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丁家云 (.安徽工業大學,安徽 馬鞍山 4303;.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44000)
安徽省外向型經濟與城鎮化發展關系研究
李菁1丁家云2
(1.安徽工業大學,安徽馬鞍山243032;2.銅陵學院,安徽銅陵 244000)
利用熵值法測度出安徽省1995—2013年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數據,再結合歷年以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開展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數據,利用協整模型,誤差修正模型,格蘭杰因果檢驗計量方法,實證分析出安徽省外向型經濟促進了安徽省城鎮化的發展,同時得出安徽省城鎮化發展也促進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結論。并以實證分析為基礎,針對安徽省的實際發展狀況,提出促進二者發展的政策建議。
外向型經濟;城鎮化;熵值法;協整誤差修正
中國目前研究城鎮化的發展主要從政策引導、產業轉移、經濟增長等國內角度來研究,而探究外向型經濟對城鎮化的影響研究較少。由于城鎮化內涵較為豐富,且中國經濟體發展非常龐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域之間發展差異較大,無論是外向型經濟還是城鎮化發展都存在著中東西部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因此,將外向型經濟和城鎮化的落腳點放在一個具體省份較為合理。2014年,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資額為122億美元,是中部第二大吸收外資省份,國際貿易總額為493億美元,是中部外貿進出口總額第二大省,綜合來看,安徽省外向型經濟在整個中部發展較好,因此研究安徽省外向型經濟和城鎮化發展關系有參考意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外向型經濟的界定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國內學者左大培(2002年)[1]認為外向型經濟是對外貿易和外國資本流動相對于本國總產出較大比例的經濟結構。要形成外向型經濟,就要大力發展進出口貿易,引入外資,加大外商直接投資力度。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研究城市化問題的先驅者之一。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2]中,馬克思就明確使用了“城市化”一詞,指出“現代的歷史是鄉村城市化”,在本書中馬克思初步探討了城市形成發展機制、城市功能、城市問題、城鄉關系,初步構建了城鎮化研究框架。在中國,比較著名的城鎮化研究學者是費孝通,1980年,費孝通在《小城鎮,大問題》[3]一文中提出了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小城鎮,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就靠小城鎮的發展,此篇文章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外有大量學者認為外資有利于推動發展中國家城鎮化的進程,但可能因此也會產生負面影響。A.Gilbert,J. Gugler.Cities(1982年)[4]實證了在資本全球化和資本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流入過程中,城鎮化率隨之增加,特別是對該國較發達地區影響更大。同時對發展中國家的落后地區也有較為深刻的影響。Kasarda,J.D.and E.M.Crenshaw(1991年)測度了第三世界國家城鎮化的幾大影響因素。認為國家資本流動非常有助于第三世界國家城鎮化的發展,他認為第三世界國家應該引入外資,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加快國際資本在本國的流動和利用。VEGA,A,Y.Du-Penhoat,B.Dewitte,and 0.Pizarro(2003年)[5]提出,一個國家的城鎮化影響因素涉及到資源,體制,金融等多個方面因素。該國的經濟體制和文化會影響FDI進而影響國際資本對該地區的輸入。同時,FDI引入由于具有負面擠出效應,也會對東道國發展帶來不利影響[6],因為質量不高的FDI會短期拉動工業化的發展,造成一些地區過度城鎮化而和偏遠地區拉大發展差距。
與此同時,李玉梅,桑百川(2012年)[7]指出FDI在中國早已開始中東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吸收外商投資大幅度增長,增速顯著高于東部沿海地區。我國應把FDI的引入和經濟結構升級結合,促進當地的產業化和區域結構化。羅茜(2008年)[8]用線性回歸模型對比分析出12個城市中若FDI投入較多,則城鎮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當FDI對城市化推動作用達到一定程度后,城市本身的發展也會反作用于FDI的引入,二者互為促進;而在FDI投資較小且吸引力不夠的情況下,城鎮化發展明顯不如其他城市。黃娟(2011年)[9]運用因子分析法測量出城市化水平綜合評價指標,然后甄選出中國21個市4年的相關數據,固體效應模型運算結果顯示,在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方,實際FDI對城市化有積極的影響作用,而在城市化綜合水平較低的地方,FDI對城市化綜合水平促進作用較小,甚至為負作用。劉志彪(2007)[10]則認為初級要素導向的外向型經濟,易引發大規模的衰退現象,全球價值鏈中出口導向產業升級的困境會影響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張亞斌(2015)[11]運用中國各地區面板回歸模型分析出中國東部地區出口貿易對中國城鎮化影響較大,而進口貿易反作用城鎮化發展。在中西部,進口貿易影響力較大,出口貿易對城鎮化影響力較弱。進出口貿易對中國各區域城鎮化影響差距較大。
