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海燕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100024)
以《全員加速中》看互聯網時代電視娛樂節目的創作
席海燕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4)
【摘 要】《全員加速中》是湖南衛視引進于日本富士電視臺《全員逃走中》的一檔游戲類節目。不管是版權引進,還是抄襲借鑒,某一類型節目的成功總是能引來一哄而上的跟隨者,而同質化的競爭最終只能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在媒介融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全員加速中》借力新媒體積極營銷自己,在節目中玩網游,在網游中看電視劇,多種元素的雜糅和成功的排列組合,或許能為我們創新節目提供一種新的方向和思路。
【關鍵詞】《全員加速中》;互聯網時代;電視娛樂節目
加拿大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提到,“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1]。同樣的,互聯網時代,網絡的興起,在給電視娛樂節目迎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全員加速中》是湖南衛視引進于日本富士電視臺《全員逃走中》的一檔游戲類節目。節目于2015年11 月6日起每周五晚22:00播出,共9集。而從節目內容的設計、參與人員的選擇,到宣傳推廣,無不帶有互聯網時代的印記,體現出了互聯網思維的影響。對其進行研究,可以為互聯網時代電視娛樂節目的創新,提供一種方向和思路。
在這個信息爆炸社會里,受眾的注意力意味著收視率和經濟利益,也就是所謂的“眼球經濟”。《全員加速中》得以在這場激烈的“眼球爭奪戰”中脫穎而出,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節目內容。金牌編劇于正的加盟,劇情化的內容,未來、現在、過去的多時空轉換,基于網游基礎上的獨特敘事,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全新的收視體驗。
在節目的未來時空里,在科幻感十足的開普勒游戲控制室,開普勒星球的最高領導者帝俊和游戲操控者白澤博士及其助手精衛為觀察地球人正能量的儲備而給“加速隊員”們設計游戲,而反派角色燭龍和畢方,則執著于對權力的爭奪。
而在過去時空,如同很多網游都會設置游戲的故事背景一樣,《全員加速中》每期節目也會有相應的主題和劇情設定,如“西施傳奇”的歷史主題、“逃出生天”的武俠主題等,故事的題材選擇和人物的設定則順應了網絡熱潮和年輕觀眾的審美口味。而現在的游戲時空,則主要為游戲的闖關、任務的發布和完成。每期節目,“加速隊員”即玩家角色必須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在規定的場所中,躲避“獵人”(NPC,即非玩家角色)的追捕,盡可能完成發布的任務,而任務的發布和操作提示則類似于網絡游戲里的“新手上路”,通過手機不斷傳達到個人。每完成一個任務,“加速隊員”便會獲得相應的獎勵(道具、復活卡等),隨著存活時間的的增長,勝利幣也隨之增多,若“加速隊員”能夠成功逃避追捕,堅持到整個游戲結束,即可獲得全部勝利幣,被捕者則只能保留被抓時所得勝利幣的十分之一,棄權者可獲得棄權時已獲得的全部勝利幣(最后一集為公益終極加速賽,沒有棄權的機會)。任務能否完成,是功德圓滿獲得最高的勝利幣,還是功虧一簣,任務設置所帶來的懸念,以及躲避追捕過程的緊張與刺激,對成員命運的關注和對游戲結果的期待,可以使觀眾具有更強的代入感和追隨感,從而也更容易獲得收視的“高峰體驗”,進而滿足自己的娛樂需求。
人物是每個節目的核心所在,是節目的主體。在網絡游戲中,可以將人物角色分為玩家角色(Player Character)即玩家控制的角色,和非玩家角色(NPC),即非玩家控制的角色。基于網絡游戲設置的《全員加速中》的參與人員也可以按這兩類劃分,玩家角色即明星嘉賓組成的“加速隊員”,非玩家角色即為獵人、劇情男女主角及群演。這些角色的選擇離不開對電視節目接受者——觀眾的審美品味和喜好的考量,而受眾這種隱性的選擇權,體現出的是當今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受眾至上”理念,因為在互聯網時代,受眾早已不再是那個“你說我聽”的被動接收者。
《全員加速中》每期節目都需要17到18位明星嘉賓,明星嘉賓之多,可謂“請來了大半個娛樂圈”。“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嘉賓的參與可以充分發揮明星效應,拉動收視。正如“批判學家的觀點認為,迷現象的產生,……是傳媒為加強受眾與媒介產品和演員之間的聯系、強化,而進行的自我宣傳,以便從產品銷售和其他媒介副產品中獲取超額利潤的一個明證,這樣做有助于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使利潤最大化。”[2]所以除了宣傳、熟人推薦等因素,粉絲經濟作用下,對于節目參與嘉賓的選擇,明星是否“當紅”成為了節目組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互聯網時代,微博的廣泛應用,使得明星微博的粉絲數、轉發量以及網絡話題性等成為了衡量明星影響力大小和“當紅”與否的一個重要參考維度。