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俠
(澠池縣畜牧局,河南 澠池 472400)
澠池縣動物防疫工作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
趙玉俠
(澠池縣畜牧局,河南澠池472400)
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迅速,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但是,重大動物疫病給畜牧業造成的風險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禽流感和口蹄疫等疫病的發生,直接影響到畜牧業健康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既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防控措施,同時也要提高廣大養殖戶的防疫意識,才能進一步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就澠池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近年來,澠池縣動物防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各項防疫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重大動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發生的風險,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
1.1落實防疫責任,健全應急機制
建立了“六位一體”動物防疫工作責任制,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實行目標管理,縣政府與鄉(鎮)政府、畜牧局與獸醫站、動物疫控中心與包鄉技術人員及動物防疫員、鄉(鎮)政府與規模場法人逐級簽訂了責任書,細化各項指標和任務,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做到職責到崗、責任到人,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責任的工作格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部成員,修訂和完善了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和法定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專項應急預案,成立了澠池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小組,落實應急專項儲備資金30萬元,更新、充實了應急物資儲備。建立了以畜牧技術人員為骨干的80人應急預備隊和現場診斷專家組,加強對應急預備隊員的培訓。實行縣、鄉畜牧部門領導帶班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并實行節假日值班向縣政府、市局備案制度,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做到立即報告,迅速行動,果斷處置。
1.2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一是健全防疫隊伍。全縣有鄉級動物防疫員60名,由縣畜牧局管理,工資由縣財政全額撥付,每人每年3 000元。每個行政村都配備有村級防疫員,共288人,由鄉鎮農辦管理,每人每年960元的勞務報酬由鄉鎮政府納入財政預算720元和畜牧局列入專項支出240元。二是加強防疫員培訓。縣畜牧局成立了由4名具有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畜牧獸醫師組成的培訓組,制定了系統完善的培訓實施方案,建立了基層動物防疫員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制度,采取定期集中培訓、分批培訓、以會代訓、實踐技能操作培訓等形式,使防疫員都能夠按照免疫操作規程進行防疫,掌握常見動物疫病防治知識,切實提高了基層動物防疫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確保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質量。三是加強基層動物防疫員的管理。在管理模式上,鄉級防疫員由縣畜牧局負責選拔、考核、聘用;村級防疫員由各鄉鎮負責對防疫員的選拔、考核、聘用。在長效機制上,建立基層動物防疫日制度,各鄉鎮獸醫站負責轄區內鄉、村兩級防疫員的日常管理,每村每月固定1-5日作為動物防疫日,由防疫員按防疫日到各村開展防疫工作,做到防疫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在考核機制上,制定了《澠池縣動物防疫考核驗收細則》,把動物強制免疫、標識佩戴、免疫檔案建立和疫情報告等情況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定期對鄉、村兩級動物防疫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工資報酬掛鉤,防疫員考核成績達93分以上的發全額工資,每下降1分扣20元,對考核成績低于70分的或違規操作、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的,給予解聘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同時,嚴格獎懲措施,根據全年考核結果,評出16名先進防疫員,頒發《先進防疫員證書》,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1.3規范疫苗管理,提升免疫質量
