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鵬
(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普外科 河南 鄭州 451191)
?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同期行自體植皮術的可行性分析
白鵬
(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普外科河南 鄭州451191)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同期行自體植皮術的可行性。方法選取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抽簽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單純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同期行自體移植皮術聯合治療。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兩組皮瓣壞死及二次皮瓣移植情況,術后隨訪2 a觀察兩組乳房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16.6±2.8)d較對照組(18.7±3.5)d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手術時間和引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皮瓣壞死率8.33%較對照組27.78%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顯示兩組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乳房外觀恢復優良率94.44%較對照組77.78%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患者的同時行自體植皮術操作簡單安全,有利于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術后皮瓣壞死發生和提高乳房美觀恢復效果。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自體植皮術;臨床效果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于子宮癌,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手術治療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1]。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在臨床治療應用中較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根治術帶來的乳房缺失、胸壁毀損及外觀形態差等缺陷,但術后仍存在皮瓣壞死、腫瘤復發、美觀效果欠佳等不足,如何最大程度提高臨床療效引起了醫學的高度重視[2]。筆者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自體植皮術在乳腺癌術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得到臨床和患者的肯定。本研究選擇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并分組行不同手術方案研究,重點探討同期行自體植皮術在乳腺癌術中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間在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2例乳腺癌患者,均為女性,抽簽分為兩組,各36例。對照組年齡28~62歲,平均(49.4±7.6)歲;臨床分期Ⅱ期10例,Ⅲ期21例,Ⅳ期5例;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30例,低分化腺癌3例,管內癌3例。觀察組年齡26~60歲,平均(48.8±7.4)歲;Ⅱ期8例,Ⅲ期22例,Ⅳ期6例;浸潤性導管癌31例,低分化腺癌2例,管內癌3例。兩組年齡、臨床分期及病理類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對照組行單純改良根治術。常規消毒鋪巾、全麻去仰臥位,根據腫瘤和乳頭乳暈復合體間的距離決定是否保留乳頭乳暈復合體,一般間隔距離>2 cm時可建議保留乳頭乳暈。用電刀行橫型梭形或角斜梭形切口,充分游離皮瓣組織、皮下脂肪乳腺組織及胸肌筋膜,顯露腋血管后仔細清掃附近的淋巴結,清掃時注意保留胸大小肌,術后消毒縫合,腋窩處留置負引流管。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同期行自體植皮術。改良根治術方法同對照組,術中根據切口及皮膚缺損大小估計植皮面積,腹部消毒后切取合適大小的皮瓣組織,切取移植皮瓣時保留皮下0.3~0.5 cm厚的皮下脂肪層和血運的毛細血管網層,將皮片植于切口皮膚缺損處并縫合,常規消毒并留置引流管。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和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術后皮瓣壞死及二次植皮情況;③術后隨訪2 a觀察兩組復發及乳腺外觀情況。乳房美觀恢復效果評價:優良:兩側乳房大小形態對稱,雙側乳頭水平差距≤2 cm,無遺留瘢痕,手感觸摸及色澤和對側無差別;一般:兩側乳房基本對稱,雙側乳頭水平差距≤3 cm,外形基本正常,手感略為粗糙不光滑,皮膚色澤變淺或發亮;差:兩側乳房基本不對稱,雙側乳頭水平差距>3 cm,手術側乳房外觀有較未明顯的變形甚至畸形如明顯縮小,皮膚變厚,手感較差。

2.1手術基本指標兩組手術時間、術后引流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基本指標比較±s)
2.2皮瓣壞死及二次移植情況對照組術后出現10例不同程度的皮瓣壞死,皮瓣壞死率為27.78%(10/36);觀察組出現3例皮瓣輕度壞死,壞死率僅為8.33%(3/36)。觀察組皮瓣壞死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00,P<0.05)。兩組皮瓣壞死患者均接受二次植皮,植皮成功成活。
2.3隨訪結果兩組均無失訪病例。對照組復發率為8.33%(3/36),觀察組復發率為5.56%(2/36),兩組遠期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乳房外觀恢復優良28例,一般7例,差1例,優良率為77.78%;觀察組乳房外觀恢復優良34例,一般2例,差0例,優良率為94.44%。觀察組優良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醫學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認識的提高,乳腺癌的治療模式由傳統的單純手術治療向手術+預后恢復及美觀等角度轉變,保乳手術、乳房重建手術及自體植皮術等在臨床應用中逐漸增多。自體植皮術可充分保證乳腺癌的根治程度,可進一步預防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或轉移,對提高遠期生存及乳房美觀恢復效果較好[3]。本研究中亦證實了觀察組乳房美觀恢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劉兵雄等[4]研究中運用自體植皮術聯合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效果較好,并且能降低皮瓣壞死率、預防遠期不良癥狀。
自體植皮術操作簡單,但對取皮要求較高。以往傳統多采用刃厚或中厚皮植皮,雖然成活率同全后皮片較為接近,但移植皮片結構欠缺完整,彈性較差且脂肪層、血供組織分布較差,這都不利于移植處正常愈合,較多患者出現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有瘢痕形成等[5]。本研究中觀察組移植皮片來自于下腹部,切取是保留皮下的脂肪組織和豐富的毛細血管組織,這都有利于皮瓣移植存活、減少皮瓣壞死發生和促進乳房皮膚外形等美觀恢復[6]。此外筆者認為皮片移植有以下注意要點:①切取全厚皮片時盡量保持皮瓣厚度均勻,以剛切除皮下脂肪為宜,避免局部壞死;②植皮時考慮受皮處的縫合張力,過緊過松都易導致皮瓣壞死、皮下積液甚至引起周圍健康皮瓣組織受損;③充分做好止血和處理皮下積血積液,避免皮片缺血影響愈合外觀恢復甚至缺血性壞死。
綜上,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術時聯合自體植皮術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有利于提高患者預后質量,臨床醫師應不斷提高手術的熟練度,盡可能改善手術效果。
[1]魏麗珍,康亞帆,李紅梅,等.可手術乳腺癌2021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15,25(2):245-246.
[2]黃湛,楊傳盛,張詮,等.保留乳頭乳暈復合體的改良根治術對早期乳腺癌的療效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3,28(3):256-259.
[3]倪進斌,賈興勝,謝芳,等.標本皮膚移植預防乳腺癌手術皮瓣壞死臨床研究[J].安徽醫藥,2014,21(5):912-914.
[4]劉兵雄,孫圣榮.改良根除術聯合自體植皮術在乳腺癌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6,14(2):280-282.
[5]李海林.乳腺癌根治術后皮瓣壞死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J].陜西醫學雜志,2013,32(10):1329-1330.
[6]賀青卿,范西紅,史長青,等.自體胸部全厚皮片治療乳癌術后胸壁皮膚缺損[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2(10):780-781.
R 737.9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32
201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