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毓紅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蔡毓紅

▲萬瑋攝
四年級的學生喜歡自己做主,又無力把控自己;有自主管理的需要,又缺乏自主管理的策略。班主任怎么搭設心靈通道,幫助孩子從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中準確定位,塑造自我,進而學會自主管理?
對于四年級孩子來說,在規范中找到合適自己的定位,尋找合適自己發展的事情是實現自主管理的關鍵。從學生的需求而言,“合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理解為:適合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人格成長的規范。這個規范就藏在孩子每天生活的班級一日事務之中。
四年級學生要完成從老師管理、干部管理到自我管理的一個過渡,而任務管理可以很巧妙地完成這種過渡。
1.根據規范劃分崗位
首先,組織四年級學生進行大討論:班級事務包括哪些事情,需要設置哪些崗位?學生在校要遵守哪些規則,完成哪些任務?該討論的宗旨是: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要管理的任務。根據討論結果,把實現班級自主管理需要完成的任務劃分成幾十個崗位:值日班長、作業組長、衛生組長、時間管理員、路隊長、領操員、帶隊員、圖書館長、每日一詩領讀員、班級園地園主……
2.根據需求謀得崗位
在班級的幾十個崗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個人進步的需求,挑選自己能做的、想做的,每人選擇一個崗位,自己挑戰自己。然后,制定管理這個任務所要讓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在集體中廣而告之。
3.在實踐中調試改變
在班級施行人人掛牌上崗一段時間后,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第一次學校常規評比不合格。出現問題了,而且是共同的問題,就需要大家一起來面對:到底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是制定的規則問題?還是執行出現問題?如何增強完成任務的執行力?于是,為了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好,同學們或改變方法,或改變態度,或制定措施,或尋求幫助……孩子們自覺地學著與人商量,學著妥協,學著合作,學著改變。
4.適時點撥,及時調控
班級管理的所有任務都涉及到人與人的交往,人對事情的掌控,而每個學生的能力有差異,努力程度有差異。遇到學生目前無法完成的任務時,或學生已經能很好地完成當下任務,可以接受更高層次的挑戰時,老師就要進行點撥調控。比如,調換崗位,但必須找到愿意與之調整的伙伴;調整評價規則,對崗位任務進行升級更新,實現任務管理的最優化,從而實現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定位,實現自我管理班級的個人價值。
實現自主管理需要設定合適的時間,保證每個任務落實到位。在學校,可以把大部分同學能完成的時間設定為單位時間,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就是合適的時間,學生在任務評價中可以被評價為“優秀”。在班級任務管理中,有專門的“時間管理員”對此進行規劃設計。而在家,合適的時間,則指在家完成個人學習管理和生活管理的時間計劃。事先制定好學生在家的每個學習和生活的任務項目及完成時間,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的就是“優秀”。如此要求學生,讓他們在家也養成做事有計劃、有時間觀念的好習慣,對于培養四年級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是相當有裨益的。
單靠任務管理和時間管理,以及教師適時的調控,短期內對學生的激勵效果是明顯的。但是,如果缺乏長效的評價制度,這種自主管理的行動是不能長久的,學生的自主管理最終也會流于形式。因此,建立一套自主的、長效的,讓學生看得見、掌控得到的自主評價機制是幫助學生實現自主管理的保障。
結合學生在家在校的學習生活,綜合所有的任務管理、班級討論,制定項目進行管理評價。比如,為完善家校一體自主管理的模式,可以制定7個項目進行評比,把個人的夢想和集體的夢想結合起來,讓學生從這七個方面追逐自己的成功夢。
作業優:針對作業校本化的特色而定。在單位時間高效完成作業,及時訂正,獲得優評的學生即可得“作業優”通票。通票由各門學科的課代表領受、掌管、分發。
上課嗨:上課學得開心、用心,根據學科老師的具體要求,每節課可發“上課嗨”通票10張。通票由各門學科的課代表領受、掌管、分發。
待人禮:守紀律,講道理,會自責,管好自己的日常行為,對人有禮貌,不給人添麻煩,每天值日班長可發通票10-15張。通票由值日班長領受、掌管、分發。
服務勤: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天天到崗,二是個人的衛生保潔,三是自己要盡義務的值日勞動。勞動委員和勞動組長管理通票,勞動委員評價義務勞動,勞動組長評價個人保潔,自己的崗位一周兩評。
鍛煉恒:結合在校的出操和在家的體育鍛煉作業,鼓勵出操用心、積極鍛煉的學生。領操員每天可發10張通票。家長根據實際情況每周申領一次。通票由領操員和家長領受、掌管、分發。
處事誠:針對人人都有的班級項目,鼓勵學生在個人崗位上真誠為大家服務。由“我的幸福我做主”園主,在55個項目上每天發5-15張通票。通票由“我的幸福我做主”園主領受、掌管、分發。
才藝精:個人申報自己的特長,在本學期自己準備練習的一項技能(彈琴、游泳、手工、汽車、寫字、繪畫、閱讀等)。由家長監管,堅持不懈、有進步的學生,可以獲得通票。通票由家長領受、掌管、分發。
通過以上七個項目,凡是集夠20張通票的學生,均可在“我的幸福我做主”園地的相應欄目掛上自己的名號。
學生的管理從單純的競爭關系直接衍變為共同踐行規則,幫助同伴成功遵守規則,同伴幫助自己實現管理班級夢想的雙贏局面。這樣的評價方式把實踐者和評價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成為共同完成合適時間里做合適的事情的良性互動伙伴,在實踐中共同實踐各自的存在價值。
在班級內進行每周每月的評比;學期評比,以學生在自主管理實踐中獲得的通票數量為參考,在“園地”中名號多的為優勝者;在各級各類的表彰中,以掛得的名號多寡來評優。這樣的管理方式,真正實踐了:多努力就多獲得,個人崗位任務的管理就是幫助同伴獲得成功,同伴獲得成功就是自主管理班級的成功。不僅如此,學生在家進行時間管理,也是和家長結成自主管理的同盟。這樣,自主管理從學校到家庭一而貫之,利用評價的杠桿,實現有意識管理到無意識管理,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就是充分尊重四年級的學生,根據學生特點,把他們在校在家的管理進行任務劃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有時間規劃,有步驟方法地管理班級和自我;利用評價杠桿及時調控,實現四年級學生的自主管理。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