一是疫苗訂購科學化。建立強制免疫疫苗訂購逐級申報制度,即由各鄉獸醫站根據畜禽飼養量提出疫苗使用計劃,縣畜牧局統一組織訂購,既保證了疫苗的正常供應,又避免了訂購疫苗過量而造成庫存積壓、過期失效的浪費。二是疫苗發放臺賬化。健全疫苗管理制度,指定專人發放,建立出入庫臺賬,對每批疫苗的名稱、數量、生產廠家、批號、失效期等都詳細進行登記造冊,發放人和領取人親自簽名,確保每瓶疫苗從縣到鄉再到場(戶)都能快速準確地追溯。三是冷鏈管理制度化。加強縣、鄉、村三級冷鏈設施建設,縣疫控中心有30 m3的冷庫1座、配備低溫冰柜2臺,各鄉獸醫站都配備有冰箱,防疫員配備了冷藏箱,建立疫苗倉儲溫控記錄,每天記錄倉儲溫度,保證疫苗規范儲藏。四是督導檢查常態化。每月開展一次督導檢查,重點核對疫苗領取發放數、倉儲溫度、追溯當場到戶情況,對養殖企業自行采購疫苗的,要詳細登記疫苗來源、品種、數量等信息,確保疫苗規范管理、科學使用。
1.4創新工作方法,推行“聯合防疫”
為了進一步強化鄉級防疫員的責任意識,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畜牧局創新工作方法,采取“聯合防疫”新模式,即由一名鄉級防疫員組織所包區域的幾個村的村級防疫員組成防疫小分隊,在所包區域逐村逐戶開展排查,逐頭(只)免疫,并建立完善檔案。一是擴大了宣傳。小分隊走街串戶,在開展防疫的同時,積極宣傳防疫知識、疫情信息和強制免疫的重要性,增強了養殖場戶對動物防疫的認識。二是加快了防疫進度?!奥摵戏酪摺毙》株牸辛朔酪吡α?,防疫員按各自分工實行流水線作業,避免了顧此失彼、手忙腳亂,提高了免疫進度和疫苗的利用率。三是確保了防疫質量。采取“聯合防疫”新模式,稀釋的疫苗能快速用完,減少疫苗浪費,保證疫苗質量,同時鄉村級防疫員在免疫過程中相互監督、相互學習,避免打假針、打空針、打飛針、劑量不足、漏頭漏只的現象,確保了免疫效果,提高了防疫員的工作實踐能力。四是提高了應急能力。充分發揮了每個隊員的特長,及時處置免疫過程中的應激反應,杜絕防疫事故的發生,同時還可為養殖戶解決飼養、管理上的一些技術問題,以及畜禽的疾病診治問題,很受養殖戶的歡迎。


1.5實行公開承諾,強化防疫監管
為加強動物防疫工作,從源頭上防止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該局進一步加強規模養殖場(小區)監管,推進規模養殖場(小區)動物防疫規范化管理。一是實行公開承諾。在全縣統一制作了350塊免疫明白欄,張貼在全縣235個行政村和100多個大中型規模養殖場的醒目位置,明白欄內明細了動物免疫項目、免疫標準、固定防疫日、防疫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等內容,覆蓋率達100%。二是強化規模養殖場防疫條件審查監管。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要求,規范辦證申請程序,對養殖場(小區)選址、布局、設施設備、人員、制度等情況進行逐條逐項現場審查。對防疫條件不達標的,審查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提出整改意見并限期整改,嚴把現場審查關。三是強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的日常監管。制訂《澠池縣規模養殖場(小區)動物防疫條件監管實施方案》和《規模養殖場監管制度》,明確規模養殖場防疫責任人、監管責任人,實行“一對一”監管。監管責任人每月不定期到場巡查,重點檢查規模養殖場(小區)養殖檔案建設、防疫消毒、強制免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飼料獸藥使用、出欄報檢等情況,建立巡查記錄。對不符合規定的養殖場(小區)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使養殖場(戶)的管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和經?;?/p>
1.6加強疫情監測,嚴防疫情傳入
為準確掌握動物疫情動態,科學評估和分析區域內動物疫病發生風險和流行趨勢,準確做出動物疫病預警預報,澠池縣畜牧局狠抓了三項具體措施予以落實。一是規范獸醫實驗室。根據河南省獸醫實驗室建設標準,對實驗室進行全面裝修,購置實驗儀器設備等器材,于2011年5月通過了河南省畜牧局考核驗收,獸醫實驗室能力得到提升。日常運行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和質量管理手冊規范進行,嚴格實行責任制,操作按規程,實驗有記錄。二是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制訂流行病學調查實施方案和計劃,嚴格按照“目標明確、系統規范、科學有效”的工作原則,堅持種畜禽場與商品畜禽場相結合、規模場與散養戶相結合,科學設立定點流行病學調查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調查結果,開展分析評估,并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三是加強疫情監測。堅持日常監測與集中監測、普遍監測與重點監測相結合的原則,切實加大對豬瘟、口蹄疫、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抗體效價的監測力度,重點加強種畜禽場、養殖小區、活禽交易市場、畜禽養殖密集地等地區的畜禽疫情監測。同時,充分發揮村級動物防疫員的作用,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準確了解農戶養殖的畜禽健康狀況??h、鄉畜牧獸醫部門都設立和公布了疫情舉報電話,對群眾舉報的疫情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核實排查,堅決果斷、科學穩妥處置各種疫情隱患。