(一)城鎮化計算
國家統計年鑒上一直都以單一人口城鎮化率來替代城鎮化,但其實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非常低,因此用傳統單一指標法測度城鎮化率在現在倡導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下越來越不準確,在本文中,采取了綜合指標評價法,就是首先選出能反映安徽城鎮化水平的眾多指標,這些指標往往是城鎮化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發展方向,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眾多方面,由于這些指標的單位不統一,不能簡單的通過加減將他們組合在一起,因此要利用數學方法將這些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使之能統一到一個指標體系中去,再利用數學賦權計算,對每一個指標給予相應的權重,得出所需評價對象的最后綜合分數,在本文中,即衡量出一個地區的城鎮化發展水平。在本章中,選擇了統計評價中一個常用的方法熵值法來對安徽城鎮化水平進行評分。
(二)熵值法簡述
熵值法是統計學中一種客觀賦權方法,它首先收集分析對最終評價對象的各類信息指標,計算原理是通過指標的相對變化程度對系統整體的影響來決定指標的權重。對于一個隨機性和無序的事件信息熵,我們可通過計算熵值來判斷這個事件指標的離散程度,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則表明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越大。因此,可根據各項指標的變異程度,利用信息熵這個工具,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為多指標綜合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三)城鎮化計算指標選取
從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安徽外向型經濟起步較晚,選取較早之前的數據沒有參考意義,因此本文選取從1995年至2013年期間的數據進行研究,該段時間數據較容易獲得,數據準確性較高,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安徽省城鎮化的測算也從2001年之前的6年開始,這樣也有較好的對比性。為了更全面的測度城鎮化水平,參考國內學者羅茜[8]測度城鎮化的選取指標,本篇文章選取了下列八大指標的19年數據(見表1)。
以上八大數據的選取涉及安徽城鎮化發展的代表指標的多個方面,有安徽省經濟總量,人民具體消費水平,國際貿易開展情況,醫療衛生情況,教育指標,科技發展狀況和在中國城鎮化推動中占重要作用的房地產投資。筆者認為這些指標是比較能夠全方位反映出目前城鎮化的發展情況的,且在重要指標上,如經濟水平發展指標上增加了指標數,選擇了代表民富的國民經濟總量和代表民強的居民消費水平。這些指標的選擇是分布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測度出的安徽城鎮化水平是具有可信度的。

表1 城鎮化測度指標
(四)計算結果
利用熵值法算出最終安徽省1995—2013年的城鎮化分值,如下表所示:

表2 安徽1995-2013年城鎮化水平測度分數
(五)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結果分析
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安徽省城鎮化發展評分并不是逐年增加的,而之前所選擇的八大指標的歷年數據卻是逐年增加的。這與單一城鎮化人口指標所得出的結論不一樣。為了進一步考察熵值法的計算有沒有偏頗,將熵值法計算出的城鎮化水平歷年同比增長率和安徽省第三產業增加(以1995年為基期)進行比較,第三產業的增長一般能夠綜合反映出此地的發展水平,目前也普遍認為第三產業增加值能夠較強反映出產業結構的變動,而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方面就是產業結構的變動,因此,如果二者之間的變動趨勢有同步性,說明熵值法測度出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有參考性,二者的增長率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

圖1 安徽省城鎮化增長率第三產業增長率
由圖1可以看出,從2001年之后安徽省城鎮化增長率和第三產業的波動方向幾乎一致。說明熵值法測度出的城鎮化增長率有參考性。2001年前安徽省城鎮化增長率甚至出現負增長,說明2001年前安徽省的城鎮化發展不穩定,安徽省在2001年前城鎮化發展質量較低,從2001年開始安徽省才走向一個逐年增長的階段,在城鎮化研究經典諾瑟姆模型中可以分析出安徽2002達到城鎮化中期發展階段(即城鎮化率>30%)也和此時間相呼應。
