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朱修晴:從灰姑娘到“女王”
文_本刊記者

世界環球夫人雙冠軍朱修晴
“滾滾紅塵,有各種絕望,也有各種驚喜,走過去,就能看到柳暗花明。用力活著,用力愛著,這是我們給生命最好的回應。”一個清晨,朱修晴寫下了這段感悟,將它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而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這段話其實正是朱修晴的人生寫照。
今天的朱修晴,既是眾人眼里的成功企業家,又是頭戴王冠的世界環球夫人雙冠軍,更是廣大女性爭相學習的榜樣。然而,一個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農村女孩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其背后付出的艱辛又豈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朱修晴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即使已經被生活逼到了絕境,她仍然沒有絕望,而是奮起反擊,并且憑借堅忍不拔的毅力,最終熬過了那段苦難時光,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生命精彩。
回首往事,她說:“種子從來不知道自己會成為一朵花,它只是敞開自己,破殼而出,接受大地的滋養,接受風雨的洗禮,接受太陽的照耀。在蛻變為花朵的那一天,它芬芳了這個世界。”而如今,已經長成為“花朵”的她,正開得美妙艷麗,給越來越多的人送去了愛與芬芳……
每一個成功者都是從困境中被歷練打磨出來的,成功與失敗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你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是否還能保持當初那股對夢想的堅持和不懈追求的銳勁?
對于一個女孩來說,18歲可謂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花樣年紀,她們大人般的臉上還帶著一點稚氣,對人生滿懷期待與憧憬。然而,朱修晴的18歲卻是灰色的,那一年,她的父親不幸被檢查出罹患了肝癌,這對于一個有著5個孩子的農村家庭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在兄弟姐妹中,朱修晴聰明、乖巧,父親一直對她寄予厚望,在臨終前,父親把女兒修晴叫到了身邊,囑咐她要為母親分憂,照顧好年幼的弟弟,臨終前,父親緊緊握她的手,說:爸爸對不起你們,沒能養育你們長大成人,但女孩未來的成長路上,會更難些,但不管遇到怎樣的困境,永遠別忘了要“自尊、自愛、自力、自強”。說完,父親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在未來的成長路上,父親留給女兒這人生重要的八個字——“自尊、自愛、自力、自強”一直激勵著朱修晴積極向上、勇敢向前,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也絕不退縮。
父親去世后,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極度的貧困之中,這個時候,朱修晴面臨著人生當中第一次艱難的選擇——是繼續上學,還是放棄學業,找份工作賺錢養家?朱修晴既不想給媽媽添加任何負擔,又不想辜負爸爸的愛與期望,最終,她決定一邊打工一邊讀書。她進了一所成人大學修讀法律,同時也做兼職,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
那段半工半讀的日子雖然辛苦,卻也充實,如果劇情就一直照此發展下去,朱修晴也許會順順利利地完成學業,拿到律師資格證,成為一名律師。不可否認,律師稱得上是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收入不低,受人尊重。然而,朱修晴卻想得更多,那個時候,家里的經濟狀況已是捉襟見肘,即使她能順利當上律師,以當時的普遍行情來看,她的收入也不足以緩解家里的經濟壓力。思慮再三,為了改變自己與家庭的經濟現況,朱修晴毅然決定自己創業,做服裝貿易。那一年,她年僅22歲。她的創業計劃獲得了親人的支持,親人們借給她5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帶著這筆錢,朱修晴只身前往寧波,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然而,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舉步維艱,雄心勃勃的朱修晴一到寧波就遇到了第一個難題:她不會說當地的語言,這使得她無法快速而順利地與顧客進行溝通。而商場如戰場,她的競爭對手卻是個個能說會道,經驗豐富。她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把生意做成功,而自己卻是真正的慘淡經營,最初3個月,幾乎沒有什么成交額。
“那個時候年紀小,性格內向靦腆,又是從農村來到城市,也沒有受過太多歷練,就是一個羞澀懵懂的女孩,拿什么跟別人去競爭?”朱修晴回憶說。如此艱難的開局,是她始料未及的,但是她沒有退路,這道坎她必須邁過去,那個時候一沮喪時,她就不斷對自己說,“朱修晴,你輸不起。這是你借來的錢,如果你失敗了,你拿什么去還?”為了扭轉局面,她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語言障礙,學說當地話。“不敢開口,你也要逼自己開口,因為沒有成交,你的房租、生存都成了問題,更如何能幫助家人生活得更好?”
