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津
小說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通過故事情節構成、環境描寫、人物形象塑造來表現主題思想,反映社會生活。在中學階段,由于受考試時間、試卷長度等的限制,短小精悍、立意新穎的小小說閱讀更為常見。閱讀小小說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故事情節。常見的題型有:(1)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言)概括小小說的故事情節。(2)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寫出。(3)指出這篇小小說的高潮部分。解題方法是:一讀二理三揣摩,并在此基礎上弄清文章結構及其特點、人物及其關系、事件及其意義、敘述情節的方法及其作用等。
2.揣摩人物形象。常見的題型有:(1)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2)指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評價小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解題時,同學們可主要從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過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以及正面、側面描寫等的分析,從而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理解環境描寫。常見的題型有:(1)指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2)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來說,環境描寫的作用有:交代了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了事情的真實性,還能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等。
4.挖掘作品主題。常見的題型有:(1)找出體現小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題)。(2)讀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體會)。(3)結合本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或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解題時,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從小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2)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注意典型的環境描寫,認識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所帶有的時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以達到揭示小小說主題的目的。(3)從小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5.品味藝術特色。常見的題型主要有品味小小說的構思、布局、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等。解題時,同學們要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是否跌宕曲折,是否運用了對比、烘托、諷刺、夸張等手法,語言特色是樸實含蓄還是風趣直白等。
模擬訓練
田瘸子 金光
五十多歲的田瘸子只有一條腿。他的右腿只有膝蓋以上的部分,穿的褲子也是左腿完整著。右褲腿只是個褲衩。他靠一根杖子,把右半截腿和右胳膊都纏在杖子上。一拐一拐地行走。
田瘸子每次打我們學校門前經過時,我們都會站在不遠處盯著他罵:田瘸子,田瘸子。右腿是個半截子!田瘸子聽了有些憤然,但也無奈,就揚著頭一拐一拐地往遠處去了。
我們知道,田瘸子住在鎮上街頭的一間土房子里。他有個啞巴老婆。每天在鎮上拾破爛。我們這幫小家伙遇到她。就用棍子捅她。她一邊躲著我們。一邊發出沉悶的求助聲。有時候。我們逗啞巴被田瘸子看到了,他會站在門口大著嗓門吆喝我們:滾!再揚一下手中的杖子,作打人狀。我們知道他追不上。也打不到,便不跑,還把矛頭轉向他,然后大家齊聲喊:田瘸子,田瘸子,右腿是個半截子!
有一天。鎮上放了一部電影叫《海霞》。電影里面有一個叫劉阿太的臺灣特務。臉長得像田瘸子。也只有一條腿并靠杖子走路。我們看了電影。頓時覺得田瘸子就是劉阿太的化身,都認為他是臺灣特務。有事沒事拄著杖子在外面亂走。肯定是收集秘密情報。于是。我們就盯著他。看他到底在干什么壞事兒。
我們跟在田瘸子的身后,看見他轉了一圈,只抽了一袋煙,并沒有做什么,也沒有跟任何人接頭。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有人說,反正他是壞特務,不是好人,得教訓一下他。我們就藏在遠處的墻角。拿著土坷垃往田瘸子身上扔,結果田瘸子挨了打,轉身太猛。“咚”的一聲摔倒在地上。
田瘸子是特務。這個概念就釘在了我們的腦子里,每次見到他。我們都用仇恨的目光剜他。故意不靠近。繼續向他扔土坷垃。
一次。我們放學從街頭走過。看見田瘸子倒在地上,一位同學悄悄過去將他的杖子拿跑了。我們看到。笨拙的田瘸子扭動著身子到處找杖子找不著,只好用兩只胳膊當杖子。慢慢往家里挪。我們就在一邊高興地拍手笑。田瘸子聽見了。氣憤地吆喝道:這幫小混蛋,快把杖子還給我!那位同學舉著被磨光了的杖子,遠遠地往他身上拋。那杖子落在田瘸子的背上。田瘸子痙攣了一下。默默地拾起杖子。站起來一拐一拐地走了。
又是一個金秋開學的日子,我們由小學升到了初中。開學第一天。中學舉行革命傳統報告會,田瘸子居然坐在主席臺中間。校長講了開場白后。介紹田瘸子:同學們,今天我們請來了戰斗英雄田振山為我們作報告。你們知道嗎?田伯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在上甘嶺戰役中。當連長的田伯伯帶領戰士發起最后沖鋒時,被美國鬼子的炮彈炸斷了腿……
聽到這兒,我和我的幾個同學都愧疚地低下了頭。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2.作者為什么到末尾才交代出田瘸子的真實身份?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3.你從這篇小小說中受到了什么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