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袁曉燕自然又親切地湊到病床前,用臉貼緊老人布滿皺紋的臉,拉著老人的手嘮起家常……看到這一幕,初到榮軍醫院的護士長王燕萍,心里滿是震撼。
之前在某三甲醫院做護理工作的王燕萍,早就養成了醫護人員常見的“潔癖”:例行公事為病人們打針換藥,醫用口罩兩到三小時就一換,頻繁洗手,更不用說會和病人有親密的肌膚接觸。三個月前,她調至榮軍醫院,同事袁曉燕與病人們的親密互動,讓她吃驚之余更是深受觸動。
42歲的袁曉燕,是湖北省榮軍醫院的一名護士,作為一名黨員,用赤誠和愛心塑造了基層優秀共產黨員的嶄新形象。她將愛溫暖著臨終老人們的生命,讓真誠和微笑“煉”成獨創的臨終關懷服務法,陪伴334名孤寡老人走過生命的最后里程。被譽為“臨終關懷師”的她,是全國孝親敬老之星,還榮登“中國好人榜”,被湖北省民政廳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事跡被廣為傳頌。
如今,在袁曉燕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示范作用下,以人為本的醫護理念早已在湖北省榮軍醫院深入人心,不僅醫生護士們爭相向袁曉燕學習,用真心與每位病患交往,以袁曉燕命名的“曉燕護理組”“曉燕工作室”“曉燕志愿者服務隊”順勢而生,“曉燕愛心超市”也紅火“開張”……袁曉燕漸成“護理標桿”,引導越來越多的人學會用愛溫暖生命。
“臉貼臉”的溫暖
“老人被送過來的時候,大多已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榮軍醫院護理部主任李紅梅介紹,該院老年護養中心是湖北省唯一免費收治孤寡老人的臨終關懷機構。住進這里的老人,都是無兒無女、無人照料、無人送終的“三無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站,老人的所有送行都由護士完成。
長期臥床的老人們有的身上生滿了褥瘡,各種分泌物、排泄物伴隨著惡臭,沖擊著護士們的感官視覺,比這些更加難以面對的,是老人痛苦的呻吟,是老人面對死亡的無助眼神……
這些,都讓新來的年輕護士們心生退卻,許多人申請調離崗位,正如8年前的袁曉燕,初到老年護養中心,壓抑和恐懼讓她不敢靠近老人,心里打了退堂鼓,但科室主任熊春娥的話將她留了下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如果能幫老人們放慢離去的腳步,或者給他們最終的撫慰,讓他們在有限的時光里安詳、舒適、有尊嚴而無遺憾,對老人和社會來說意義深遠。”
8年來,袁曉燕始終在用言行踐行著這句話的內涵,始終平等的與老人們交往,毫無芥蒂地拉起他們沾滿穢物的手,捧著老人們失去光澤的臉,像親人般相處。
不僅如此,被年輕護士們昵稱為“袁媽媽”的她,4年前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后,更是時時刻刻發揮著一名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一方面,她引導身邊的年輕護士護工們從心底接受這些老人們,一方面定期組織集體活動,讓大家也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溫馨,得到歸宿感。不知不覺,護士們不再吵著要調崗,而是和“袁媽媽”一樣真心熱愛上了這份工作。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在袁曉燕的影響下,對待老人們,同事們也紛紛拿出比對待自己家人還細致的勁頭。“其實只要多和老人們接觸,就會覺得他們特別可愛,跟小孩子一樣。”老年病科主任張小平同樣受到袁曉燕的感染,迎著老人們期待而又膽怯的眼神,拿下厚厚的口罩,摸摸老人的臉,笑著拉拉家常。
病房的老人們過生日,有時候連家屬都忘記了。但大家都會買上一個小蛋糕,由主任帶領全科室的人為老人慶祝生日。
護士長王燕萍成為袁曉燕的同事沒過多久,多年來醫護人員的慣有“潔癖”似乎消失了,她也學著和袁曉燕一樣,感受“臉貼臉”的溫度,慢慢地發現病床上的老人們不再是病人,而好似熟悉的家人。
溫暖的輻射效應
“存折交給你們,我放心!”陳昌光老人笑著說道。兩年前,無兒無女的他由侄子送到醫院進行護養,起初沒有安全感的老人藏著自己的退休金存折,連侄子都不愿意給。沒想到幾個月后,被細致的服務打動,他主動拿出自己有著30多萬元積蓄的存折,交給“曉燕護理組”的護士們保管。捧著老人的“家底”,大家可不敢怠慢,每筆賬記得清清楚楚,讓老人當起了“甩手掌柜”。
走進湖北省榮軍醫院,掛著“曉燕護理組”牌子的科室隨處可見。2014年3月,為將袁曉燕尊重生命的醫護精神深植人心,榮軍醫院成立了以袁曉燕命名的“曉燕護理組”,護理組在不斷發展壯大著,如今,“曉燕護理組”規模已擴大至12個小組,成員由最初的5人發展到現在的30多人。該院還規定,每一名新進護士都要首先到臨終關懷中心,融入“曉燕護理組”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培訓。
讓老人們感受到愛與尊重,溫暖會有令人驚喜的輻射效應。
黃云英老人腦梗、骨折后,傷病讓她變得暴躁易怒。再加上女兒疲于奔命難免照顧不周,母女之間積怨已久。在女兒送黃云英來醫院住院時,兩人的矛盾積郁到頂峰。連女兒偷偷地在病房前看上一眼,老人都會一通臭罵把女兒給氣哭。
但是隨著“曉燕護理組”護士們的精心護理,老人的脾氣慢慢沒那么暴躁了。再加上大家輪番微笑細心的開導,老人冷靜了下來,母女之間的嫌隙悄然化解,大家欣喜地看到了母女相處時的其樂融融。
“我們科室接近4年零投訴、零糾紛。”張小平自豪地告訴記者,在醫患矛盾日益嚴重的今天,榮軍醫院的老年病科好似一方凈土。榮軍醫院負責人介紹道,這幾年,隨著“曉燕護理組”和醫院黨員們的帶頭垂范,袁曉燕以人為本的醫護理念蔚然成風,也讓醫院的醫患關系越來越融洽。
志愿者在行動
“用自己的行動去呼喚溫情,消減冷漠,去感染更多的人來營造一個和諧、充滿愛心的社會氛圍。”2015年3月5日,以袁曉燕命名的“曉燕志愿服務隊”成立,這支近300人的志愿服務隊伍,參與者有大學生、醫生護士護工、社區工作人員,聚焦助老和臨終關懷,走進福利院、社區、學校,開展義診、送藥送物品、普及急救知識。
今年3月31日,省直機關工委、省民政廳聯合省榮軍醫院“曉燕志愿者服務隊”,趕赴鄂州老年托管中心看望和問候孤殘老人,開展義診。
為進一步整合袁曉燕“護理標桿”的輻射效應,“曉燕工作室”順勢而生,統籌管理曉燕護理組、曉燕志愿者服務隊等一系列工作。
2016年4月,在曉燕工作室的操辦下,“曉燕愛心超市”應運而生,在醫院的號召下,大家紛紛無償捐出老年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食品、養生保健書籍、康復輔助器具,并無償捐贈給有需要的困難群體,定期送發到各個福利院。
2016年4月29日,黃岡團風福利院收到了500多件“曉燕愛心超市”精心選擇的生活用品和價值3000元的藥物……
“用情和愛去體驗生命,生命才會變得美麗。”在袁曉燕的影響下,用愛和尊重灌注的醫護理念,有了令人贊嘆的輻射效應,越來越多的人秉承著這份理念,讓愛溫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