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蛟+王玥
“我舍不得離開這些學生,在我的心中,他們就是我的孩子。我愿用我的人生閱歷和多年經驗指導、陪伴他們順利地成長。”已從事輔導員工作30多年的金吉山仍然不忘初心。作為“湖北省十佳班主任”,金老師以細致耐心的教育方式挽救了100多名思想頹廢、對學習、生活失去信心的學生。學生家長多次致電,感謝他改變了孩子的未來。
金吉山就是湖北醫藥學院學生政治輔導員群體的一個代表:晨曦微露,他們便出現在教室或操場,督促著學生的自習和鍛煉;夜幕降臨,他們又出現在學生寢室,與學生們促膝交談……他們實施班級管理、組織文體活動、開展資助幫扶,在平凡的崗位上,重復著繁瑣的事務,堅守著自己的信仰。
和金吉山一起奮斗在一線的還有這樣一批女性輔導員們。她們放棄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光,歐陽妮、張素芳等多位女性輔導員更是忙得連孩子都顧不上,顧不上發高燒的孩子,只要學校涉及學生的一通電話立刻就又回到工作崗位。有6個月身孕的輔導員吳敏對待工作也絲毫不懈怠。“忙的時候在辦公室加班到晚上11點,那段時間體重不增反降。”
在廣大青年學子的心里,輔導員是師長,他們帶著強烈的責任感和真摯的情感引導學生度過繽紛的大學生活;是親人,他們攜著愛與關懷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寄予深切期望;同時又像是保姆,大到生病住院,小到宿舍衛生,都要一一過問,陪伴左右……
“這份工作不是簡單的謀生手段,而是不倦育人的終身事業。”這是輔導員們不舍晝夜的付出背后最真實的心里話。
輔導員是學校各項決策走向“最后一公里”的實施者。學校各項特色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這個優秀的群體,他們既是上傳下達的組織者,也是創意頻發的策劃者。作為直接和學生接觸的一線工作者,輔導員要配合學校各部門開展工作,工作量多,工作內容繁瑣。“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的工作狀態,就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學工處副處長王桂琴評價道。
為學生做好服務,是每一位輔導員的追求。“2010年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在十堰舉行,學校承接了開幕式2000人方陣表演的重任。幾乎每個班都參與其中,當時排練時間非常緊張。全校輔導員不僅陪著自己班的學生一起從早上排練到晚上,還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工作困難巨大的情況下,最后的表演令大家非常滿意。”
遠離省城、地處鄂西北山區的湖北醫藥學院,近20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因為心理或貧困等原因而引起的學生意外傷亡事件。
用校黨委書記涂漢軍的話說,這得益于我們有一支高素質的學生政治輔導員隊伍。他們擅識人心、善解人意。
在學校,輔導員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師在發現苗頭的第一時間進行心理輔導,避免負面情緒發展到不可控局面。同時,青年大學生“三觀”正在形成的階段,輔導員們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有兩點:一是幫助完善人格,先成人,再成才。二是穩定青年思想,使他們堅定黨的領導。”學工處思想教育科龔小兵科長說道。
學生安全大于天。“近年來,學校偶有外來人員可能引起不良影響的事件。只要接到舉報,輔導員都會和保衛人員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制止并扭送可疑人員到派出所,將安全隱患清除在萌芽狀態。”學生管理科科長李俊敏談道,“在這里,更體現出了我們的輔導員們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學生們發自內心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