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卓, 苑校園
(大峘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1112)
?
噴射器在套筒窯上的應用①
朱卓, 苑校園
(大峘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211112)
介紹了環(huán)形套筒窯的熱風系統(tǒng),以及噴射器在套筒窯的設計和應用。
套筒窯; 噴射器效率; 驅動風; 循環(huán)氣體
石灰石在套筒窯內煅燒,通常情況下是逆流煅燒和并流煅燒同時進行。并流煅燒是環(huán)形套筒窯煅燒工藝最顯著的特點,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套筒窯具有能耗低的優(yōu)勢,經噴射器的驅動風實現(xiàn)窯內熱風的循環(huán)過程。經由換熱器預熱的驅動風進入驅動風管后再分配到噴射器,作為噴射器的動力氣體。并流帶高溫氣體和預熱石灰的冷卻空氣混合后成為了循環(huán)氣體,循環(huán)氣體溫度一般控制在850 ℃左右。循環(huán)氣體是通過噴射器產生的作用力帶動循環(huán)。
環(huán)形套筒窯自德國貝肯巴赫在20世紀60年代研究成功以來,不斷的經歷著改進;與傳統(tǒng)窯型相比,環(huán)形套筒窯因其合理的煅燒工藝,生產出的石灰具有活性度高的特點。由于換熱器和循環(huán)氣體的利用,環(huán)形套筒窯另一顯著特點就是節(jié)能。循環(huán)氣體的控制是整個煅燒工藝的關鍵,操作中通過檢測循環(huán)氣體的溫度來控制整個窯的煅燒狀況。
如圖1所示,內套筒內循環(huán)氣體經回流通道與噴射器連通,循環(huán)氣體的溫度控制在840~920 ℃。驅動風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參考實際生產經驗,壓力一般控制在40 kPa左右)經換熱器預熱后(溫度達到450 ℃左右),從噴射管的噴嘴口高速向下流動,同時在噴射管內小范圍區(qū)域內形成負壓,循環(huán)風不斷地回流到噴射器內,沿徑向進入下燃燒室。到達燃燒室內的氣體與燃氣燃燒后,分兩部分進入窯體:一部分由于廢氣風機的抽吸向上流動;另一部分向下流動,與石灰冷卻空氣混合,再進人內套筒內部。為通過設定和保持循環(huán)氣體的溫度來控制石灰的質量,可以通過調節(jié)下燃燒室的溫度來使循環(huán)氣體的溫度保持在要求值上。
圖1 套筒窯與噴射器工作原理圖
2.1噴射器結構設計
循環(huán)氣體是通過噴射器產生的作用力帶動循環(huán),因此噴射器的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煅燒效果。以能力600 t/d的套筒窯的噴射器為例,對其結構進行簡述。如圖2所示,套筒窯噴射器由噴嘴段,收縮段,混合段,擴散段組成。引射原理是驅動風以一定的壓力從噴嘴射出,使收縮管周圍產生負壓,從而把需引射的循環(huán)氣體吸入。兩種氣體在混合管內完全混合,再進入擴散管。混合后的氣體在擴散管中速度降低,壓力增加,再進入到應用系統(tǒng)。該結構中,噴嘴到混合段入口的距離L,收縮角α,擴散角β是影響噴嘴效率的幾個重要參數。其中,如果距離L太小,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長度引射循環(huán)氣體,容易造成噴射器的堵塞,但距離太大會產生循環(huán)氣體的回流現(xiàn)象,影響窯內的溫度;一般取L=(0.5~1.5)Dm(Dm為混合段的管徑)。為減小氣體進入到收縮段的阻力,一般將收縮段做成流線型或者錐形,通常為便于制作,將其做成圓錐形管,收縮角α一般取25~45°。混合段的作用是使混合氣體在進入擴散段前的速度場,溫度場,濃度場,壓力場等分布均勻,一般都將混合段做成圓柱形。擴散段用于降低混合氣體流速,增加出口壓力,一般做成圓錐形,擴散角β一般取6~15°。
圖2 噴射器結構簡圖
2.2噴射器的效率提高
式中A為噴射器結構的特性參數,A=1+ζ2+ζ3(ζ2為混合段的阻力系數,ζ3為擴散段的阻力系數),f為收縮段和擴散段的截面積之比,n為被噴射介質與噴射介質的重量之比,γ為被噴射介質與噴射介質的重度之比。
圖3 噴射效率與噴射重量比關系圖
由圖3可知,在η的最大值附近,當n值有所變化時,效率的降低并不明顯。一般情況下,希望采用較大的n值以減少噴射介質的耗量,從而使整個噴射系統(tǒng)緊湊合理,例如當將所得最佳n值放大50%時,代入計算后結果引起效率的降低僅為最高效率的3%左右,因此很多情況下,不能單純追求噴射效率最高,要視具體情況來確定最合理的n值。
2.3噴射器日常維護方法
在噴射器側邊設有1個吹掃孔,建議使用1個星期左右打開1次,用壓縮空氣清理噴射管和循環(huán)氣體通道的灰塵。 當驅動風和循環(huán)氣流量降低時,通常是在噴射管管口處粘結灰塵,應及時加以清除。如果噴射器或循環(huán)氣體管中有積灰,造成混合氣體偏心,清除灰塵后,要重新安裝噴射管。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降低套筒窯的熱耗,提高石灰產品的質量,噴射器的結構設計和日常維護都起了關鍵的作用。
[1]初建民, 高士林 冶金石灰生產技術手冊 [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09.
[2]郭漢杰.活性石灰生產理論與工藝[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4.
[3]候凌云.噴嘴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1.
2016-05-29
朱卓(1979—),男,工程師。電話:(025)51198723;E-mail:zhuzhuo@mountop.com.cn
TQ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