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銘
農村流動黨員因在外埠務工經商創業,很難在家鄉直接參與組織活動,特別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這已成為阻礙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拓展所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難題。為此,海倫市委在調研試點的基礎上,以村黨支部為單位,廣泛建立微信群,實現了流動黨員與黨組織零距離,與在家黨員共同學、一起做、同時改、并肩干。
“微信群”讓流動黨員共同學。已經建立微信群的116個村黨支部將黨章、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以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知識問答》、正反面典型、家鄉黨課視頻等,在群里及時發給近千名流動黨員。各村黨支部按照市里統一要求,在微信群發布信息時,特別注重摘取最精要的語句、最入心的觀點、最打動人的視頻、最具時效的動態報告,極大地調動了流動黨員的學習興趣。在大慶市打工的東方紅鄉興海村流動黨員王連成,自從加入黨支部微信群,每天手機上網時都要看一會兒群里的動態學習材料。他說:“看了這些資料,感到家鄉黨支部在不停地給我輸送精神營養,心里很溫暖!”同時,通過黨支部微信群,也實現了流動黨員與在家黨員的思想交流,學習有了互動。聯發鄉百進村流動黨員孫進喜說:“每次我們支部微信群上傳學習內容后,只要有一個人在群里發言,常常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來,就像在村里嘮嗑一樣,很熱烈、很親切。”
“微信群”讓流動黨員一起做。“兩學一做”,關鍵在做。各村黨支部微信群注重展示家鄉黨員在引領致富、扶貧幫弱、維護治安、調解糾紛、樹立新風、建設美麗鄉村等方面的先進事跡,以及本支部流動黨員在外埠工作生活時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事例,從而激發了廣大流動黨員根據自身情況力所能及地踐行宗旨、發揮作用的熱情。祥富鎮富源村流動黨員張玉堅,利用多年在外打工積累的信息和關系,通過微信群幫助該村20多個閑置勞動力找到了安全穩定的打工崗位。前進鄉雙泉村14歲的中學生鄒巖,親人相繼離世,自己又患上了肺積水和心包積液。在前進鄉黨委的倡導下,全鄉流動黨員與在家黨員通過微信群紛紛解囊,共捐善款2萬余元,解了鄒巖的燃眉之急。同時,各支部微信群還要求每名黨員每月在“朋友圈”上至少上傳一件自己為單位或群眾做的實事好事,從而形成了在家黨員和流動黨員你追我趕做好事的濃厚氛圍。
“微信群”讓流動黨員同時改。過一次組織生活,村黨組織需要布置場地、組織人員、準備材料等,往往費時費力,但流動黨員又很難參加上。而“微信群”通過“網上擺問題”子欄目,就很好地解決了流動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難、認識和改正缺點難的問題。在具體操作上,各黨支部通過微信群發出“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定期要求流動黨員進行對照,并擺出自己的不足,由大家在微信上現場或留言討論,有問題自己及時反思,有問題大家及時提醒。向榮鄉向豐村流動黨員潘明庫說:“沒出來打工時,黨支部組織開會我經常不去,支部微信群擺問題時,大家一致認為我有些散漫。這使我非常震動,因為前不久我所在公司的老板也這樣說過我。我必須得注意改正這個缺點了。”幾個月來,全市入群農村流動黨員通過微信群查擺改正缺點和不足1800多個,整體素質為之一變。
“微信群”讓流動黨員并肩干。努力提振廣大黨員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目標。各支部微信群不斷把家鄉大項目建設、民生事業發展、扶貧開發以及“寒地黑土硒都”建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通報給流動黨員,特別是全市85萬畝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建成,富硒產品達到10大類45個品種的消息,讓廣大流動黨員感受到了家鄉蓬勃的發展態勢。海北鎮海北村在四川的流動黨員李振國在群里看到村里建成“富硒有機綠色大豆”基地的消息后,積極通過關系向四川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推薦,使該公司與本村成功簽訂了2000畝訂單合同,每公斤大豆價格達到6元左右,遠遠高于每公斤4.2元的市場價格。微信群開通以來,已有12名流動黨員利用自身優勢成功為家鄉推介產品,16名流動黨員參與了所在鄉鎮村的招商引資,7名流動黨員回鄉投資創業。同時,隨著支部微信群的運行,流動黨員們直接參與到村里的重要決策和“一事一議”中來,讓遠離家鄉的他們越來越感受到作為一名黨員的價值感和自豪感。
(作者系中共海倫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