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福建 福州 350007)
高校圖書館多循環聯動式閱讀推廣實踐探索
——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陳敏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福建 福州 350007)
采用學年周期循環方式,并結合學生成才培養規劃,依托學生社團活動,關聯教學選修計劃等手段推廣閱讀,具有連貫性、實效性、針對性、創意性等諸多益處,因此將能收獲較好的實踐效果和理論意義。
圖書館 閱讀推廣 實踐意義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方式方法已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圍繞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以及推廣與互聯網、閱讀等進行論述,如:黃新在《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意義》中認為,閱讀推廣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具有促進作用;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潮流引領校園文化;能夠提升學生語言文字應用水平,提升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懷;而推廣經典閱讀能夠使中華文明得以傳承、民族精神得以發揚光大。[2]楊國輝就閱讀范圍指出大學生有必要加強對文學、藝術、哲學等有關“生命生成教育”和為人處事書籍的閱讀。[3]徐吉平則探討針對互聯網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利用微信宣傳、推送圖書信息、開展換書活動、舉辦讀書會、書評征文等手段,并指出其中的技巧。[4]以上從意義、內容、創新等方向對閱讀推廣進行論證,對于當前的閱讀推廣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筆者認為在豐富的推廣理論面前,對于實踐而言,可探索更為有針對性的實際操作,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融合。當前,高職院校普遍采用學年制教學計劃,即每年9月開學至第二年暑假為整學年,而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閱讀習慣,利用整個學年周期開展閱讀推廣有連貫性、實效性、科學性、創意性等諸多益處。筆者擬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所推行的學年周期閱讀推廣方案為例,探析高職院校采用學年制周期時間序列的“閱讀推廣時刻在身邊”實踐情況及理論意義。
“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這是李克強總理2015年3月兩會期間答人民網記者提問時的回答。[5]閱讀與生活、學習密不可分,是提高生活、學習質量的有力推動者。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已成常態化,如專門成立閱讀推廣委員會,保質保量組織推廣活動,尤其是近五年來采用學年制閱讀推廣方式取得明顯成效。如2014~2015學年,通過在該學年中以推廣閱讀結合學生成才培養、依托學生社團活動、關聯教學選修計劃等手段,開展系列針對性極強的創新閱讀推廣工作,在師生中取得較好反響,具有較好的實踐效果,如表1所示。
“閱讀推廣是推廣主體、讀者、閱讀資源及推廣媒介等要素在一定時間、空間范圍內設計、組合和配置的結果,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讓閱讀成為人們實現知識分享、提升精神境界、獲得有用信息及愉悅身心的一種渠道”。[6]依此并結合上表閱讀推廣安排情況分析,高職院校的閱讀推廣活動具有連貫性和時效性,其主要實踐方法及意義體現在:
2.1 配合成才規劃,有利于閱讀推廣
學生成才是家長、學校、國家的最大期盼,而其成才過程與求學階段中學校良好的學習氛圍緊密結合,作為未來社會中堅力量的青年一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十分迫切。高職院校使閱讀推廣融入成才規劃目標中,通過閱讀推廣使學生熱愛閱讀,拓展知識,培養能力,對于成才具有決定性影響作用,于是在高職院校中結合學生成才培養過程與創新性地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兩者相輔相成。
2.1.1 多循環式推廣閱讀
學生成才是需要不斷激勵的過程,而如表1所示,從每學年的自始至終都安排有推廣活動,采取循環式使推廣活動持續連貫,從學年初的9月份開學季開始,結合成才規劃,如新生可以結合入學教育、借閱證辦理及圖書館導航等方式加大宣傳,既便于圖書館對新生借閱管理,又使新生對圖書館有進一步了解,為閱讀推廣做好熱身。二、三年級學生則開展閱讀征文比賽、書評點贊活動,通過比賽及活動使學生關注閱讀,保持閱讀熱度。沿著這條主線,中間穿插多種立體化推廣,直到學年末的6月份開展暑假借書宣傳,此時段是全學年暑假閱讀推廣的預備,開啟暑假每位學生借閱5本書行動計劃,讓學生在放假期間既有休閑時間,又保持閱讀狀態。同時這也是學年結尾,有利于圖書館歸納一學年的推廣實踐情況,分析閱讀推廣取得的具體的活動成效,形成嚴謹的閱讀推廣評價,從而不斷修正,以優化新的一學年的推廣方式。

