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苗
編者按:黨員是一桿旗,優秀共產黨員創辦“工作室”是風向標。在省直機關,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模高廣金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立足本職創辦形式多樣的“工作室”,發揮陣地與載體的優勢,以一點帶一線,以一線傳一片,帶動身邊的人,影響一個單位、一個行業甚至一方,起到了“一花引來萬花開”的品牌效應,不斷拓展延伸為民服務內涵和觸角,提升了服務水平,引起了共鳴。本期特別策劃采編了一組集中反映省直機關“黨員工作室”工作情況的報道,供學習借鑒。
8月25日,當記者走進省氣象能源業務服務創新工作室時,10多名團隊骨干成員正進行著熱烈的討論。
工作室的帶頭人是省優秀共產黨員的陳正洪——中國氣象局首席專業氣象服務專家、正研級高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省勞動模范等系列榮譽稱號。1999年12月,正在與腎病尿毒癥進行頑強抗爭的陳正洪,被組織批準成為預備黨員,簡短的入黨儀式同時在病房里舉行。他那時說,我的生命是黨給予的。我要以一種感恩的心態,去生活,去面對我的工作、我的同事以及我身邊所有的人。
說到做到。10多年來,陳正洪始終不遺余力地引領身邊的年輕人,讓他們成為業務的骨干,成為黨的一員。特別是2012年底,省氣象局成立以陳正洪命名的工作室后,他以“釘子精神”率領團隊創先爭優,使之成為該局最具活力的創新先鋒。
工作室成員的專業背景五花八門,他總能因材施教,讓每位成員都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許沛華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剛來的時候對氣象知識一竅不通。為了讓許多算法能夠得到實現,陳正洪常常下班后將他叫到辦公室,給他開小灶。35歲的成馳,雖然是科班出身,但陳正洪鼓勵他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現在成馳已經是省局首席新能源專家、風能太陽能項目總負責人。
剛入職的張雪婷說:“陳教授不僅教我們野外考察、做項目,還指導我們論文的撰寫、項目評審申報、標準編制,甚至細微到一則工作信息,他都會逐字逐句斟酌。”
“陳教授經常對我們說,不光要自己會做事,還要做好傳幫帶。”成馳告訴記者,每次外出洽談項目,陳正洪都會讓他帶1至2名新同事。
陳正洪的“釘子精神”,也影響著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
崔楊剛來單位不久,陳正洪就把光伏發電功率預報系統研究和改進的任務交給了她。當時,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崔楊,對這個領域一片空白。陳正洪鼓勵她直接去系統開發公司現場學習,并派她實地到甘肅、寧夏、青海的光伏發電站實踐。那時正是隆冬時節,新建的電站條件非常艱苦,崔楊克服困難,在戈壁灘上,獨自一個人,按照規范將一個一個電站進行系統安裝。事后,甘肅省氣象局號召廣大青年向她學習,并專程給湖北省氣象局發來感謝信。
2013年,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畢業的陽威隨陳正洪赴恩施進行煙草種植情況考察,發現在1700米的高山上仍有煙草種植。當時,陳正洪敏銳地察覺到,高海拔的地方氣溫低,不利于煙草安全種植,回來后便讓陽威做了相關課題設計,很快得到省煙草公司的項目資助,研究發現海拔800-1200米是湖北省煙草種植的最佳高度,超過1300米風險就逐步加大。
4年來,陳正洪工作室先后承擔科研項目40多項,技術服務項目160多項,還為省發改委能源局、省政府參事室、省市政協等提交了近20份決策服務材料,為在湖北省開發新能源的30多家企業提供優質咨詢服務,為湖北新能源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