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種NBA。
對于年輕的球迷來說,詹姆斯、韋德、庫里、杜蘭特這些人就是他們所有的籃球記憶;而對于從喬丹時代看球的球迷來說,科比、艾弗森、鄧肯、加內特、卡特、麥迪等人才是一路陪我們走來的英雄,特別是80后球迷,那簡直就是我們的青春。如今,當年的青澀少年已為人父,而這些伴隨我們成長的人也在逐漸遠離賽場——有的已經退役,有的接近生涯尾聲——一切都成為了回憶,那一絲絲發自心底的情感融化成了人生百味。
酸——回不到的過去
科比的退役讓多少死忠哭了鼻子,鄧肯的離開又讓多少人感嘆一個時代的正式完結。隨著他們的離開,聯盟在90年代被選中的且身背合同的球員用一只手就能數得過來了。NBA是一個講究時代的聯盟,從喬丹到科比,從勒布朗到庫里,一晃20年便是幾個時代的變遷。對絕大多數球迷們來說,喬老爺的84一代不可追憶,從科比領銜的96黃金一代開始,無數的“昨日巨星”給我們的青春留下激情澎湃的回憶,當1996年和1997年最具代表性的兩位離開之后,還有一位1995年的球員還在場上堅持著。
關于加內特下賽季是否還能打球還沒有定論,年過四十的老邁“狼王”上賽季已余熱散盡——38場比賽、14.6分鐘、場均只能貢獻3.2分和3.9個籃板,縱使沒有了當年咆哮于世的霸氣,但他依然堅持著。如果說鄧肯是NBA歷史最佳大前鋒,那加內特怎么也得是歷史前五,巔峰期的他與鄧肯定義了這個位置。職業生涯的前12個賽季,加內特在明尼蘇達幾乎得到了所有的榮譽,唯獨缺了總冠軍。于是2007年,他與另外兩外我們熟知的球星組成了三巨頭,并贏得了總冠軍,三人也結下了深深的友誼。
這三人里面雷·阿倫最年長,而皮爾斯才是“小弟”,而這一組合的解體也是因為“老大哥”在2012年單飛去了邁阿密,并迅速在那里取得成功。人之所以偉大,在于他所制造的價值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在庫里之前,阿倫是毫無爭議的NBA最佳三分手,即便是在如今三分滿天飛的時代,他的三分球仍舊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時間過得太快又太慢,快到當年手起刀落的“君子雷”已經有兩個賽季沒有出現在NBA賽場上了,而慢到僅僅兩年,我們似乎快記不起當年他意氣風發時的模樣了,但我們不會忘記,常規賽最后時刻中場絕殺雷霆的三分,季后賽與開拓者加時賽靠著三分球鎖定勝局的比賽,還有那記在總決賽拯救熱火的續命三分。
不管水花兄弟何等瘋狂,不管勇士單賽季竟然投進了1000個三分球,都無法取代2013年總決賽第六場的最后一球。2比3落后的熱火眼看著就要像今年73勝不奪冠的勇士一樣,他們當年的27連勝如果沒有最后的總冠軍也將成為笑柄,是阿倫挽救了球隊,挽救了勒布朗。阿倫的生涯堪稱圓滿,他用40%的命中率瘋狂投進了2973記三分球更是前無古人的壯舉,這個紀錄也許最終會被庫里打破,但他完美的投籃姿勢以及球場上的翩翩風度是其他人永遠不可企及的。今年夏天,一度有媒體曝出阿倫在考慮選擇復出,并且已經與勇士和騎士取得了聯系,而時至今日,在絕大多數自由球員已經簽約的情況下,仍舊沒有進一步的消息。或許阿倫不會再回來了,盡管他一直沒有宣布退役,我們并不期望聽到他親口說出這句話,其實這樣也挺好。
加內特回到明尼蘇達葉落歸根,并且用他的經驗來指導隊里諸如唐斯、威金斯和拉文這樣的年輕才俊,而皮爾斯則還在為總冠軍而苦苦支撐,并最終選擇了追隨恩師里弗斯。已經在NBA摸爬滾打了18個賽季的皮爾斯如今早已沒有了與詹姆斯寸步不讓的心氣,他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自己要不要退役?“就現在而言,可能性是五五開。”皮爾斯賽季結束時說,“我不想在沖動之下做出決定。等我緩一緩再說,如果我感覺到內心的火焰已經不再燃燒了,那我就很難再連續打下去了。”皮爾斯真的老了,剛剛過去的這個賽季,是39歲的他職業生涯第一次場均得分只有個位數,也是他職業生涯第一次場均上場時間不足20分鐘。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他已經決定為快艇再戰一年。