近年來,盡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動物防疫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學習、宣傳《動物防疫法》工作不夠
畜牧獸醫部門對學習和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雖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學習、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群眾對《動物防疫法》的內容了解還不多,特別是邊遠地區和山區,群眾依法做好動物防疫的觀念還比較淡薄,學法、懂法、守法的意識還不夠,強制免疫難度大,逃避檢疫的情況時有發生。
2.2管理體制不順
鄉鎮畜牧獸醫站屬條塊雙重管理,業務上由畜牧局指導,人、財、物歸屬鄉鎮政府管理,體制不順造成管理和領導上的混亂。由于人、財、物三權到鄉鎮,畜牧局無法行使行之有效的監管手段,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
2.3防疫員工作量大、經濟待遇低
近年來,該縣畜禽飼養量逐年遞增,動物疫病的防控形勢日趨復雜嚴峻。動物防疫員是動物防疫的主力軍,常年工作在防疫第一線,承擔著動物疫病的預防免疫、免疫標識佩戴、消毒滅源、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檔案填寫和檢疫監管等工作,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牧業健康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村級防疫員每年補助不足千元,除去走家串戶交通費、電話費所剩無幾,另外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如交通工具、路途坎坷及與動物近距離接觸等,都直接影響了工作積極性和隊伍穩定性。
2.4動物免疫應激反應補償長效機制尚未有效建立
隨著動物強制免疫病種增加,動物出現免疫副反應甚至死亡的機率加大。在損失補償方面,由于機制不健全,防疫人員常因動物免疫副反應與畜主發生糾紛,養殖戶就對防疫工作存在抵觸情緒。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妥善解決,直接造成養殖戶和防疫員之間個人矛盾,致使今后工作陷入被動。

3.1加強宣傳引導
利用媒體報道、發放資料、培訓教育、科技下鄉、在動物規模飼養場內制作大字標語、科普宣傳欄、安放警示牌和責任公示牌等形式,加強對《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等法律法規、技術規范以及動物疫病防疫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科學養殖,依法防控知識,提高養殖戶知法、懂法、自覺守法意識、督促養殖戶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確保病原及時消滅,防止病原擴散蔓延。
3.2理順管理體制
必須堅持以業務部門管理為主,鄉鎮管理為輔的雙重管理原則。鄉鎮畜牧獸醫站應作為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在鄉鎮或區域派出的機構,人員、業務、經費都由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好鄉鎮畜牧獸醫站與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關系,既要履行好縣級畜牧獸醫部門作為鄉鎮派出機構的職責,又要主動接受鄉鎮黨委、政府的統一協調和指導。
3.3提高工作待遇
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動物防疫員的投入,提高基層動物防疫員待遇,勞動報酬應參照村級干部待遇,從事多年的老齡人員也應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解決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后顧之憂,以激勵有知識的年輕人積極參與動物防疫工作。同時引入績效工資制度,將年終考核與工作能力、業務成績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工作責任感。
3.4健全補償機制
建議政府部門應將免疫反應病死畜禽的補償費用納入財政預算,完善賠償機制,簡化中間環節。落實國家強制免疫政策,這項資金應作為動物防疫機構的專項儲備經費,只有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才能使疫苗反應得到及時搶救,死亡反應及時補償到位,防疫工作才能順利開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