表1 2014~2015學年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安排
2.1.2 正能量表率推廣閱讀
優秀學生干部、獎學金評比等表彰是高職院校一項常規活動,是學生成才培養的階段性效果體現。而品學兼優學生作為一種正能量,向其推薦閱讀更容易被接受,且此類優秀學生本身絕大多數已是閱讀愛好者,推廣效果更是顯而易見,優秀榜樣的作用不容小覷。成才目標的細節不計其數,而按照成才規劃,向優秀學生薦書及利用入團、入黨契機,開展正能量書籍閱讀推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素質教育提升,這是學校最愿意看到的效果。同時,閱讀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和態度的培養也起著極大作用,特別是畢業班學生,通過兩年多在校學習已是“半成品”,有針對性地推薦考證、面試、就業、職場等書刊,既實用又能保持良好閱讀習慣,在今后的實習、工作、生活中是極有益處的。再如利用5月份開展“我最喜愛的三本書”活動,10月份舉行表彰暑假十佳讀者活動,無形中也是一種體現結合成才培養,依靠正能量的推動閱讀。
2.2 融入社團活動,有利于閱讀推廣
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不僅要成為學術交流陣地,也要成為校園多種文化建設的教育陣地。高職院校的社團眾多,且活動常年不斷,而如果把閱讀推廣融入其中,將極大地拓展推廣閱讀的影響力,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2.1 社團校園生活推廣閱讀
利用“書香校園”活動開展閱讀推廣,這是最普遍、最常見的校園社團推廣方式,而高職院校學生精力充沛,且書香校園之類的課外校園生活多彩豐富、層出不窮。作者認為,在全學年使書香校園閱讀推廣與社團校園活動相結合的模式極為貼切,不是“天女散花”推廣,而是“有的放矢”,才能使普通的推廣演變為特色推廣,形成在推廣中延伸發展為由興趣而深入關注,由關注而去閱讀,即在轟轟烈烈的社團校園活動中,細化每個學生社團的推廣職責,在全學年組織開展的各種形式活動中倡導閱讀。如通過書法協會,從該社團書法課外教學入手,兼顧書法愛好者的興趣,推薦館藏經典書法教程或賞析書籍,或優秀書法期刊,尤其是利用書法比賽之類的社團活動,給獲獎者獎勵經典書法書籍或增加書法類書刊借閱數量,由此類推,即注重在各種社團比賽活動中互動,或起始在通告、海報中融入閱讀推廣元素,或制作精美的閱讀推薦背景墻、易拉寶宣傳展示,采取多方位立體化的閱讀推廣方式。據統計,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共有社團17個,而圖書館已利用其中的15個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幾乎在全體師生中形成覆蓋,已滿足多循環創新性推廣的需求。
2.2.2 傳統載體手段推廣閱讀
如表1中所安排的4月份開展書籍漂流活動,其雖然是項傳統推廣手法,但是在學生中依然魅力十足,同時也可利用漂流活動融合微信、微博平臺,通過宣傳使學生了解快餐閱讀與經典閱讀的區別,促進學生更關注經典閱讀、熱愛經典閱讀。當然,最為直接的就是成立讀者協會,其應該是每所高職院校閱讀推廣的最直接對象,也是最為常見的閱讀推廣手段。但這一“萬金油”社團如何取得成效是值得探討的。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采取的是利用開發APP、微信、微博等“線上”手段,邀請教師或學生“閱讀之星”在平臺上發表書評做推薦,利用書評積極引導,在適當時機由協會學生會員自行組織圖書館閱讀講壇,通過讀者協會的小小推動,產生蝴蝶效應,最大限度提升閱讀推廣熱度,同時避免出現淺泛化的閱讀狀態干擾,時刻關注學生閱讀思考。在學年的11月份由讀書協會開展每周兩本必讀書推薦,如此到12月份就有近20本必讀書推薦,幫助讀書協會名副其實地顯現其影響力。接著在寒假到來前,及時組織讀者協會做好寒假借書宣傳,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能有針對性地選擇3本書在寒假期間閱讀,幫助學生度過有意義的假期。
2.3 教學關聯互動,有利于閱讀推廣
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有理論,有實踐,在某種程度上顯現為更側重學生動手能力及興趣的培養,更加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充分發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體驗式規律。因此在閱讀推廣中采取與教學選修關聯互動、以點帶面、由小到大的方式,開發小眾愛好,進而提升推廣閱讀影響力。
2.3.1 專業互補薦書推廣閱讀
