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今年的休賽期可謂是重磅新聞不斷,但最核心的主題就是“散伙”,而為這個主題奠定基調的無疑是杜蘭特出走雷霆。過去近十年的時間里,他都是這支球隊的象征,他被寄予期望成為下一個時代的標桿人物,但故事的結局并不如童話故事般美妙,他放下了俄城的一切,決定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至此,昔日的雷霆四少——杜蘭特、威斯布魯克、哈登、伊巴卡——如今也只剩威少一人。
曾經,雷霆這輛滿載著天賦和能量的豪華列車,看似能通往天堂,但由于一系列可控或者不可控的事件逐漸脫節、脫軌,始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而雷霆四少這豪華的四人組,僅僅只是曇花一現般地存在過,美好而短暫。
高光時刻
杜蘭特的名字貫穿了整個雷霆隊史,自2007年被前身西雅圖超音速用榜眼簽選中后,他就代表了這支球隊的希望。在2008年搬到俄克拉荷馬城后,雷霆又以獨到的眼光連連選中了威斯布魯克(2008年第4順位)、伊巴卡(2008年第24順位)和哈登(2009年第3順位)。短短三年間,他們就擁有了四個令人艷羨的核心球員,還有一群熱情并忠誠的球迷群體。俄克拉荷馬城也很快被打上了“喧囂之城”的標簽。回首過去,在這座被稱作“喧囂之城”的小球會,他們為這里帶來了除去總冠軍以外的所有東西——令人血脈噴張的進攻節奏、天賦爆棚的精彩瞬間——而這些將成為俄城球迷最美好的回憶。
2010到2012年間,也許是俄克拉荷馬最幸福的時光,因為他們見證了一群充滿天賦的球員在球場上兌現自己的天賦。2010年,這幫青年軍成功打入季后賽,盡管他們在首輪就輸掉了比賽,但經過了一系列艱苦的戰斗才被當年的總冠軍湖人淘汰。之后的一個賽季,雷霆贏下55場常規賽,以西部第四的身份再次殺進季后賽。首輪4比1兵不血刃地擊敗掘金,接著在次輪遭遇了在馬刺身上創造了“黑八奇跡”后狀態正佳的灰熊。搶七大戰,杜蘭特瘋狂地砍下39分,威少送出14分、10個籃板、14次助,而哈登則貢獻了17分,雷霆三少合力將灰熊淘汰出局,挺進西部決賽。雖然之后沒有更進一步,但他們年輕沒有極限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了人們的腦海中,大家都相信,他們遲早會回來的。
接下來的縮水賽季,雷霆拿下了47勝19負的戰績,以西部第二的身份再次闖進季后賽。前兩輪輕松淘汰湖人和小牛,西部決賽更是在先輸兩場的情況下連扳四城,以一種不可阻擋的態勢擊敗馬刺,站到了總決賽的舞臺上。
如果翻開當時的輿論,你可以看到這樣的評論:
“雷霆的未來不可限量,他們的核心球員都那么年輕,這真是不可思議。”
“他們看起來可以贏得2到4個總冠軍。”
“雷霆以馬刺為模板,通過選秀完成了飛躍,他們或許也可以像馬刺一樣長盛不衰。”
在總決賽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定,雷霆將會擊敗擁有三巨頭的熱火——熱火在前一個賽季輸給了小牛,而雷霆顯然比小牛更有天賦。因為他們擊敗馬刺的方式實在太過簡單粗暴,那是世人眼里能夠清晰看見的,一種叫做“天賦”的東西。但很遺憾,“天賦”最終沒有戰勝一切。人們都認為他們會再回來的,就像他們過去幾年每年都上升一個臺階那樣。
然而,2012年6月就是他們這些年的巔峰時刻了,自此之后,他們再也沒有回到總決賽的舞臺上。
逐漸失控
2010年,杜蘭特平靜地宣布他將和雷霆簽下他人生第一份大合同,這份合同在2011-12賽季開始生效。然而,2011年聯盟停擺之后誕生的新的勞資協議里的“羅斯條款”,直接影響到了杜蘭特的合同,也打亂了雷霆隊的計劃。自那時起,雷霆的解體就已經有所預兆。
杜蘭特當然是滿足“羅斯條款”的要求的,但是在新的勞資協議出臺之前,他就已經與雷霆完成了簽約。正常來說,球隊當然有權和球員討論合同該如何履行——羅斯條款允許新秀與母隊簽訂第二份合同時可得到一份占全隊工資帽30%的薪金,而原來的標準是25%——但聯盟卻直接把杜蘭特的合同漲成了最大合同。不止杜蘭特得到了一份多了1500萬的五年合同,關鍵是雷霆莫名其妙的離奢侈稅線又進了一步。這樣的結果無疑影響到了他們接下來決定球隊未來的簽約。
