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華 季旭東 畫寶勇
(1.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2.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
顯微根尖外科手術治療根尖周病的效果觀察
馬麗華1季旭東1畫寶勇2
(1.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河南 鄭州450052; 2.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河南 鄭州450052)
目的通過對顯微根尖外科手術患者進行療效觀察,評價其成功率并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對2012-2015年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收治的74例根尖周病患者進行顯微根尖外科手術,并結合復查及隨訪進行1 a療效觀察及評價。結果74例患者1 a療效結果顯示,有效68例(91.9%),無效6例(8.1%)。患者的年齡、性別、牙位分布、病理類型對術后的療效無明顯影響。結論顯微根尖外科手術對復雜的慢性根尖周患者有明顯的療效,能有效提高患牙保存率。
顯微根尖外科手術;根尖周病;療效
根尖周病是發生于根尖周組織的炎癥,對于病情嚴重復雜的根尖周病應選擇根尖手術治療。傳統的根尖外科手術因技術設備及材料的限制,文獻報告其成功率只有50%左右[1]。近年來,隨著牙科顯微鏡以及MTA在根尖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根尖外科手術的成功率。本研究對74例患者進行顯微根尖外科手術后,囑患者于3、6、12個月來院進行影像學檢查,并對其療效進行相應評估記錄。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 -2015年于鄭州大學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就診的根尖周病患者74例,患者身體狀況良好,結合X線根尖片和錐體束CT檢查顯示根尖病變范圍0.8 cm×0.8 cm~1.0 cm×1.0 cm,臨床診斷為慢性根尖周病,符合根尖外科手術的適應證。同時排除有重度牙周牙髓聯合病變、牙根縱折、治療依從性差,或伴有系統性疾病無法實施手術的患者。行術前告知患者按時復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術前進行根尖X線片和錐行束CBCT檢查以確定病變范圍部位、根管治療是否完善、以及相鄰解剖結構等,常規RCT治療后,再進行顯微根尖手術。常規消毒鋪巾,局麻,切口,翻瓣,牙科顯微鏡下去骨,暴露根尖并刮治,切除根尖約1~3 mm;使用超聲工作尖進行根管倒預備,采用MTA行根尖倒充填,復位瓣膜,牙周縫合并放置塞治劑,術后行X線片檢查,1周后拆線。所有顯微根尖手術均由同名牙體牙髓專科醫師完成。
1.3療效評估術后每3個月定期復查,通過臨床體征和影像學檢查評價根尖周疾病的愈合情況,以術后1 a為時間點評價其療效。
1.3.1臨床檢查主要通過患者主訴及檢查判斷患牙情況;患牙是否腫脹、壓痛及有無竇道或膿腫形成;患牙叩診反應;根尖區捫診以及松動度檢查。
1.3.2影像學檢查拍攝根尖X線片,評判標準如下。完全愈合:根尖周透射區消失,牙周膜間隙正常,硬骨板完整;不完全愈合:根尖透射區縮小但未消失,牙周膜間隙較寬,呈新月形;未愈合:根尖周透射區范圍不變或增大[2]。
1.3.3療效評判標準根據臨床及影像學檢查評價療效,有效:無任何臨床癥狀及體征,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完全愈合或不完全愈合;無效:有臨床癥狀和體征,X線片顯示未愈合[3]。
1.4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 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Chi-Square對所選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牙位、病因類型等因素對療效的影響進行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雙側)。
2.1一般資料74例患者中女40例,男34例。年齡17~ 70 歲,平均41歲。上頜牙44顆,下頜牙30顆。
2.2顯微根尖手術有效率和預后影響因素遵照醫囑,患者分別于術后3、6、12個月進行復查。其中有效68例(91.9%),無效6例(8.1%)。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牙位分布比較治療有效率,結果顯示,性別、年齡及患牙牙位對顯微根尖外科手術治療的預后無明顯影響。見表1。
根管治療術是治療根尖周病首選的方案,近年來隨著口腔顯微技術、超聲設備以及錐體束CT在口腔臨床中的普及應用,現代根管治療的成功率也有了相應提高[4]。但由于根管解剖系統的復雜性、器械設備的限制、復雜根尖周炎的存在,甚至一些醫源性錯誤,導致不少患者無法通過常規治療方法得到治愈[5]。本研究對74例復雜根尖周疾病進行研究,涵蓋有根尖囊腫、根管治療失敗或無效、因樁冠修復而無法進行拆冠治療、醫源性造成的根管內外分離器械和超充等情況,選擇1 a作為最終確定療效的時間點[6],結果顯示顯微根尖手術的1 a成功率為91.9%。

表1 74例顯微根尖手術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n,%)
顯微根尖外科術前,詳盡了解病情進展及相關治療病史,對每例患者盡量進行錐體束CT檢查,以明確患牙破壞情況,便于確定合理和完善的治療方案,減少誤診率,提高手術成功率。術中,借助牙科顯微鏡的放大和照明作用,能夠精確定位根尖周病變情況,從而最大程度的去除病變,并便于根尖的嚴密充填,促使病變愈合,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7]。MTA是一種有著廣泛應用前景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能達到良好的封閉效果,減少滲漏,且在潮濕的環境也能發揮作用,是最為理想的根管倒充和根尖封閉的材料。
綜上所述,臨床醫生應對復雜的根尖周病變患牙進行詳細評估,結合牙科顯微鏡以及性能優良的生物材料將很大程度提高患牙的保存率,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1]Setzer F C,Shah S B,Kohli M R,et al.Outcome of endodontic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part 1: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root-end surgery and endodontic microsurgery[J].J Endod,2010,36(11):1757-1765.
[2]Polycarpou N,Ng Y L,Canavan D,et al.Prevalence of persistent pain after endodontic treatment and factors affecting its occurrence in cases with complete radiographic healing[J].Int Endod J,2005,38(3):169-178.
[3]王捍國,李丹,田宇,等.顯微根尖外科手術180例回顧性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4,49(7) :421-427.
[4]Su L,Gao Y,Yu C,et al.Surgical endodontic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with extraradicular biofilm[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10,110(1):e40-44.
[5]申靜,張海峰,靳淑鳳,等.54例持續性根尖周炎的顯微根尖外科手術1年療效觀察[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2,30(4):388-392.
[6]Song M,Jung I Y,Lee S J,et al.Prognostic factors for clinical outcomes in endodontic microsurgery:a retrospective study[J].J Endod,2011,37(7) :927-933.
[7]Song M,Kim E.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and super ethoxy-benzoic acid as root end filling materials in endodontic microsurgery[J].J Endod,2012,38(7): 875-879.
R 781.3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16
2016-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