當年綠衫軍與紫金軍團總決賽上演巔峰大戰的場景依稀歷歷在目,但那出大戲的主角們已經悉數謝幕。不得不說,隨著歲月的流逝,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人崛起太快。當每天在新聞上只能看到庫里、哈登,威少、濃眉,唐斯、波神這樣一個個“生疏”的名字時,才明白那些曾經我們崇拜的英雄式的人物,他們真的日暮西山了。是什么原因阿倫遲遲沒有宣布退役?加內特到底愿不愿意再戰賽場?皮爾斯還有沒有追逐冠軍的勇氣?他們三人如果是想在一個時間點正式選擇離開,就像今年的科比和鄧肯一樣,彼時的悲傷將會逆流成河。
甜——最純粹的時代
感謝籃球,它賦予了80后球迷青春的完整,讓我們能夠盡情地揮灑汗水與淚水;感謝NBA,它激起了我們求知的欲望,使我們走出了每個混沌期的懵懂和迷茫。打籃球打的是團隊合作,是兄弟情義;而追NBA則追的是球員不服輸的精神,以及他們對各自球隊的忠貞之情。在如今這個利欲熏心的時代,忠誠往往是最不值錢的,你根本無法想像能有球員會像科比、鄧肯這樣一座城守20年,就算有球員想守,球隊也不一定會留你,比如韋德。
現在,你想找到一位能在一支球隊待10年以上的球員很難了——2005年和2006年的新秀們都“全軍覆沒”,如果羅伊沒有退役,他或許會成為那個“另類”;2004年的瓦萊喬算是最后一個守望者,他在為騎士效力了11個半賽季后才被送走;2007年的新秀呢?只有康利還在老東家效力,而杜蘭特、霍福德、諾阿都在今夏選擇了他家。但如果放在上一代球員身上,忠誠的球員比比皆是。有的為了總冠軍都選擇了堅守,哪怕最終沒有成功,比如雷吉·米勒、斯托克頓;有的在生涯后期才選擇離開老東家,或者為了總冠軍,或者為了母隊的重建,比如馬龍、奧拉朱旺、尤因。
今夏,兩位“90后”球員諾維茨基和吉諾比利都得到了老東家們的誠意挽留。他們選擇留下并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與球隊、隊友、教練、球迷的感情,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球隊還需要我,無論什么條件我都會留下。當然,他們也值得球隊這樣做。今年季后賽,小牛被雷霆被淘汰出局,諾天王結束了他的第15次季后賽之旅,他帶傷堅持了5場比賽并拼盡全力,場均奉獻20.4分和4.8個籃板,命中率為49.4%。你能想像這是一名38歲老將的表現嗎?自1998年進入聯盟后,諾維茨基已經為小牛效力了18個賽季,上賽季他依舊可以場均得到18.3分和6.5個籃板。
“德國戰車”最輝煌的時刻在2011年,他帶著一群老邁的“斗牛士”,活生生地打敗了實力無敵的邁阿密三巨頭,站上了NBA的最高領獎臺,老老實實地教了勒布朗做一回人。而關于他一生的對手,沒有比季后賽中的“牛馬大戰”更精彩的了,諾維茨基與鄧肯的對位必將成為一段佳話傳頌千古。如今主角缺其一,而在執行完這份合同后,德克也將年滿40周歲,偉大的日耳曼人應該會像他的老對手鄧肯一樣選擇悄悄地離開NBA,開啟他人生新的篇章,但正如庫班所說,即使諾維茨基退役,他也將永遠與達拉斯同在。新賽季的“牛馬大戰”只能在諾維茨基和吉諾比利身上寫文章了,他們在上賽季季后賽中同樣被雷霆淘汰,而吉諾比利也差點就離開了我們。
吉諾比利也已經38歲了,上賽季他打了58場比賽,場均19.6分鐘的出場時間里,能得到9.6分、2.5個籃板、3.1次助攻和1.1次搶斷,投籃命中率為45.3%、三分球命中率為39.1%、罰球命中率為81.3%,其中出場時間創生涯新低,得分、籃板和助攻均是個人新秀賽季后的最低。最近,忙著代表阿根廷國家隊出戰奧運的吉諾比利干脆剪了帥氣的光頭,也許這樣就沒人會再開他頭發的玩笑了,畢竟鄧肯已經走了。去年夏天,吉諾比利就表示自己會與鄧肯共進退,在得知鄧肯會再戰一年的時候,吉諾比利也選擇了堅守。而今年關于“他是不是要退役”這個話題再次被不斷問起,而吉諾比利依舊在等待鄧肯的決定。鄧肯離開之前,他曾說過自己還沒考慮過退不退役,這給了吉諾比利一種錯覺,于是選擇續約一年。只是沒想到,他最怕的事情還是來了,鄧肯突然決定退役。