2012年夏天,哈登和伊巴卡都面臨續約。后者在8月就和球隊簽下了一份4年4800萬的合同,根據當時伊巴卡的表現來看,這份合同還是很值當的。再來看哈登,許多人不知道,原本哈登的合同仍有一年,雷霆本可以坐收新秀合同的紅利再讓其做一年廉價勞動力,加之哈登本人多次重申不想離開雷霆,那為什么還心急火燎地開啟交易呢?只能說是經濟利益是雷霆率先考量的問題。當時,火箭喊出的報價是4年6000萬,而由于奢侈稅的限制,雷霆已經很難匹配。最終,他們開出的是一份4年5400萬的合同,這遭到了哈登的拒絕。隨即,雷霆總經理普萊斯蒂就在一個涉及多人的大交易中,將哈登送到了火箭。作為回報,他們得到了凱文·馬丁(打了一個賽季就走了)、杰里米·蘭姆(沒什么用的新秀)、兩個未來首輪簽和一個次輪簽。兩個首輪變成了史蒂文·亞當斯和米奇·麥加里。就目前而言,這筆交易里惟一的價值就在于選中了亞當斯。
站在哈登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未來之星,或許渴望擁有一支“他自己的球隊”也是他離開的原因之一。而當巨額的奢侈稅如一把利刃懸在雷霆的頭上時,他們因為600萬的差價沒有留住這位未來巨星,而這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毀掉一個可能的冠軍球隊不說,更使得雷霆一直不溫不火。關于另外幾個謎團——例如為什么雷霆始終沒有嘗試去交易或者裁撤肯德里克·帕金斯來減輕薪金壓力——我們卻不得而知。
從哈登走后,雷霆再也沒有為杜蘭特找到合適的側翼得分手和組織者,這個夏天,他們從魔術交易來了維克托·奧拉迪波,或許能代替當年哈登的作用,但為了得到他,他們送出了雷霆四少另一位成員伊巴卡。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如果當初沒有交易哈登,雷霆會變成什么樣子,而這又為NBA浩如繁星的“如果論”里添加了新的重量級談資。
偏離軌道
在哈登走后,剩下的雷霆三少看起來依舊無可匹敵。事實上,他們在接下來的兩個賽季里贏下了119場比賽。但無論如何,他們三個人身上的壓力都大了許多,這也導致了接下來的三個賽季里,雷霆無可避免的迎來了傷病潮的襲擊。
2012-13賽季季后賽首輪對陣火箭,威斯布魯克在面對貝弗利搶斷的時候被撞傷了半月板。而接踵而來的術后并發癥不但使他無法繼續季后賽的征途,還讓他缺席了新賽季的不少比賽。杜蘭特在進攻端大包大攬并成功拿下2013-14賽季的MVP。看起來,如果賽季后段威少復出,雷霆將以完全健康的陣容昂首挺進季后賽。不幸的是,伊巴卡在西部決賽前受傷。盡管其強行復出參加比賽,依舊無法避免球隊被馬刺6場淘汰出局的命運。
2014-15賽季對雷霆而言,簡直就是個災難。首先杜蘭特受困于腳趾傷病只打了27場比賽,然后威少和伊巴卡分別受傷也缺席了不少比賽。雷霆最終一場之差與季后賽擦肩而過。賽季結束后,球隊主教練由布魯克斯換成了比利·多諾萬。總經理普萊斯蒂在交易截止日前將雷吉·杰克遜打包送走,換來了大個子埃內斯·坎特。
雖然杜威二少率領雷霆眾將士以良好的狀態走進2015-16賽季,但他們已經不是人們心目中最有力的總冠軍爭奪者了。眼看著勇士和馬刺分別打出歷史性的常規賽表現,雷霆似乎已經無力爭冠,而他們的絕對核心又將成為自由球員。
但當所有人都不看好雷霆時,他們卻在季后賽次輪將大熱門馬刺送回了家。緊接著,他們又在西部決賽第一場攻陷了甲骨文球館,甚至取得了3比1的領先優勢。看上去,雷霆極有希望在客場淘汰衛冕冠軍。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勇士連下三城反將他們送回了家。
不可否認,這輪第列賽的失利,在杜蘭特的決定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了解了金州勇士對于建立一支氛圍愉悅、團隊至上的王朝球隊的決心以后,他決定來到灣區,而這一決定讓雷霆那從未真正成型的王朝徹底崩塌了。
我們該如何描述雷霆的這段歷史呢?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無疑是NBA歷史上最具天賦的二人組,雷霆四少也曾一起有過短暫的閃光時刻,我們會銘記他們創造的美好時光和一路走來的坎坷,但也很難不感到沮喪。雖然我們都明白“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道理,但這豪華四人組還沒有合體綻放就各自飄零,還是讓人不由得發出“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如今就這樣散落在天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