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涵/編譯
機器人學揚帆起航
之涵/編譯


楊廣中(Guang-Zhong Yang,左),《科學-機器人》編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哈姆林研究中心主任;瑪西亞·麥克納特(Marcia McNutt),《科學》雜志主編

機器人將越來越多地與人類生活發生交集
僅僅50年內,機器人就已經從科幻小說的主題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它們的身影無處不在:忙碌于工廠車間,在深海從事復雜的安裝工作,探索人類無法涉足的冰冷世界,協助完成精確的外科手術。這些機器人正在改善我們的健康,加深我們對科學的理解,提高生產效率,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工作。機器人的能力在快速提高,種類急劇增加,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動力和驅動系統、人工智能、搭載導航、環境傳感器、機械臂、控制系統、新型材料、微流體、系統集成等科學和工程研究的基礎之上,同時還得益于許多其他方面的進步。正是由于機器人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涉足機器人領域的研究社群在全球不斷發展壯大。為了滿足機器人研究各領域共同交流研究成果的需要,我們自豪地宣布:《科學-機器人》將公開對外征稿。
機器人會議日益增長的數量和規模是衡量該領域發展的一大標準。如今,每年都會有十幾個著名的通用機器人大會在全球各地召開,同時還會有特定領域的其他會議。在線會議論文集歷來充當期刊的功能,將會議上交流的資料廣泛傳播,對作者所做的工作予以肯定,并將成果進行歸檔。不過,隨著該領域的成熟,出版商已經推出新的期刊,以便更廣泛地將成果傳播給感興趣的科學家,無論他們是否能夠參會。
《科學-機器人》旨在為致力于相關領域研究(如仿生工程學、材料科學、新型傳感技術)的機器人研究人員和社群選擇該領域最具突破性的進展,內容涵蓋大眾感興趣的應用(如醫療、工業、土地、海洋、空氣、空間和服務)、系統(如推進器、傳感器、控制器和導航儀器)和規模(從巨型到納米)等方面。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推動該領域不斷向前發展,并將不同的研究應用和領域進行整合。《科學-機器人》編輯委員會將篩選出最前沿的研究稿件,實施與《科學》期刊同樣嚴格的同行評議過程,從而確保這些論文都值得一讀。該期刊還將刊發特邀評論文章,并推出一個論壇,以探索當前政策以及影響機器人社群的倫理和社會問題。
我們致力于將《科學-機器人》打造成為一份了解機器人領域最新發現的必讀刊物,推動下一代機器人的發展。為此,我們非常希望能夠收到對機器人設計或操作具有巨大革新潛力的其他學科相關發展方面的論文。我們也鼓勵作者將大眾而不僅僅是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機器人領域的優秀論文向雜志投稿。最終,我們計劃通過《科學-機器人》的內容,推出機器人教育項目。
機器人學仍然是一個相對年輕的領域。推動社會開發機器人系統,以取代人類或擴展人類功能的問題不大可能減少。例如,許多國家都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年輕人的數量不足以既能照顧老人,又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在一些常規性、危險性或高精度工作中,機器人可以比人類做得更好,從而將人解放出來,去做那些機器人無法完成的工作。機器人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分子,未來還將在經濟、技術以及社會層面越來越多地與人類發生交集。《科學-機器人》希望能夠在機器人科學、技術、倫理和社會等諸多方面引領未來。[資料來源:Science][責任編輯:絲 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