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景安華, 楊啟峰, 高學芹
(1.山東省曹縣氣象局,山東曹縣 274400;2.山東省菏澤市氣象局,山東菏澤 274000;2.山東省壽光市氣象局,山東壽光 262700)
?
1966~2015年山東曹縣氣溫變化特征分析
王秀麗1, 景安華2, 楊啟峰1, 高學芹3
(1.山東省曹縣氣象局,山東曹縣 274400;2.山東省菏澤市氣象局,山東菏澤 274000;2.山東省壽光市氣象局,山東壽光 262700)
利用1966~2015年曹縣氣溫觀測資料,采用線性回歸分析、線性傾向估計、M-K檢驗、Morlet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曹縣氣溫變化趨勢、周期變化、突變和異常年份。結果表明,近50 a曹縣年平均氣溫呈明顯的增溫趨勢,增溫率為0.20 ℃/10 a;四季中冬季增溫趨勢最為顯著,夏季略有下降;50 a來各月平均氣溫均呈增溫趨勢;平均最低、最高氣溫均呈上升趨勢,曹縣增溫主要表現于冬季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升高。1991年為曹縣年平均氣溫增暖的突變起始年,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前氣溫是一個偏低的時期,而其后是一個偏高的時期。曹縣平均氣溫以異常偏低年份居多。
氣溫;變化特征;突變檢驗;異常年份
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各國科學家及政府部門對全球增暖可能引起的環境和生態變化給予了極大關注[1-5]。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的氣候近百年來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氣候變化有其地域性,各個地區的增溫速率是不同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指出,近50 a我國年平均氣溫增加1.1 ℃,增幅為0.22 ℃/10 a,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溫速率,冬季和春季增溫最明顯,夏季增溫不明顯[6]。廉麗姝等[7]研究表明山東省年和四季平均氣溫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年平均氣溫增溫率為0.24 ℃/10 a,溫度變化會對生態環境和工農業生產均產生影響,制約著社會經濟發展。曹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大縣,屬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筆者利用曹縣1966~2015年的氣溫觀測資料,運用線性傾向估計、Morlet子波分析、累計距平、M-K檢驗等方法,對近50 a曹縣氣溫變化特征進行分析,找出曹縣的溫度變化規律,為合理利用曹縣氣候資料、指導當地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1.1資料選取選用曹縣氣象觀測站1966~2015年逐年平均氣溫、平均最低氣溫、平均最高氣溫資料。計算距平用的平均值是1966~2015年的累年平均。四季劃分標準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
1.2分析方法利用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方法進行氣候傾向率和變化過程分析;利用Morlet子波分析進行周期變化分析;以距平大于標準差的2倍作為氣溫異常判別標準[8];利用Mann-Kendal法進行氣溫突變點檢驗[9]。
2.1變化趨勢分析
2.1.1平均氣溫變化。
2.1.1.1年變化。近50 a曹縣年平均氣溫14.1 ℃,年極端最高氣溫40.9 ℃,出現在2002年7月15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7.6 ℃,出現在1990年2月1日。從圖1可以看出,1966~2015年曹縣年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線性傾向率為0.20 ℃/10 a,比山東省年平均氣溫傾向率(0.24 ℃/10 a)[4]低,近50 a來曹縣年平均氣溫升高約1.7 ℃。
2.1.1.2季變化。近50 a來曹縣各季的平均氣溫變化趨勢不同,夏季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略有下降(-0.07 ℃/10 a),其余各季節均呈上升趨勢,冬季氣溫增溫趨勢最明顯,變化率為0.41 ℃/10 a,其次為春季、秋季,變化率分別為0.24、0.21 ℃/10a,表明曹縣增溫得益于冬季氣溫的升高。春季平均氣溫最高年出現在2014年,為16.4 ℃,最低年出現在1991年,為12.5 ℃;夏季平均氣溫最高年出現在1966年,為28.1 ℃,最低年出現在2004年,為24.9 ℃;秋季平均氣溫最高年出現在1998年,為16.9 ℃,最低年出現在1981年,為13.1 ℃;冬季平均氣溫最高年出現在2002年,為3.5 ℃,最低年出現在1969年,為-2.3 ℃。
2.1.1.3月變化。從表1可以看出,1966~2015年曹縣月平均氣溫7月最高,為27.0 ℃;月平均氣溫1月最低,為-0.5 ℃。1~12月平均氣溫均呈增溫趨勢,增溫速率最高的是2月(0.62 ℃/10 a),其次為3月(0.61 ℃/10 a),增溫速率最低的是5月(0.02 ℃/10 a),其次為7月(0.03 ℃/10 a)。

圖1 1966~2015年曹縣年平均氣溫變化Fig.1 The change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
Table 1The change of monthly temperature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

月份Month平均氣溫Averagetemperature均值Mean℃傾向率Tendencyrate∥℃/10a最高氣溫Maximumtemperature℃最低氣溫Minimumtemperature℃1-0.50.313.0-3.422.40.626.8-3.538.00.6111.85.1414.90.1416.912.3520.60.0223.418.5625.60.1227.623.7727.00.0328.725.2825.80.1328.624.2920.90.1423.518.91015.20.3218.112.9117.60.1810.34.1121.30.293.8-2.4
2.1.2平均最低、最高氣溫變化。從圖2可以看出,近50 a來曹縣年平均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均呈上升趨勢,而年平均最低氣溫線性傾向率達0.33 ℃/10 a,遠高于年平均最高氣溫線性傾向率(0.09 ℃/10 a)。四季變化趨勢來看,夏季平均氣溫略有下降(平均最高氣溫-0.17 ℃/10 a、平均最低氣溫-0.01 ℃/10 a),其余各季節均呈上升趨勢。升溫最顯著的是冬季(平均最高氣溫0.31 ℃/10 a、平均最低氣溫0.45 ℃/10 a),其次是春季(平均最高氣溫0.14 ℃/10 a、平均最低氣溫0.37 ℃/10 a)、秋季(平均最高氣溫0.10 ℃/10 a、平均最低氣溫0.36 ℃/10 a),可見平均最低、最高氣溫的變化趨勢與曹縣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一致,表明曹縣的增溫主要得益于最低氣溫的升高。