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當網絡節目《奇葩說》火了后,范湉湉立即成為了各大節目的寵兒。而在《全員加速中》除了范湉湉,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教主”黃曉明和當紅小鮮肉TFBOYS。在全部的9期節目中,明星嘉賓屢有變動,但是黃曉明和TFBOYS幾乎每期都在,并且也是節目的焦點所在。他們不僅本身具有很強的話題性,如黃曉明和Angelababy的戀情和婚禮,TFBOYS超高的網絡轉發量,隊長王俊凱的微博轉發量更曾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黃曉明和TFBOYS為什么會成為節目的主角。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在節目中,明星“加速隊員”除了可以帶來明星效應外,還承載和體現出了某種社會共同守望的價值觀念,如黃曉明的隊長擔當,以及知恩圖報(會記住別人在游戲中對自己的幫助,并找有機會報答),TFBOYS三小只的積極向上、永不言棄、善良等,這些都體現了一種東方的道德價值理念。
而節目中除了玩家角色(Player Character)明星嘉賓外,非玩家角色(NPC),即獵人和劇情男女主角及群演,也為節目增色不少,而他們則主要體現的是電視的“造夢功能”。身高185以上的“長腿天團”——獵人,一身黑西裝,帶著墨鏡,外表冷酷,不茍言笑,身手敏捷,動如脫兔,十足的高冷霸道總裁范。他們不僅呈現了一場場緊張精彩的追逐戰,也為節目圈粉不少。而配備著精良設備的獵人,其形象的打造和行為舉止,也營造出了一種未來感。男女主角和群演扮演的是“古人”,是劇情及任務的推動者。男女主角會不時由一些電視劇演員來出演,如何晟銘和安以軒,而在群演中則有贊助商的廣告的深層軟植入。這些劇情演員們,即使在現代裝扮的加速隊員們“亂入”時,也依然能夠鎮定自若,仿佛他們真的就是一群生活在古代的“古人”。而不管是具有科幻未來感的獵人,還是有著古代氣息的劇情演員們,他們的塑造都是為了增強一種“虛擬環境”的真實感,實現電視的“造夢”功能,讓人們從現實的環境中抽離出來,更加深入地沉浸到電視節目編織的世界中去,使人們忘卻現實的煩惱和不快,得到情緒的宣泄和排解,獲得一種輕松娛樂感。
喻國明說:“傳統媒介一直是作為少數人的傳播工具而存在于社會里,而很少能夠被社會大眾所用并自由地進行分享。而互聯網恰恰激活了比機構更為基本的社會基本單位——個人,使每個個人都成為這個傳播系統當中的一個元素,一個基本單位”[3]。在這個地球村,自媒體的時代,對于新生的電視娛樂節目來說,只有整合資源,借力網絡,充分吸引“低頭族”的注意力,才能在不缺節目可看的買方市場更好地將自己推銷出去。話題討論、網絡投票、微信競猜等,《全員加速中》充分整合和利用微博、視頻網站等網絡資源,實現了臺網的良性互動。
《全員加速中》的官方微博,擁有41萬的粉絲量,在節目首播前的一個月即10月8號,開始推送節目微博,為節目的首播進行預熱。此后繼續通過發起話題,形成網絡熱點,與粉絲進行互動,通過微博的裂變式傳播,病毒式營銷,不斷擴大節目信息傳遞的覆蓋面,提高節目的知名度、影響力。而微博大V也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節目開播前幾天,作為知名電視人,擁有103萬微博粉絲的微博大v,節目監制洪濤開始在自己的微博發布相關信息,推介節目,為節目首播造勢。而節目首播后,其微博還主動轉發了湖南衛視貼吧中網友對中日兩版節目的比較分析,以及表達節目組對觀眾意見的虛心接受,這種對觀眾意見重視的姿態,無疑也為節目的形象加分不少。
除了微博平臺,《全員加速中》還指定樂視網和芒果TV作為節目的網絡播出平臺。樂視網《全員加速中》專題頁面設置的全員目擊、粉絲互動舔屏區、人氣投票等多個板塊,可以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讓觀眾得以深度參與。而芒果TV提供的獨家未播花絮、全員追星、粉絲追捕計劃、紀錄片《加速進行時》等版塊,則極大地滿足了觀眾對節目幕后故事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進一步加深了觀眾對節目的喜愛度。而其中的精彩片段、簡短視頻,也有利于觀眾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觀看,從快節奏的生活中獲得片刻的放松和休息。
不管是版權引進,還是抄襲借鑒,某一類型節目的成功總是能引來一哄而上的跟隨者,而同質化的競爭最終只能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正如黑格爾所說:“第一個把美女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重復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個重復這一比喻的是蠢材。”在媒介融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全員加速中》借力新媒體積極地營銷自己,在節目中玩網游,在網游中看電視劇,多種元素的雜糅和成功的排列組合,或許能為我們創新節目提供一種新的方向和思路。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英]丹尼斯·麥奎爾.受眾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27.
[3]陳力丹.以互聯網思維看互聯網和關于互聯網的研究[J].新聞界,2015(20).
中圖分類號:G2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