融入琴聲時,不但音準問題解決了,演唱的音色也會有很好的提升。
2.節奏的精準。節奏的準確主要是指分拍的精準,不同節奏之間若都能相互換算,那么節奏必然是精準的。因此,在自彈自唱時,將演唱的節奏與彈奏的節奏相互轉換作為重點練習,不論對演唱還是演奏的節奏訓練都是極其有效的。另外,從物理角度看,鋼琴的發音速度比聲樂的發音速度略快,這也是彈鋼琴的人總會覺得演唱者常常會拖節奏的原因。因此,自彈自唱時,演奏要盡可能的連貫,將音色做飽滿;演唱則要更精準,更器樂化。
3.樂句的明確。自彈自唱對于演唱或演奏樂句的訓練非常見效。彈鋼琴的同學經常忙于技術的練習,對音樂的句法體會不夠清晰。邊彈邊唱能強化其對樂句的感受,體會呼吸在音樂中的重要性,避免演奏過于機械。聲樂專業的同學容易呼吸過于自由,演唱過于隨意。自彈自唱剛好使其為自身的演唱定下了規則,有效提高音樂的規格。
1)情緒變化。a)前奏、間奏、尾奏的速度變化及情緒烘托。自彈自唱時,鋼琴在前奏、間奏、尾奏時的音色要明亮,穿透。能清晰的表達接下來音樂的力度、速度及情緒;當演唱進入時,鋼琴的音色則要柔和,不可喧賓奪主,耳朵的聽覺判斷要靈敏,不論強弱,歌聲都要在琴聲之上。b)漸強、漸弱時的錯落原則。所謂“錯落原則”即:在演奏力度變化的樂句時,鋼琴或聲樂一方先做變化,另一方在做變化的演奏方法。采用“錯落原則”能夠使變化效果更鮮明,演奏或演唱起來也更輕松。
4.即興彈唱環節。即興彈唱的訓練重點在于激發培養學生的創作熱情與能力,對于前奏、間奏及尾奏的設計要有新意。另外,伴奏音型以及和聲的選擇上要采取對比原則,不可機械化、模式化。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訓練可以看出,訓練自彈自唱的過程恰恰就是提高音樂的精密度的過程。無論是音準、節奏等基礎問題,還是樂句、音樂處理等深入環節,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都可以得到更精密的要求與練習,這些收益是在獨奏及獨唱中遠遠不能獲得的。
在這些年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彈自唱表演較好的同學,一般都具備這些特點:良好的樂感,敏捷的反應、開朗的個性、較強的適應能力。而這些素養正是音樂教育的目的所在。可見,這樣一門針對綜合能力又極具實踐性挑戰性的課程對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是如此不可或缺,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急待重視和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