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毫無疑問,drupa 2016是數字印刷展示“肌肉”的秀場,數字印刷贏得了全球印刷人的目光。另外,更多的數字印刷供應商都在關注包裝印刷的發展,其中B1幅面的數字印刷機大放異彩。此次展會上包裝印刷大行其道,無論是傳統印刷還是數字印刷,都在積極地圍繞包裝市場“大做文章”,包裝數字印刷成為了此次展會上最大的亮點。據統計,目前在歐美發達國家僅有7%的包裝產品是通過數字印刷方式完成的,而在國內印刷市場,數字包裝更是剛剛開始萌芽,未來數字包裝印刷的商機有多大呢?
為此,7月22日,在“2016中國數字印刷聯盟高峰年會”的互動交流環節,主辦方邀請了上海數字印刷行業協會秘書長潘曉東和5位包裝大咖暢聊數字包裝背后的商機,5位大咖分別是:廣東金冠股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登米、湖南新向維包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江偉科、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數碼中心總監朱俊華、深圳市太和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德智、深圳市麥琪數字噴繪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平。
廣東金冠:個性化包裝是大勢所趨
——廣東金冠股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登米
我認為,未來包裝高端市場的發展,更多的還是個性化包裝領域。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和基礎建設,以及大眾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促使個性化需求日漸增長。國內也有很多類似可口可樂個性化包裝的案例出現。在蘭達技術還沒完全成熟時,包裝還是以傳統印刷與數碼印刷相結合。廣東金冠的生產方式還是傳統印刷,我們做了一個創新,將碎片式的訂單集中起來,做包裝合版印刷,使得整個包裝成本下降了80%,成本非常有優勢。這兩年也有數碼設備供應商在與我們探索合作的可能,但是由于我們的生產方式,使得包裝合版傳統印刷比數碼印刷在成本上更有優勢。我們現在只是解決了小批量訂單的印刷,并未解決個性化印刷的問題。我們更希望未來有大批量的個性化訂單,未來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如此。
湖南新向維:引進數字印刷 瞄準三塊市場
——湖南新向維包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偉科
湖南新向維包裝一直在傳統印刷領域,主要生產食品包裝,從成立至今經歷了快速發展時期,近兩年也遇到了發展瓶頸。所以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是我們公司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認識到了數碼印刷定是未來的趨勢,所以一直在考察數碼印刷。經過考察,今年5月引進了惠普Indigo 20000數字印刷機。我們之所以購買數字印刷設備,是看到了兩個趨勢:第一個是消費趨勢的轉變,原來的消費趨勢我們定義為商品驅動型,大家買東西更關注商品的品質和功能,如今叫做新消費主義,叫做體驗驅動型。以前的消費是生理需求,現在是社交和彰顯個性的需求,這是很大的轉變;第二個是中國經濟的轉變,以前做銷售的經常會講二八理論,20%的客戶產生80%的利潤。現在變了,叫做長尾理論,由原來的規模經濟變成了現在的范圍經濟,更多樣的產品給大家選擇,大家能夠選擇彰顯個性的產品。基于這兩個趨勢,我們切入到數碼印刷領域。目前,我們定義為三塊市場,第一是作為傳統印刷企業,每年要開很多版用來打樣,幾萬塊錢的版浪費掉了,現在通過數碼印刷大大節省這塊成本。第二塊是可變數據,在互聯網時代,通過數碼印刷和一物一碼的結合,市場潛力很大。第三塊是項目制個性化包裝定制,很多企業有這個需求。從這三條路來走,還是大有可為的。
虎彩印藝:未來的包裝應該是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定制、萬物互聯
——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數碼中心總監 朱俊華
