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郵報》9月18日文章,原題:安靜的中國革命 曼谷昵稱“新唐人街”的地方已經成為泰國人街談巷議的對象。那里中國人激增,飯店和店鋪掛著中文招牌。漫步“新唐人街”可以窺見新一波移民泰國的中國人的生活以及與之前中國移民的差異,但這只是一部分。
一些批評人士說,新一波中國移民離群索居,搶走泰國人的機會;也有人認為,他們給整個泰國帶來商機。新一波中國移民是在改革開放后移民國外的。泰國瑪希隆大學的學者撒卡林在自己的研究著作中寫道,這些新移民離開中國尋找經濟機遇,而不是和前輩們那樣背井離鄉討生活。
據估計,東南亞目前的“新”中國移民超過200萬。撒卡林的研究顯示,這些新移民與之前的幾代移民不一樣,其祖籍更加多樣,受教育水平更高,女性的比例也更高。移民的理由五花八門:尋找工作、學習和投資。雖然他們會在該地區居住一段時間,但最終目標是澳大利亞和英美等歐美發達國家。他們更加心系祖國,對移入國的歸屬感較弱。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另一項調查顯示,很多中國新移民帶來不菲資金,以投資曼谷的初創企業。該調查發現,“新唐人街”的中國移民68.9%有學士學位,97.5%是第一次從中國移民國外,74.8%希望來泰尋找白領、漢語教師以及導游等職業。不過,他們打算一旦賺到足夠的錢,就返回中國。
朱拉隆功大學學者查達將新一波中國移民細分為3組:70后、80后和90后。70后經歷過中國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受過貧窮之苦。他們當中一些人來泰國定居,從事學術或者漢語教學工作。90后出生在“資本主義時代”,他們熟悉數字技術并且很自我,這意味著他們比之前的華人更難融入當地社會。查達說,年輕的新移民未來5年可能繼續增多,他們當中很多人在這里受教育,然后再尋找更綠的“綠洲”?!?/p>
(作者帕里塔·旺嘉特,傳文譯)
環球時報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