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華,姚輝勇
(1.濟寧市水利工程施工公司,山東 濟寧 272100;2.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寧 250001)
土工織物在堤防及渠道工程中的應用
周福華1,姚輝勇2
(1.濟寧市水利工程施工公司,山東濟寧272100;2.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濟寧250001)
結合南水北調柳長河渠道防滲、西葦水庫主壩加固等工程,對土工織物的防滲、加固作用進行分析,提出了土工織物材料的施工工序,并對土工織物的防滲加固效果進行了分析,為類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鑒。
南水北調;土工織物;渠道防滲;主壩加筋土
土工合成材料功能較多,可用于過濾、排水、隔離、加強、抗拉、防護、防滲等。在水利工程中也有較多的應用,針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對防滲的要求,研究土工合成材料防滲特性及其工程中應用具體問題,結合南水北調柳長河施工現場以及西葦水庫主壩加筋土施工技術,分析了土工織物在水利工程防滲、加固中的主要作用,闡明了其應用設計理念及施工技術,對加快新型土工材料的推廣應用,對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土工織物作為防滲材料,具有防滲效果良好,自重輕,施工簡單,造價低,方便運輸的優點。在水利工程中主要應用于堤壩的防滲斜墻或心墻,透水地基上堤壩的水平防滲鋪蓋和垂直防滲墻,各種壩體的防滲體、渠道的襯砌防滲、隧道和堤壩內埋管的防滲和施工圍堰的防滲。土工織物容易因日光紫外線照射而降解或破壞,故在儲存、運輸和施工等各個環節,必須時時注意封蓋遮陽,特別是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縮短其外露時間,原則上應隨鋪隨用土覆蓋。
2.1工程概況
1)南水北調柳長河工程概況。柳長河位于東平湖新湖區的西部,是東平湖新湖區排水、灌溉的一條重要河道。柳長河輸水結合航運工程開挖整平后首先鋪設聚苯乙烯保溫板,再鋪設復合土工膜,最后澆注混凝土板。聚苯乙烯保溫板鋪設厚度為3 cm;復合土工膜采用一布一膜,布采用300 g/m2;防滲膜采用聚乙烯(PE)膜,厚度0.3 mm;現澆混凝土板平面尺寸為300 cm×300 cm,板厚15 cm,采用C25混凝土,抗滲等級采用W6,抗凍等級采用F150。該項目土工織物涉及到土工膜渠道防滲。
2)西葦水庫主壩加固工程概況。西葦水庫位于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白馬河支流大沙河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及漁副業生產的大(2)型水庫。工程主要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洞、水庫管理設施等組成。大壩全長6 010 m,壩頂寬度6.0 m,壩頂高程111.82 m。在主壩加固壩頂碾壓中采用土工格柵加筋壩肩。
2.2土工織物的選擇
土工織物除滿足強度高、密度大外,還要滿足:
1)擋土準則。為了避免顆粒從土工織物的孔隙中流失,發生流土和管涌現象,要求土工織物的等效孔徑小于土料的特征粒徑。
2)滲透性準則。為了使滲透水流更加流暢,需要保證土工織物的滲透系數不小于被保護土料的25倍。
3)強度準則。土工織物必須具備一定的抗拉強度、斷裂強度、延伸率和CBR頂破強度。通常用單位重量、厚度、均勻性等物理性能,來反映土工織物的綜合指標。
2.3土工織物加筋層布置
1)總加筋力確定。確定原滑動面所需的總加筋力Ts,按下式計算:

式中:Ts為單位坡長需要的總加筋力,kN/m,作用于H/3處;Fsr為工程處理后所要求的安全系數,取1.3;Fsu為工程處理前壩坡的安全系數,取0.91;Md為滑動圓心的滑動力矩之和,kN/m;D為加筋力Ts的力臂,m,此處D=R。代入有關數據,計算得Ts=129.6 kN/m。
