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目標】
學會寫游記的一般方法,把游覽時的經歷和感受敘述完整。
【寫作指導】
一、明確線索。理清結構。只有線索明確,文章的結構才會更清晰。游記的線索一般就是游覽者的游覽路線,也有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的。如朱自清的《綠》就是通過游覽者方位的變化來組織文章內容的。全文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以“山邊”“亭邊”“潭邊”為游覽線索來描繪梅雨潭的綺麗風光。
二、把握詳略,突出重點。寫作時,應選取令你感受最深刻的美景來入手,切不可面面俱到。比如游覽前的準備、怎樣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山上的景物、怎樣下山等一筆帶過即可,不要用墨太多。有特色的景物,有個性的景物,讓你感受最深的景物,才是你要描繪的重點,才應該去詳寫。只有詳略把握好了,文章的重點才更突出。如姚鼐的《登泰山記》中略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重點寫登山路徑和泰山的景色,而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則是重點中的重點。正因為作者將詳略安排得當,才生動地展現出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突出了泰山的神奇壯麗。
三、抓住特征,寫出個性。不同的景觀會有不同的特征,而不同的人去游覽同一景觀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在描繪景物時,我們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寫出景物的個性來。比如寫花,就要把花最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這樣才能顯得與眾不同。如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寫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作者以他準確的感受體會到了簡單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景物也因此有了獨特的個性。
四、情景交融,表情達意。一篇好的游記,如果僅僅滿足于寫景、敘事是不夠的,還必須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這樣文章才會余味無窮。如酈道元的《三峽》作為描寫山水之作,卻并非單純地只寫景,而是以情托景。文章開頭幾句描寫了作者初賞三峽時被其山水美景所吸引,使人頓有雄偉奇險之感,接著作者的心情時而驚悚,時而欣喜,時而哀凄,情景交融。作者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景物才更有靈性,文章才更有情趣,也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學生習作】
言程公園掠影
胡琴娜
言程公園雖不大。卻十分精致。一草一木都透著一種幽靜,我對她更是情有獨鐘。念念不忘。
周日,我再一次來到了言程公園。公園大門口的一塊巨石上書寫著“言程公園”四個大字。再往前走。環形的大門便映入眼簾,中間是一根極粗極高的白色柱子,柱子上方有一個金色的圓球,刻有雙龍戲珠的花紋。給人以威懾力。圓柱四周環繞著十二根較細的白柱,頂部又有十二根更細的柱子與大圓柱相連。細細看去,那周圍的十二根白柱的頂端有一個圓環,中間點綴著十二生肖的圖案。十二生肖與中間的雙龍戲珠和諧相融,共為一體。每當我走過環形大門時,就好似進入到另外一番天地了。
進入公園,各式各樣的花壇令人目不暇接,花壇的中間栽有一棵大樹。它們是每個花壇的核心。花壇的形狀千奇百怪。有大有小。圓形的花壇周圍大都鋪著圓潤的鵝卵石,行走在鵝卵石上。細細欣賞著。真是興味盎然。其中有一個花壇格外顯眼。最中心是一個圓形花壇,周圍均勻地分布著四五個弧形的花壇,如一朵盛開在鵝卵石上的鮮花。花壇中有序地分布著各種花草,為每一片“花瓣”都增添了一抹亮色,花心四周幾根石柱錯落地排列著,守護著這份清幽之美。
繼續向前,來到了湖周圍松木鋪就的道路上,清澈的湖水倒映著岸邊蒼翠的楊柳。微風吹來。湖水泛起層層波瀾。水中蕩漾著閃閃綠波。岸邊的柳樹也在風中擺弄起了自己的窈窕身姿,細長的柳葉在風中沙沙作響。讓許多游人駐足而觀。我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閉上雙眼。迎著那夾雜著花香的鳳兒,沉醉在這令人陶醉的美景中。郁積在心中的煩悶一下子消散得無影無蹤,一種前所未有的愜意的舒爽之感涌遍全身。我收回手臂,繼續行走在木橋上,望向那遠處的山水,真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見難得幾回見”……
轉眼已是黃昏,我卻久久不愿離去。言程公園的神秘,她的清幽,她的美麗,讓我無法忘卻。游走在言程公園,我滿心歡喜,不禁為之傾倒,我還會再來領略她的風采!
點評
文章以游蹤為線索,移步換景,合理的詳略安排,令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各種修辭手法的熟練運用,使景物栩栩如生;各種描寫視角的精心選擇,使景物更具“豐富性”和“立體感”。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抒發了自己對言程公園深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素材鏈接】
我們來到了富士山的五合目,從這兒放眼往山下看是一片片云海。空氣如同霧氣一般彌散。陽光在其中雀躍不止,宛若是天界瀉下來的水,使得這里看上去似乎在舉行一場光明的盛典。不過。來到這兒真是實實在在地走進了日本山色的意象之中了,放眼望去,無論視角落在什么地方。都是一片的明亮和遼闊。當你低下頭去時,看到那些透過樹枝篩下來的光斑,你會感覺似乎其中包含著某種明亮的物質:當你把它們捧起來的時候,手里就像捧著那閃耀的圣物一般。我以一個異鄉者的心態在這其中拾取趣味,行走著,奔跑著。我的手指揮動著那透明色的陽光線條。就連影子都混雜在陽光里了。漸漸跳躍,漸漸升華,趨向光的深處。
——林卓宇《記富士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