同時,她購買了大量關于市場營銷方面的書籍,一有時間就讀幾頁。那個時候的商家都還不太會做活動促銷,而朱修晴通過自己學習的營銷知識,率先通過有效的促銷方法。真誠用心的服務態度吸引打動了大批忠實的顧客,漸漸地,她成了當地遠近聞名最年輕漂亮的老板娘。她的辛苦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創業第二年,她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不但改變了家人的生活現狀,更成為同齡人學習羨慕的榜樣!
如今再聊起這段經歷,朱修晴依然感慨萬千,而她借此經歷想和大家分享的心得是:人生從來沒有一帆風順,更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個成功者都是從困境中被歷練打磨出來的。成功與失敗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你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是否還能保持當初那股對夢想的堅持和不懈追求的銳勁?
修晴不僅是自己在做慈善,更主要的是引領陪同著環球夫人這一群非常優秀友愛的女性們,共同走進了福利院、走進孤兒院。
在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朱修晴的事業逐漸壯大起來,她涉足多個行業,均取得了不菲成績。事業成功的朱修晴,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希望去回饋社會。但她發現,即使事業很成功了,個人的力量仍舊是微不足道的,能夠為社會做的事情其實非常有限。于是她開始思考如何提高個人的影響力,去攜手聯合更多的人,一起來為社會做點事情。
2013年,環球夫人大賽首次來到中國,終于為朱修晴提供了一個突破自我實現夢想的契機。環球夫人大賽是由美國慈善組織WIN基金發起的全球性已婚女性選美賽事,大賽于1996年發起后,在西方社會極具影響力,得到了希拉里、施瓦辛格、普京與梅德韋杰夫等政要的大力支持和認可。第17屆首次落戶中國,在中國深圳舉辦,也受到了深圳市領導的高度重視。
隨著全球賽事在中國賽區的成功開辦,眾多國內外慈善公益機構也紛紛加入,大賽不僅要選撥美麗夫人,更注重傳遞女性真善美的正能量,大賽另一個主題是通過活動的開展來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在全社會掀起一股大愛風潮——關心婦女權益,積極組織社會公益活動,為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帶去幫助和關愛。可以說,環球夫人大賽的宗旨與朱修晴的夢想理念不謀而合,她希望通過這個舞臺得到成長和改變,進而去引領更多女性得到成長。因為這份責任感,朱修晴選擇站上了環球夫人大賽的舞臺。
2013年10月18日晚,第17屆環球夫人大賽中國區總決賽在深圳寶立方博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賽區的31位已婚魅力夫人同臺競艷,最終,朱修晴憑借自己的智慧、美貌、品德等綜合素質從眾優秀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大賽評委及全場觀眾的一致高度認可,榮獲了環球夫人大賽來到中國的首屆總冠軍。代表祖國手持五星紅旗走上了世界夢想的舞臺。

朱修晴榮獲“環球夫人”雙冠軍
在世界的舞臺上,修晴所展現出來的智慧與氣質,深度契合環球夫人大賽“美麗、智慧、愛心、慈善、成功”的主題,最終在環球夫人大賽的全球總決賽中,她同樣艷壓群芳,被世界認可榮評為“全球最優雅魅力的冠軍夫人”!成為環球夫人大賽落戶中國后的首位雙料冠軍夫人。
而對于朱修晴來說,拿到這頂彌足珍貴與榮耀的王冠,并不是一個賽事的結束,而是人生另一個全新的開始,因這頂王冠帶給她的不僅僅是榮譽,更多的是社會責任和使命。朱修晴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價值,從而去影響幫助更多的人。對自己的人生,修晴總結了必須要用心去做到的十八個字,她說:“對自己,我一直用這九個字來要求自己,‘被認可、被需要、被尊重’;而對社會,我真正想做到的是另外九個字:‘分享愛、凝聚愛、傳遞愛’。”這兩年來,修晴不僅是自己在做慈善,更主要的是引領陪同著環球夫人這一群非常優秀友愛的女性,共同走進了福利院、走進孤兒院。
