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林
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王曉林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明確指出要推進供銷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專業合作社聯合的“三位一體”改革。這是“新倉經驗”在新時期的新發展新創造,對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2015年11月9日,在紀念“新倉經驗”批示六十周年座談會上,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強調“新倉經驗”是浙江的“傳家寶”,特別是“新倉經驗”彌足珍貴,貴在為農、貴在聯合、貴在創新,“新倉經驗”歷久彌新,需要持之以恒、與時俱進、久久為功,“新倉經驗”永遠在路上,方向是聯合更緊、合作更實、融合更深。
開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設,進一步提升合作社自我發展能力和服務成員的水平,有助于深入推進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發展,加快形成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
19世紀中后期以來,合作社在歐美國家得到快速發展,數量急劇增加。隨著技術變革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單個合作社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合作社開始向縱向合作、橫向聯合發展,建立了消費型、營銷型、信用型和綜合型等形式的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經過發展壯大,服務內容涉及生產、儲運、加工、銷售、消費、金融、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并向環保、IT等現代產業延伸。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組織形式各異,有的是大型合作社(如美國、荷蘭、德國),有的是合作社集團(如英國、法國),有的則以綜合農協的形式出現(如日本、韓國)。據統計,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英國經濟下降了1.7%,而同期全英合作社經濟則大幅增長了19.6%。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農業指導與政策執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構建了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綜合性服務體系,成效顯著,為社會穩定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國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設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其建設實現了規模經濟效益顯著增強、農業產業鏈條有效延伸、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先進技術得到推廣應用、農民收入快速增加,不僅增強了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能力,更推動了農業的規模化經營,促進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構建,加快了現代農業建設步伐。與此同時,聯合社發展建設過程中存在組建標準不統一、認識不一致、缺乏法律政策支持、運行機制不健全、實用人才缺乏等問題,應當積極面對并提出解決措施。
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平湖市累計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26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家、省級示范社10家、嘉興市級示范社4家、平湖市級示范社18家。按《浙江省家庭農場登記暫行辦法》工商注冊登記成立的家庭農場164家,其中省級示范性家庭農場5家、嘉興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6家、平湖市級示范性家庭農場13家。單個合作社、家庭農場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科技水平不高、機械化水平低、發展規模小、經營實力弱、市場競爭力有限等問題,亟待謀劃有效出路,實現增效增收。2013年,浙江省工商局聯合省農業廳出臺的 《關于印發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示范章程的通知》(浙工商企 〔2013〕15號)文件,鼓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登記工作,有效解決了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規模小、產業鏈短、經營層次低、競爭能力弱等問題,為平湖市整合農民專業合作社資源開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建設,推進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促進全市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
平湖市飛農糧油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于2016年4月,由本市5家規模化專業合作社共同發起組建,現有專業技術人員 15人,包括中高級職稱5人,為平湖市首家糧油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的成立,實現了以產權為紐帶的抱團聯合,增強了成員社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整合了各自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增強了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平湖市飛農糧油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擁有大中型農業作業機械 150余臺(套),總價值達1 300余萬元,其中農用無人植保機4架、聯合收割機8臺、高速插秧機43臺、大中型拖拉機18臺、自走式噴桿噴霧機4臺、擔架式植保機及其他機械57臺(套)。擁有水稻育秧中心3個,配有現代育秧流水線8條;糧食烘干中心3個,配備干燥機14臺;糧食加工中心3個,配備精加工碾米設備5臺(套);農機維修中心1個。全年作業服務能力可達4 000 hm2。

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是合作社之間的聯合,是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組建的經濟組織,可有效克服單個合作社自身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合作方式單一、整體競爭力不強等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民成員的經濟利益。
4.1做大做強農民合作社
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產品和產業為紐帶開展“再合作”,聯合關聯度高的合作社,依托當地資源和產業優勢,促進資源要素整合、集成,形成規模經濟優勢,積極應對市場競爭,解決產品“賣難”問題,不斷向加工、儲藏、營銷等領域延伸,增強抗風險能力,維護自身權益,實現持續發展。
4.2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加強合作社之間的分工協作,實現合作社間農業生產、市場信息、產品銷售等資源的共享,有助于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實現更廣范圍、更大程度、更高層次上的聯合與合作,形成運行規范、功能配套、優勢互補的合作形態,有效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功能,對于加快構建專業化、組織化、標準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4.3增強行業自律和秩序
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可有效消除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的現象,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制定經營行為、社會行為規范和財務管理標準,對經營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能夠使原來相互競爭的合作社,轉變為團結協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利益聯合體,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保護行業利益,實現行業健康發展。
4.4推進城鄉要素良性化
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鄉村的行政區劃,打破了行業界限,成為聯結合作社與市場、農村與城市的橋梁和紐帶,在擴大經營規模、發展區域經濟的基礎上,增強了經濟實力,提高了農業經營效益,有助于吸引城市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先進要素進入農業農村,促進城鄉之間資源的良性互動。
4.5發揮紐帶橋梁作用
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可發揮暢通農情民意和反映服務需求的渠道作用。發展與相同結構經濟組織的合作關系,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各類為農服務組織提供新技術引進、生產性服務、農產品加工流通、農資購銷、金融供給等服務。發揮提供統計數據和教育培訓作用,穩固和保障第一產業基礎作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共建共享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成果。
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對建設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有重要意義,既符合中央精神,也順應農民期盼和合作社發展趨勢,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5.1遵循原則
在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過程中,要處理好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和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關系。既要做到政府引導不干預、服務不包辦,又要堅持聯合社的經濟性、服務性、民主性原則,讓聯合社取得經濟效益,讓農民成員得到更多實惠。
5.2積極引導
完善規范的運行機制是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健康發展、有效運轉的制度保障。建設運作過程中應確保成員資產的獨立性,建立健全風險金保障制度、互助擔保機制和政策性保險機制,鼓勵聯合社以互助金為基礎建立會員擔保制,將聯合社成員的農產品全部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健全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充分發揮其職責作用,強化民主監督、社務公開。
5.3政策支持
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對保障糧食安全貢獻更大、資金需求更旺盛、系統風險更集中、配套設施建設需求更強烈,要研究制定針對聯合社自身特點的政策措施,并保障配套輔助設施建設用地,充分發揮聯合社的綜合作用。
5.4強化培訓
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合作層次更高、利益關系更復雜、運行管理難度更大,這就需要聯合院校、培訓機構、營銷公司進行專業培訓,支持聯合社聘請職業經理人、招聘大學生,為聯合社引入先進理念和現代管理方式,提高聯合社經營管理能力。
作者信息:平湖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服務中心,3142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