綜上所述,利用熵值法測度出的安徽省城鎮化評價分數與安徽省經濟發展趨勢和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特點相符合,選取指標具有代表性,分布廣泛性合理性等特點,安徽省綜合城鎮化變化發展水平從2001年開始進入逐年增加階段,而2001年中國加入WTO,又是中國外向型經濟歷史性跨越的一年,因此外向型經濟和城鎮化之間存在聯系,為下文進一步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數據。
(一)模型設定
安徽的外向型經濟在考察中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的開展。因此,本小節選取安徽省歷年外商直接投資(FDI)來作為影響因子。國際貿易的衡量我們用歷年出口額(EX)和進口額(IM)來衡量。在本小節中,將運用協整(Cointegreation)分析研究安徽省外商實際投資額,進口額和出口額所代表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指標與上文中計算出的安徽省城鎮化(URB)歷年水平之間的長期協整關系,并分析出這三者對安徽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影響,接下來建立誤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來探討短期波動是如何影響長期協整關系的。
(二)模型建立
URB與其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是非線性的,經濟學中通常使用對數線性模型研究這種非線性關系。而且對數模型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能減輕異方差造成的問題,我們對所建立模型中的因子取對數,初步建立模型結果如下:

其中URB指上文中利用熵值法測度出的安徽省城鎮化綜合水平,FDI為外商直接投資額,EX為安徽省出口貿易總額,IM為進口總額,C為常數項,ECM為誤差修正項,αn均為待估參數。由于所選取的數據跨越年度較大,因此本文選取歷年價格消費指數和歷年匯率進行剔除通貨膨脹影響的價格變動,首先對上述五個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使用EVIEWS7.2檢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3 數據單位根檢驗
從表3中的單位根檢驗結果看出,原值四個變量的ADF都大于10%的臨界值,拒絕了原假設,認為原序列都存在單位根,即為非平穩序列。當一階差分后四個變量的差分序列的ADF值都小于10%的臨界值且差分序列都不存在單位根。即平穩,且都處在同階平穩狀態,因此,LNURB,LNFDI,LNEX,LNIM四個變量滿足進一步協整分析的條件。對方程進行進一步OLS回歸,得出如下方程:

為了驗證LNURB,LNFDI,LNEX,LNIM之間的協整關系,還需要對其殘差進行檢驗,同樣,用迪基-富勒檢驗法對其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下表:

表4 殘差單位根檢驗表
由Eviews得出殘差ECM的ADF值均小于1%,5%,10%的臨界值,所以存在協整關系。
協整反應的是一種長期均衡關系,而誤差修正模型則能進一步考察出短期波動是如何影響長期均衡的,因此,在確立了LNURB,LNFDI,LNEX,LNIM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后,接下來對這四者加上殘差性ECM之間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同樣使用OLS法對其進行回歸,得出誤差修正模型方程為:

(三)方程結果分析
由方程(2)可以看出在安徽省的城鎮化進程中,進口、出口和外商投資額對安徽省城鎮化都有正向影響,這說明外向型經濟從長期角度來說對安徽省城鎮化建設有促進作用。外商直接投資每增加1%,就會對城鎮化的優化產生0.07%的正向優化作用,出口每增加1%,對城鎮化將會有0.081%的正向優化作用,進口對安徽省影響最大,進口每增加1%,將會對安徽省城鎮化綜合評分將會增加0.67%。這說明在目前安徽省的城鎮化進程中,外商直接投資的確對城鎮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進出口貿易對安徽的影響更大,特別是進口貿易,影響最大。
從誤差修正模型(方程3)可以看出URB,FDI,EX和IM三者之間短期的動態關系,其中-0.645ECMt-1是誤差修正項,其前面系數為負值也符合誤差修正模型的經濟學原理。在短期內,由于多種原因,如外商直接投資到真正產出之間需要時間,外商直接投資作用效果的滯后性,進出口貿易由于國際環境的復雜性等因素會使結構系數長期偏離一個穩定的均衡值,這時誤差修正項就會有個削弱拉回的作用,使三者之間的關系拉回到均衡水平上。例如,當t-1時期的城鎮化水平過高而超過了均衡水平,誤差修正項就會將LNURB往回拉。如果t-1時期LNURB低于其均衡值,誤差修正項為正,將會將其朝長期均衡方向有個正的推進作用。
由方程可以看出在短期內,FDI每增加1%,城鎮化將會有0.19%的優化,出口每優化1%,對城鎮化的優化作用0.07%。進口對安徽省城鎮化短期影響減小,進口短期內每增加1%,城鎮化將會進步0.24%。三者對城鎮化的建設優化水平在短期內都大大下降,且方程的擬合度沒有長期均衡的擬合度高,說明在短期內,外商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開展沒有長期影響顯著,這可能與經濟開展影響有滯后性原因有關。