石佛離開,妖刀再無歸屬感。在明年合同到期后,吉諾比利必將選擇追隨鄧肯的腳步離開NBA。還好,我們還有一年時間能夠欣賞妖刀鬼魅的傳球,看到德國戰車的金雞獨立投籃。感謝諾維茨基和小牛保留了球員與球隊之間彼此忠誠的美好,感謝比諾比利和馬刺證明了時間和愛是可以成正比的。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最純粹的籃球,沒有生意場上爾虞我詐,只有彼此欣賞的真誠以待。
苦——再也沒有下一個
世界上有兩種扣將,文斯·卡特和其他。他在2000年扣籃大賽的完美表演,顛覆了人們對于扣籃的認識,之后每次扣籃大賽,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與這屆相比。可以說,他讓扣籃有了標尺,所以有球迷夸張地表示:“卡特之后再無扣將。”不僅如此,卡特在巔峰的2000年甚至發明了一種“死亡扣籃”——那是悉尼奧運會與法國隊的比賽,卡特直接飛越對方2.18米的中鋒弗雷德里克·維斯將球扣入,這直接導致了維斯的退役。此后,但凡有人復制這種扣籃,都會被稱為“卡特式死亡扣籃”。當然,那已經是16年前的事了,卡特如今年滿38歲。“我現在暫時還不能接受離開球場這件事,還沒有那種想退役的感覺。只是當你回到家里,你才會真正感覺到,好吧,我確實老了。”他說道。
如今的卡特已經不能再穿著紫黑相間的猛龍球衣一飛沖天了,但他在灰熊成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球員。2000年的全盛時期,卡特在場上有無數的足以征服全世界球迷的個人高光表現,諸如“文瘋狂”,“半人半神”和“加拿大空客”之類的綽號紛至沓來。你如今在Youtube上輸入關鍵詞‘文斯·卡特扣籃,過去20年籃壇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暴力時刻仍舊會重新展現在我們眼前。人們記憶中的卡特似乎還是那個在與太陽的比賽中砍瓜切菜一般劈下51分的23歲少年,還是那幅掛臂扣籃后吊在籃筐上傲視群雄的肖像,一個威風凜凜的天生殺神,一個晃人之后留下對手腳踝的致命得分手。當然,還有他憨憨的笑容。如今一切都是熟悉的樣子,只是在他那咧開的嘴旁,幾縷灰白的胡須仿佛在講述著時間的流逝。
其實卡特身上的運動才能并未散去,只是時光荏苒,現在的卡特在使用這些天賦時審慎理智了許多。“我常常和別人說,扣籃時難受的是完成著地的那一部分。”卡特說,“一躍而起的那部分很爽,就像去遠游一樣,去的時候很開心,開車回家的時候心情自然不好。”從全明星變成角色球員,從超巨變成了替補,這個轉變的過程是困難的。一些人(賈森·基德、小奧尼爾)取得過成功,也有一些人(艾弗森、麥迪)最終失敗,并非所有人都能有一顆接受更低球隊角色的心,而且能將狀態逐漸下滑的身體維持在競技水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總的來講,那些處于生涯末年的家伙都仍想重新開始,而文斯所做的事情不同尋常。”灰熊主教練戴夫·喬格爾說道。
人們很容易忘了卡特巔峰時期的優秀水準,憑著天賦的運動能力和進步神速的外線投籃,卡特是進攻端的一柄利刃。如果他在2014年合同到期的時候就選擇在達拉斯退役,卡特那時就已有足夠多的入選名人堂的理由,但他沒有。關于還要打多少年,卡特從未給出過一個準確的數字——“我想說10年,但我真的沒有確切的答案。”
自然而然地接受一個輔助的角色也挺不錯的,遙想多倫多時期,卡特身上背負著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那時的他是擁有變態身體條件的彈跳狂人,大家都期待他能帶領猛龍在季后賽走的更遠。他做到了一次,2001年打到了東部半決賽,而在那年的前后兩個賽季,猛龍都是以首輪出局告別季后賽。隨著又是兩個連季后賽都沒進去的賽季,卡特被貼上了“軟”的標簽,并在2004年被送到了新澤西。
卡特和孟菲斯在當時簽的是一份三年1200萬美元的合同,也就是說今年將是他合同的最后一年,他的數據下降了(場均6.6分),他的上場時間在縮水(16.8分鐘),然而,越來越輕的角色并未讓卡特難受。20個賽季,對他來說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是的,當年的卡特已經遠去了,可當這個老家伙被扶起來的時候,他還真能試試,只是下一個還能如此的人又在哪里呢?