在朱修晴看來,福利院里的老人和孩子是最需要社會伸出援手的,但是她發現,有些企業家雖然賺了很多錢,但對公益慈善卻并不十分熱心,原因是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沖淡了他們的善良,他們怕捐的錢不能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的手中。但朱修晴認為,真正的愛,不是說你捐一點錢就完事了,而是能抽空身體力行地去做,去走進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社會的關心。“如果我們能像老人的女兒、孩子的媽媽一樣,到他們身邊去,去給他們喂一口飯、梳一次頭發,會比你捐點錢就漠不關心了要更有意義。這兩年,環球夫人這個團隊也一直是這么做的。”朱修晴分享說。

環球夫人共同走進希望小學
朱修晴的看法一如往常,榮譽既是壓力,更是責任。
如今的朱修晴,早已經完成了從灰姑娘到“女王”的華麗蝶變,在以男性居多的企業家群體中,她身為女性,卻絲毫不輸給男性,她不僅把自己的企業辦得風生水起,還擔任了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形象大使、國際大中華經貿促進會名譽會長兼首席形象愛心大使、中華兒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兼首席形象大使、中國產業聯盟名譽主席等。
而對于這些榮譽,朱修晴的看法一如往常:榮譽既是壓力,更是責任。她能被榮邀擔任眾企業家協會的形象大使,是大家對她品德綜合素養的認可尊重,她也希望能凝聚眾企業家們的力量,幫助企業更好地發展,進而為社會去做更大的貢獻。她說:“國富民強,民強的前提應是企業家要強,唯有企業家們強大了,才能夠創造新的就業,拉動經濟發展,從而促使國家能更加繁榮富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那么,企業家如何才能做強?首先當然是與企業家自身的能力素質是分不開的,但同時,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同樣重要。在一個好的環境里,企業發展可以事半功倍;反之,一個差的環境卻能使企業發展舉步維艱。而決定環境好壞的往往是當地的政府部門,辦企業往往免不了要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如果政府官員做不到清正廉潔、秉公辦事,甚至對企業百般刁難、吃拿卡要,可以想象,企業要良好發展與生存是何其艱難!
“不是每個企業家都喜歡去行賄的,很多企業家對貪腐官員往往都是深惡痛絕的,但是我知道,有的時候,一些企業家卻不得不去行賄。”朱修晴分享說。有的企業找政府辦事,如果沒有行賄,結果政府就可能拖著不給辦,給企業造成不少額外的損失;還有的時候,辦同樣一件事情,你如果不行賄,但你的競爭對手卻行賄了,那你就可能處于劣勢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家就可能被逼著去給貪官送錢,但這并不是他們的本意。
朱修晴認為,現在市場上充斥著那么多劣質產品,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官場存在腐敗分子,如果每個官員都能做到公正公平,大家都能公平競爭,沒有走后門搞特殊,那么,就必須是NO.1的產品才能通過檢驗,進入市場。唯有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一方面,企業能夠獲得長久的生命力,發展壯大,另一方面,民眾也能買到合格的放心產品,真正實現企業與全民的共同受益。
朱修晴的這些理念也與本刊不謀而合,因此,本刊誠摯地邀請她擔任首席形象文化大使,朱修晴也深感責任之大,她說:“以往我只是要求自己的企業不行賄,如今要去帶動更多的企業不行賄,這是新的挑戰,也是新的使命。”
現在,一個好的現象是,十八大后,執政黨反腐力度空前,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各個基層組織,官場的風氣已經慢慢有所好轉了,對此,朱修晴也很欣喜:“我們作為企業家,也應該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達成一種共識,攜起手來,拒絕行賄,抵御不良風氣。我們憑著良心去做人、做事、做企業,把行賄的錢用來購買設備、招攬人才、發展創新與回饋社會,這樣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