(四)城鎮化對外向型經濟的影響
城鎮化會不會對這三者產生影響,為了探究這三者與城鎮化之間的關系,在此引用格蘭杰因果檢驗法,檢驗結果如表5。
由表中可以看出,LNURB對LNFDI,LNEX,LNIM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原假設,說明原假設不成立,LNFDI,LNEX,LNIM對LNURB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原假設,說明原假設不成立。反映了城鎮化和外向型經濟之間有著格蘭杰因果關系。從經濟學角度上來說,即外商直接投資,出口貿易,進口貿易是安徽省城鎮化變動的原因,上文也分析過了,它們的增加對城鎮化有正向拉動作用,同時,安徽省城鎮化的推進推動了外商直接投資,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的發展。綜上所述,安徽省城鎮化和外向型經濟是互相促進的。

表5 格蘭杰因果檢驗表
(一)結論
第一:安徽省城鎮化發展在2001年前并不是很穩定,從2001年后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如果只是單純用城鎮人口比例來衡量,很難全面客觀探究安徽省城鎮化的發展真正水平,因此熵值法測度出的安徽省城鎮化發展水平有參考性。
第二:在安徽省城鎮化發展中,進口貿易的影響力度比出口貿易大,雖然中國是出口導向型國家,但是安徽省的出口貿易相對于沿海地區并不發達,安徽省出口貿易產品質量較差,且以資源消耗型為主,起步較晚。安徽省進口貿易的產品質量較高,特別是進口貿易中高新技術產品所占比例較大,進口的優質產品也能拉動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地區進口貿易與區域內相關產業的關聯度高,促進了安徽省地區產業結構升級以及技術進步.因此進口貿易的影響力相較之出口貿易對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的作用較大。
第三:外向型經濟和安徽省城鎮化是互相促進的,二者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隨著安徽省城鎮建設水平的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未來,外商直接投資力度也會加大,進出口貿易也會隨之優化,并且提高。
(二)政策建議
1.優化外向型經濟結構,提升市場作用力
安徽省應該重視出口貿易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出口貿易的發展真正能夠拉動經濟,大力發展安徽省出口貿易,優化外向型經濟結構,加大對出口貿易的扶持,擴大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增大這二者對安徽城鎮化的影響,同時繼續保持高質量的進口,積極發揮安徽省進口帶來的優勢效應,這樣才能不斷改變經濟二元結構。安徽省外商直接投資起步較晚,現在還處在高速發展期,安徽省應該充分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資,引導外商直接投資投向農業和第三產業,改變安徽省城鄉二元結構的壁壘,加快安徽省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發揮市場作用力,引導本地企業快速發展成長,通過出口退稅制度鼓勵企業出口,安徽省內著名企業如奇瑞,海螺,馬鋼,科大訊飛,應該引導這些企業做大做強,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吸引人才,對安徽省其他企業起到示范作用,正面迎接外資企業和國外產品的挑戰。
2.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
安徽省城鎮之間差距較大,省政府應精準扶貧,有針對性的將資源投向城鎮化發展較落后的地區。安徽省目前擁有15處高新技術開發區,進口貿易對安徽省城鎮化作用較明顯很大原因是因為進口中高新技術產品比例較大,因此,重視高新技術對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的推動作用,以點帶面,通過分布于安徽省個地區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發展和四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創新,帶動當地和附近的科研技術開發水平,提升安徽省的科研能力,用技術驅動城鎮化的發展。2015年,合福高鐵,寧安高鐵相繼開通,安徽省和東部地區通過高鐵進入小時時代,未來,安徽省將會全面打通和浙江,江蘇的高鐵圈,這都將大力縮短和東南部發達地區的距離差距,和蘇浙兩省深化合作,利用好和江浙兩省的位置相鄰優勢,承接江浙兩省的產業轉移,通過產業轉移帶動人口集聚和城鎮發展。
3.以城鎮化發展帶動外向型經濟發展