高職院校中各專業院系的課程除了公共課以外,各有其特點,內容區別“隔行如隔山”,而隨著知識的應用延伸,以及學生體驗生活熱情的提高,有些課程對于興趣廣泛的學生而言卻富有“外行”的吸引力,由此強化以拓展知識面為目的的閱讀推廣效果,通過各專業學業優秀學生薦書,以及選修課教師推薦,使貼近生活、充滿樂趣的課程吸引更多學生去自我探索學習實踐,例如寵物飼養、蜜餞制作、插花藝術等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選修課程閱讀知識。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是采取積極引導的閱讀推廣策略,即利用動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園林園藝專業的教師、學生進行指導,并向感興趣的其他專業的“愛好者”學生推薦相關書刊,從而促進此類學生對飼養寵物、食品生產、插花技術,乃至禮儀等書籍的延伸閱讀,提升學生各種素質修養。由此達到以點帶面,既實現閱讀推廣目的,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良性循環。據筆者觀察,科普類的跨專業期刊保持較高的閱讀率正源于此。
2.3.2 圍繞思政教育推廣閱讀
思想教育是高職院校教學教育活動的重要一環,而將閱讀推廣作為思想教育一種獨特的方法尤其值得加強。在學生時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于閱讀推廣而言尤為重要。一本好書能改變一個人。閱讀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高尚品德的養成,除了教育者對其產生的“耳濡”,更需自我閱讀的“目染”。健康書刊閱讀推薦恰恰是學生品德自我學習提升的基礎保障和思想武器。同時結合愛國主義、熱門事件、名人效應進行閱讀推廣更是“機不可失”。例如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以及國慶等重大活動期間,開展愛國主義書籍推薦,就是極好的閱讀推薦良機;再如表1中所示的2015年3月份新學期開學后繼續辦好講壇,結合專家講壇,比如請公共教學部教師以分析如何閱讀一本書、大學生的讀書計劃等閱讀技巧、閱讀范圍,采用綜合性、針對性地閱讀推薦,幫助學生有效閱讀,也不失為一種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完美結合的手段。
通過全學年的閱讀推廣所取得的成效,將改變高職院校學生以往對于閱讀推廣碎片化的印象,使學生長期在閱讀推廣的引導和訓練中接受閱讀,熱愛閱讀;使學生擺脫只滿足于淺層次表象觀察與閱讀,形成深層次思考習慣,增強其邏輯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帶動學生能力培養,完善成才規劃;促進社團活動提高品質。同時,更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品德等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采取學年制閱讀推廣策略有良好的實踐意義。教育學家、閱讀推廣人朱永新教授曾在積極倡導全民閱讀中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它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1]隨著對學生閱讀心理、目的、能力的深入探析,形成有效閱讀推廣機制,加上多循環式的推動活動實踐,高職院校的閱讀推廣活動必將讓閱讀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1]李克強寄語廈大學子:既要讀時新書籍也要讀經典著作[EB/OL].中國新聞網.[2015-04-23].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50423/19573657.htm l.
[2]黃新.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意義[J].包鋼科技,2015(4):96-98.
[3]楊國輝.大學生需要什么樣的閱讀推廣[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75-76.
[4]徐吉平.基于微信的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5(5):102-104.
[5]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全文實錄[EB/OL].人民網.[2015-03-15].http://bj.people.com.cn/n/2015/0315/c233 086-24162042-8.htm l.
[6]劉小娜.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探究[J].圖書館研究,2014(1):56—59.
[7]朱永新:領導人要做全民閱讀的表率[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2013-02-24].http://www.jyb.cn/book/dssx/201302/t20130224_528831.htm l.
陳 敏 女,1978年生。本科學歷,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
G252.1
2016-05-12;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