2)加筋力分配。為了使施工后的土工織物均勻受力,沿高度將總加筋力Ts劃分為底區、中區、頂區3區,底區Tz1=Ts/2;中區Tz2=Ts/3;頂區Tz3=Ts/ 6。代入有關數據得:Tz1=64.8 kN/m;Tz2=43.2 kN/m;Tz3=21.6 kN/m。
3)土工織物間距和層數確定。要確定各區所要加筋的層數和間距,需要以各區土工織物所要承受的拉力為依據。經計算,底區層數為3.43層,取4層;中區層數為2.3層,取4層;頂區層數為1.15層,取2層。由此得到底區間距為0.5 m,中區間距為1.0 m,頂區間距為2.0 m,土工織物加筋層共10層。
4)其他措施。為了達到抗拔需求,在土工織物的錨固段需要設置直角錨,一般斷面尺寸設置為0.4 m×0.4 m。
鋪設后的土工織物,每一層土工織物的圓弧形表面是新老邊坡土之間的接觸面。因為新老邊坡土之間的變形差異,會使接觸面上的c、φ值顯著降低,甚至接近于零,形成新的最危險滑動面。為了避免壩體表面的滑動,在每一層土工織物的錨坑中設置由新鮮松木制成的錨樁,直徑15~20 cm,長2.5~3 m,間距2 m,上面預留0.5~1.0 mm新填土塊,以便能量轉移到壩體深層。
為了提高滑坡體內的總體水平抗滑性能,在擋墻內、外分別設置直徑20 cm,長5.5~6.5 m的二排抗滑樁,打入所有地基巖(土)體中。
2.4施工工序
1)施工工序流程。清理基建面→人工鋪設土工織物→搭接、綁扎、固定→攤鋪上層壩基土→碾壓→檢測。
2)基底處理。精確放出壩基邊坡線,為了保證壩基寬度,每側各加寬0.5 m,清除基底以及打抗滑樁分區開挖到滑體底部邊界后,在鋪設墊層之前將其基底整平并清除雜物,把晾曬好的基底土進行整平后用振動壓路機靜壓2遍,再用震壓4遍,不平整的地方人工配合整平。
3)鋪設土工織物。鋪設土工織物底面應平整、密實,一般應平鋪,拉直,不得重疊,不得卷曲,扭結,相鄰兩幅搭接約20~30 cm,并沿壩基橫向對土工織物搭接部分每隔1 m用8號鐵絲進行穿插連接,每隔1.5~2 m用U型釘固定于底面。
4)鋪土以及夯實。鋪設好土工織物后,開始鋪設30 cm左右砂礫料,把砂礫料運至壩基一側,由推土機或裝載機向前趕推,禁止兩側向中間填筑和推進,禁止機械碾壓未填筑砂礫料的土工織物,保證土工織物平整。
5)錨固及翻卷織物。整平坡面,首先使填土達到設計要求鋪土厚度,在進行鋪土時將預留在坡面外的土工織物錨固于其中,沿坡面向上拉平。在坡面織物上鋪設保護層,進行邊坡防護,每次測量出鋪設的邊線,每側保證邊坡修整后土工織物埋入邊坡內,避免破壞土工織物。
在土工織物解決堤壩防滲工程中,土工織物材質和表面防護是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土工織物的堤壩加固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清基及打抗滑樁、鋪設織物、鋪土及夯實、翻卷及錨固織物,通過對堤壩加固進行土工織物的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取得了較好的堤壩加固效果,對類似的水利工程防滲加固施工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土工織物等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應用目前處于探索階段,仍需要更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1]蘇少麗.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擋墻在河涌整治中的應用[J].廣東水利水電,2013,(07):81-84.
[2]蔣學行,李翠玲,李曉紅,呂軍.南水北調中線干渠復合土工膜防滲施工接縫問題[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1,09 (06)∶16-18.
(責任編輯遲明春)
TV543
B
1009-6159(2016)-08-0029-02
2015-12-31
周福華(1976—),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