圖2 1966~2015年曹縣平均最高、最低氣溫變化Fig.2 The change of averag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

圖3 1966~2015年曹縣年平均氣溫Morlet子波分析Fig.3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

圖4 1966~2015年曹縣年平均氣溫M-K檢驗Fig.4 M-K test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
2.2變化周期分析從圖3可看出,近50 a來曹縣年平均氣溫變化周期中較明顯的是5、15 a左右的周期變化時間尺度且具有全域性。在5 a左右的周期變化時間尺度里,1969、1988和2009年前后各對應一個變冷期;1978和1998年前后各對應一個增暖期。由此可見,2015年及以后的5 a里處于一個增暖期,但將逐漸由增暖向變冷轉變的時期。在15 a左右的周期變化時間尺度里,1978和2003年前后分別對應變冷期和增暖期,可見,2015年及以后的15 a里將逐漸由增暖期向變冷期轉變。20世紀90年代初期是一個轉折點,從曹縣年平均氣溫距平值的歷史變化規律來看,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前氣溫是一個偏低的時期,而其后是一個偏高的時期。 2.3氣溫突變分析由圖4可見,UF和UB曲線于1991年處相交,且通過α=0.05的顯著水平檢驗,可以確定1991年
為曹縣年平均氣溫增暖的突變起始年。將突變前后的平均氣溫分2個階段:1966~1990年平均氣溫為8.9 ℃,1992~2015年平均氣溫為9.9 ℃,突變前后平均氣溫相差1.0 ℃。曹縣平均氣溫自1991年始出現了突發性增溫,進入了一個相對偏暖的氣候態,這與全球性的氣候變暖是相呼應的[1]。
2.4異常分析經分析,1966~2015年曹縣平均氣溫以異常偏低年份居多,氣溫異常現象主要發生在秋季,秋季以氣溫異常偏高居多,其中2006年該季異常偏高。
(1)1966~2015年曹縣年平均氣溫呈明顯的增溫趨勢,增溫率為0.20 ℃/10 a;四季中冬季增溫趨勢最為顯著,達0.41 ℃/10 a,夏季略有下降,僅為-0.07 ℃/10 a。50 a來各月平均氣溫均呈增溫趨勢,增溫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2、3、10月;平均最低、最高氣溫均呈上升趨勢,平均最低的增溫率遠高于平均最高的增溫率。可見,曹縣增溫主要表現于冬季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升高。
(2)Morlet子波分析表明,20世紀90年代初期是一個轉折點,從曹縣年平均氣溫距平值的歷史變化規律來看,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前氣溫是一個偏低的時期,而其后是一
個偏高的時期。應用Mann-Kendall方法檢驗,確定1991年為曹縣年平均氣溫增暖的突變起始年。
(3)從氣候異常分析可看出,曹縣平均氣溫以異常偏低年份居多。
(4)曹縣氣溫的顯著升高與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密切相關,可以看作是對全球和我國氣候變暖的一種響應,冬季對氣候變暖貢獻最大,氣候變暖在最低溫度上表現更加明顯。
[1] 王紹武.近百年我國及全球氣溫變化趨勢[J].氣象,1990,16(2):12-15.
[2] 葉篤正,黃榮輝.黃河長江流域旱澇規律和成因研究[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87.
[3] 秦大河,陳振林,羅勇,等.氣候變化科學的最新認知[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2):63-73.
[4] 周連童,黃榮輝.我國夏季降水的年代際變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J].氣候與環境研究,2003,8(3):275-289.
[5] 丁麗佳.潮州農業氣候變化特征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和對策[J].氣象科技,2009,37(2):190-195.
[6] 丁一匯,任國玉,石廣玉,等.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I):中國氣候變化的歷史和未來趨勢[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6,2(1):3-7.
[7] 廉麗姝,李為華,朱平盛.山東省近40年氣候變化特征[J].氣象科技,2006,34(1):57-61.
[8] 胡軍,杜軍,邊多,等.西藏地溫的年際變化和年代際變化[J].地理學報,2007,62(9):925-934.
[9] 魏鳳英.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M].北京: 氣象出版社,2007:5.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aoxian,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1966-2015
WANG Xiu-li1,JING An-hua2,YANG Qi-feng1et al
(1.Caox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Caoxian,Shandong 274400; 2.Heze Meteorological Bureau,Heze,Shandong 274000)
By using temperature observation data in Caoxian during 1966-2015,adopt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linear tendency estimation,M-K test,Morlet wavelet analysis,temperature variation trend,periodic change,mutation and abnormal years in Caoxian in recent 50 year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 in Caoxian in recent 50 years,with warming rate of 0.20 ℃/10 a; in the whole year,winter warming trend was most significant,summer was slightly decrease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each month showed a warming trend in recent 50 years; the average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showed an upward trend,and warming in Caoxian wa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winter temperature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1991,in the late 1980s,the temperature was a low period,and the later period was a high one.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aoxian was mostly in abnormal low year.
Temperatur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Mutation test; Abnormal year
王秀麗(1978- ),女,山東安丘人,工程師,從事綜合氣象觀測研究。
2016-04-08
S 161.2+2
A
0517-6611(2016)18-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