辣——直擊心臟的對比
千禧年之前進入聯盟的這些球星,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個性,有著不同的追求,他們展現給我們的是最真實純粹的自我,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截然不同,卻個個精彩的表演。可是,如今的NBA卻總讓人感覺失去了點什么。“X巨頭”這個詞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球員們越來越熱衷于通過一些捷徑取得勝利,爭奪總冠軍。他們慢慢失去了自己的性格,慢慢地將“勝利”、“成功”、“榮譽”看的越來越重,他們在慢慢變得更加功利,更加浮躁,更加千人一面。
抱團成風,情懷不再,這還是我們愛的NBA嗎?沒錯,作為一個運動員,追求勝利無可厚非,也完全正確。自我與堅持,這些東西在他們的心中,在越來越商業化的聯盟中,變得越來越沒有分量了。情懷,這個詞也在慢慢消失了。在人有限的生命中,情懷是一個無比美好的東西。所以,你可以認為諾維茨基打球軟,缺乏美感,可以不喜歡他以投為主的打球方式,但卻不能不欣賞他與達拉斯、與庫班形成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在這個時代,他比很多人都要棒。很多人會拿小牛對待諾維茨基的方式,來對照萊利的狠毒心腸,但事實上萊利用了通行的做法,小牛用了另類的做法。
小牛之所以另類,是因為他們在2011年奪冠后,第二年遣散了大部分功臣,結果受到球迷的抨擊。此后他們成為NBA老將的收容站,失意者的天堂。庫班是一個做網站發家的老板,經常會在網上和球迷互動,他非常清楚獲取民心對小牛多么重要。如果你不能奪冠,那你就想辦法留住球迷,他選擇的是后者,因為奪冠比留住民心艱難得多——事實上小牛一直是NBA上座率是最高的球隊之一。諾維茨基則是歐洲最成功的NBA球員,他不僅是小牛的豐碑,更是國際球員的表率。但歐洲球員不愛搬家,不愛冒險,從諾天王和加索爾以及更多的歐洲球員身上可以得到印證。在2010年,年僅28歲正值巔峰的諾維茨基就選擇不拿頂薪,這才有了第二年的總冠軍。2014年,他再次降薪,簽了三年2500萬的合同,要知道此前一個賽季他的工資是2270萬。今年夏天,NBA工資帽陡增2400萬,諾維茨基才簽了兩年4000萬的合同,但實際上以他的“工齡”可以拿到超過3000萬一年的頂薪。
諾天王的自我犧牲并沒有再次換來總冠軍,不過,球迷們陶醉在江湖義氣的情懷中,對此也就并不會太在意,而這正是庫班的目的。當年王治郅事件期間,某高層曾說過:“你瞧瞧人家諾維茨基,為了代表國家隊參加世錦賽,自己掏錢買保險。”這是混淆情懷與職業追求的又一個典型例子。職業運動有職業運動的規律,早在1998年,公牛隊總經理克勞斯不愿與皮彭續約,他勸說喬丹在奪冠后留下,幫助公牛以最短時間度過重建,以圖再建王朝。但他的做法直接危及公牛第六冠,喬丹毅然答應皮彭奪冠后同進同退,這才有了總冠軍。隨后王朝功臣四散,公牛接下來長達10年與季后賽無緣。
情懷超越籃球本身,迷亂了我們的眼睛。當韋德離開熱火選擇了公牛,球迷譴責帕特·萊利無情,當杜蘭特離開雷霆加盟勇士,球迷又討伐他無義。而在大家義憤填膺時,NBA依舊各得其所,因為“Business is Business”。好在我們還有很多美好回憶去支撐,我們最初的夢想沒有變,我們還有屬于我們時代的球員可以追。生命不息、籃球不止,任你時間變幻,我自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