虎彩一直致力于做中國最高端的奢侈品包裝,從研發開始做,市場基本上由煙包、酒包、化妝品包裝、手機盒包裝。以前的煙包批量都很大,最近5年以來,市場發生了明顯變化,批量變得成倍下降。在虎彩,在一萬車以下的占到70%,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2013年開始,在利潤很好的時候,虎彩就開始布局數碼印刷,業務分為3塊:包裝、個性影像、數碼出版。我們在2014年有一個嘗試,與酒仙網合作做定制酒。然后從去年開始,青海虎彩開始做小批量的包裝。我認為目前短單已經成為現實。未來有幾個可能,客戶希望更小的庫存和更快的新產品開發,以及類似可口可樂的個性化包裝,但個性化包裝市場還在培育期。從互聯到物聯,萬物互聯需要傳感器。去超市買東西都需要掃描條碼,個性化印刷可以有防偽功能,可以在商品上印刷二維碼或是個性元素,每個東西都是個性的,這個東西要有身份證明,一定是個性化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這樣變化。小批量多品種是一個方向,個性化定制是一個方向,萬物互聯也是一個方向。
深圳太和物聯:推進物聯網和數碼的結合
——深圳市太和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德智
我是勁嘉包裝的創始人,也是太和物聯的董事長。本來印刷和物聯沒有關系,但是有了數碼印刷,才有了未來的物聯。以前包裝的量很大,可以通過膠印、凹印、柔版完成印刷,但是通過這么多年的過渡,如今包裝也在改變。未來的數碼印刷一定是趨勢,只不過是誰先走出第一步的問題,走出第一步一定有很大的風險,但是我感覺通過本屆德魯巴展會,數碼印刷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但是我認為,包裝市場的改革不僅僅是設備的變革,作為印刷人也不能光靠買設備來改革,應該要有更長遠的思路來考量。我們為什么要做物聯網?數碼的未來是個性化,而不是批量化。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通過數碼印刷以二維碼作為入口走向產品企業。假設我們是甲方,印刷廠是乙方,產品企業是丙方,通過這個通道我們掌握與產品企業的溝通,延伸為產品企業的服務。我們不僅僅與他們產生一體化合作,還能保證與他們更深遠的服務。印刷人應該延伸探討新的出路,降低對設備的依賴性。印刷廠通過數碼的運營,與物聯網的結合,產品結構和運營方式也會改變。通過三到五年的運營,印刷廠也在轉向物聯網公司。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得更遠,不斷推進物聯網和數碼的結合。
深圳麥琪:為轉型個性化包裝做準備
——深圳市麥琪數碼噴繪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平
深圳麥琪數碼噴繪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為麥當勞、永和等知名連鎖品牌做大幅面噴繪廣告業務,近來,公司引進了惠普數字印刷設備,以期進入數字印刷領域。我們購買了亞洲第一臺Indigo 5900。我們做噴繪的為什么要引進數碼設備呢?主要目的是為環保和個性化的包裝考慮。例如,我們之前用數字印刷設備為麥當勞高層做明信片,要盒子和明信片配套,如果用傳統印刷,成本很高,而且效果不好,數字印刷設備為我們解決了這方面的困擾。另外,我們非常看好個性化包裝市場,也在為轉型個性化包裝領域做準備。
潘曉東:三組數據引發思考
第一組數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提供的2012年和2013年兩年印刷工業工業增加值在當年國民收入的比重,2012年為0.46%,2013年為0.42%。印刷在整個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是很重要的,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行業,但卻不是每個人都很看重的行業。去年北京地區在綠色印刷上實施了非常嚴格的限制政策,對我們印刷帶來了很大壓力,是迫使印刷企業向數碼印刷轉型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組數據:包裝在中國印刷業的占比如何?2014年,中國印刷工業總產值達到10857.5億元,這是繼2013年以后第二個突破一萬億的年頭。包裝印刷在整個印刷總產值中是80.72%,總營收達到了8764.62億,這也充分說明,互聯網快速發展以后,我們的內容印刷在下降,包裝印刷的份額越來越重。
第三組數據:20年以后,中國的數字印刷在整個印刷產值的占比是如何呢?按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統計,2013年我國印刷總產值是10397.5億元,數字印刷是103億元,占比1%。上海每年都有很清晰的統計,數據告訴我們, 2013年以來,伴隨著印刷總產值的上升(2015年是下滑的),數字印刷在印刷總產值的比重逐漸下降,從2013年的1%下降到2015年的0.87%。這說明,數字印刷雖然在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上很有潛力,但是如今發展的較為緩慢。我認為現在是經過培育期,走向成長期。數字印刷覆蓋的領域很廣泛,從圖書、商業印刷到票據,逐步進入包裝領域。大家都在逐漸意識到,個性化包裝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