2015年,安徽省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省份,一帶一路開放型經濟帶和四大自貿區的建設雖然沒有直接惠及到安徽,但中國擴大經濟開放度和建設新型城鎮化已經成為十三五建設的熱點,安徽省應該響應國家政策,把握政策方向,大力發展新型城鎮化和外向型經濟,并將二者結合起來,促進省內長足發展。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對安徽省城鎮化建設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以創新驅動城鎮化發展動力,以綠色為發展的前提,合理分配城鄉資源,協調全省人民收入,確定開放格局。安徽省可以形成以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大發達地區為龍頭的開放格局,提升這些重點地區的城鎮化建設。2011年安徽撤巢湖市,將其市區和縣城分別劃至這三市,合蕪馬三市,目前已經通過馬鞍山-合肥長江大橋,合福高鐵,寧安高鐵為連接,這三地的聯系愈加緊密,且三地以本市為中心點,大規模開發新區,將本市一些產業學校搬至附近鄉村,如馬鞍山鄭蒲港新區,合肥濱湖新區,目前三地已成為安徽省城鎮化發展代表。以十八屆五中全會理論為發展指導,以重點市的發展輻射周圍鄉村,將安徽省城鎮化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這樣才能吸引更加優質的外商投資,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真正實現安徽省外向型經濟和城鎮化相互促進。
[1]左大培.外向型經濟芻議[J].經濟學動態,2002(7):79-83.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3]費孝通.農村、小城鎮、區域發展——我的社區研究歷程的再回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4-14+127.
[4]A.GILBERT,J.GUGLER.Cities,poverty and develop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5]VEGA,A,Y.DU-PENHOAT,B.DEWITTE,AND0.PIZARRO. Equatorial Forcing of Interannual Rossby Waves in the Eastern South Pacific[J].Geophys.Res.Lett.2003,30(5):1197.
[6]CHUN YANG.Market rebalancing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globalizing era:Transformation of expor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China[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14:211.
[7]李玉梅,桑百川.2012年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的前景分析[J].國際貿易,2012(2):41-44.
[8]羅茜.FDI與收入分配[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12):79-84.
[9]黃娟.FDI對我國城市化水平的影響研究——基于2003~2007 年21個市數[J].經濟問題,2011(4):44-47.
[10]劉志彪.服務業外包與中國新經濟力量的戰略崛起[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7(4):49-58.
[11]張亞斌.進出口貿易對我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分析[D].廣州:暨南大學,201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Li Jing1,Ding Jia-yun2
(1.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Anhui 243032,China;2.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from data in 1995-2013,combining the data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ic,using co-integration model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granger causality test measurement method,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xport-oriented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and concludes that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analysis,in view of the actual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Anhui provi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export-oriented economy;urbanization;entropy value method;cointegration error correction
F061.5
A
1672-0547(2016)02-0012-05
2016-02-28
李菁(1991-),女,安徽宣城人,安徽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丁家云(1961-),男,安徽廬江人,銅陵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