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寶,陳保峰,章 歡,宋桂芹,申躍武,楊小林(川北醫學院生物學教研室,四川南充637007)
·臨床研究·
川北食管癌高發區2008年與2015年患者年齡及性別差異分析*
楊俊寶#,陳保峰#,章歡,宋桂芹,申躍武,楊小林△(川北醫學院生物學教研室,四川南充637007)
目的研究川北地區不同時期食管癌患者的年齡及性別差異。方法選取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2008年3~5月和2015年3~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74例,對患者年齡及性別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川北地區7年來食管癌發病特征:(1)年齡以50~70歲為主,男性多于女性;(2)男性平均發病年齡從(60.68±7.97)歲提高到(62.08±8.74)歲,女性平均發病年齡從(58.67±8.20)歲提高到(63.16±7.27)歲;(3)女性發病比例提高,男女比例2008年為3.7∶1,2015年為2.9∶1。結論川北地區不同時期食管癌發病具有年齡及性別差異,應加強對50~70歲群體的宣傳與預防工作。
食管腫瘤;年齡分布;性別分布;四川
食管癌是死亡率高且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是全世界食管癌高發國家,也是食管癌高死亡率國家之一,而川北是我國食管癌高發區之一[1]。有研究表明,食管癌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且發病具有明顯的地域特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遺傳易感因素,但各種環境危險因素卻不能解釋在高風險地區也只有少數人發病,其發病機制究竟如何,尚需進一步研究。現有研究表明,食管癌的發生、發展與年齡及性別具有一定相關性[2-3]。
為進一步探討川北地區食管癌高發的原因,分析不同年齡及性別的發病率,確定腫瘤防治教育知識的重點人群,為衛生行政部門制訂腫瘤防治計劃提供依據并有效地開展預防工作,本研究分別對2008年[4]和2015年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的年齡及性別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2008年3~5月和2015年3~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74例,入選患者均為漢族,無親緣關系。
1.2方法通過手術后經病理切片分析確診,同時,調查其居住環境、飲食因素、情緒控制等,主要對發病年齡及性別進行分析。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統計學描述。
2.12008年食管癌患者年齡及性別分布2008年3~5月收治的99例食管癌患者中男78例(78.8%),女21例(21.2%),男女比例為3.7∶1;99例患者中年齡最小33歲者為女性,年齡最大78歲者為男性,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0.68±7.97)歲]略高于女性[(58.67±8.20)歲],各年齡段男女比例見表1。

表1 2008年各年齡段男女比例(n)
2.22015年食管癌患者年齡及性別分布2015年3~7月收治的175例食管癌患者中男130例 (74.3%),女45例(25.7%),男女比例為2.9∶1;175例患者中年齡最小42歲者和年齡最大83歲均為男性,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2.08±8.74)歲]略低于女性[(63.16±7.27)歲],各年齡段男女比例見表2。

表2 2015各年齡段男女比例(n)
川北地區是食管癌高發區之一,也是地區性腫瘤防治的重要病種之一,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較低。多年來,各級政府、科研及醫療結構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人力進行防治,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需繼續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早診、早治的宣傳教育[5]。
本研究結果顯示,七年來該地區食管癌發病情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發病年齡主要集中于50~70歲,男性多于女性,與甘肅全省及蘭州市的發病情況類似[2,6]。2008年該年齡段占總發病人數的比例為82.8%(82/99),2015年為71.4%(125/175)。所以,需提高警惕,對該年齡段人群進行早期篩查,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2)平均發病年齡有所提高,可能與經濟條件、生活習慣改善和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具有一定關系。(3)女性發病比例提高,男女比例2008年為3.7∶1,2015年為2.9∶1;蘭州市為4.2∶1[6],云南傈僳族為4.8∶1[7],教科書為1.3∶1~3.1∶1[8]。說明在本地區對該病的防治過程中需注意針對特定年齡段女性的早期篩查和診斷。
總之,食管癌發病除與年齡及性別有關外,眾多研究表明,還與遺傳因素、地理環境[9]、生活習慣、經濟條件等綜合因素相關。本研究在年齡分層基礎上對川北地區不同時期食管癌患者的年齡特點及性別構成比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川北地區食管癌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特點,為本地區食管癌發病機制研究和有效的防治奠定了一定基礎。后續尚需對發病的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
[1] 王霄,王安榮,樊晉川,等.食管癌高發區居民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狀況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2(1):56-59.
[2]郝曉雯,黃曉俊.甘肅省近30年間食管癌流行病學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2):215-216.
[3]龍瓊先,唐治蓉,彭勇,等.2002-2010年南充地區食管癌病理特征的變化[J].腫瘤防治研究,2012,39(6):761-762.
[4]楊俊寶,申躍武,曾梅,等.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川北地區食管癌易感性關系的研究[J].四川醫學,2012,33(1):26-27.
[5]田東,賀巧,王洋,等.食管癌高發區農村居民飲食狀況及對食管癌認知調查[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0,25(5):470-473.
[6]王澤平,李瓊,趙鋒輝.蘭州市2009-2010年食管癌發病分析[J].中國腫瘤,2015,24(2):89-92.
[7]和舒瓊.傈僳族食管癌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 (28):130-131.
[8]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4.
[9]韓建英,徐致祥,邢海平,等.中國食管癌高發區與河流的相關研究[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8,19(1):1-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7.027
B
1009-5519(2016)17-2697-02
四川省教育廳項目(12ZB226);四川省衛生廳項目(120456);四川省南充市科技局項目(12036)。
,E-mail:y-xiaolin@163.com。
#共同第一作者。
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