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亞玲
摘 要:近年來,隨著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經濟業務日益頻繁、舞弊現象層出不窮,審計工作愈來愈難,審計期望差距日益擴大,嚴重影響了社會公眾對審計有效性的信心,給審計界帶來巨大壓力,最終使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關鍵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重大錯報風險;風險評估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含義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指會計師經過專業、正確的風險判斷,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控制情況進行評估,確定被審計單位的剩余風險,然后通過執行審計程序,將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剩余風險降到可接受的水平。新準則重構了風險模型,正式引入了“重大錯報風險”,即會計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包括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前者多與控制環境有關,主要指戰略和經營風險,后者是指與具體會計報表項目在認定上相關的風險。
還可從以下兩方面更好理解:一是審計風險是貫穿風險導向審計的一個重要概念。風險導向審計以審計主體的審計風險為導向將審計風險降到可接受水平,非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二是風險導向審計要對被審計單位的風險全面分析評價。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風險會對風險評估產生影響,要降低審計風險,在評估中須考慮經營風險。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的局限性和對策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存在的問題
1、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風險是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實施的基礎。目前我國雖制定了相關法律體系,但審計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仍比較匱乏,民事賠償制度不夠健全。即使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被起訴,更多的是受到經濟處罰,在行政和刑事處罰方面承擔的風險小,其賠償責任遠低于國外同行。行政與刑事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機制形同虛設。因此,在風險較小的情況,會計師和事務所會為了自身利益不惜違背職業道德甚至法律法規,出具虛假報告,導致審計質量下降。
2、信息系統不完善,實際操作中局限性大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會計師通過執行風險評估程序對企業進行分析,為風險不同的客戶制定個性化的審計程序。在審計過程中,會計師的工作靈魂是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所處行業環境做出正確的職業判斷,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全面收集有關企業的信息。而如今我國的大多數事務所的信息儲備不全面,缺乏對行業環境和企業經營風險的了解,信息系統不能滿足所需的要求,嚴重影響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
3、職員的綜合素質不能勝任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1)知識技術層面
會計師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至關重要。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要求會計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熟練運用多種分析工具對財務和非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并能運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知識和戰略觀念分析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和行業狀況。而我國高水準人才大量缺乏。事務所多從事會計和審計業務,缺乏多元化背景,會計師不了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企業的經營和行業狀況,缺乏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數理統計能力等問題。
(2)職業道德素質層面
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指會計師應遵循行為規范。如:技術規范、專業能力、職業道德等。我國雖已制定《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和《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但在實踐中約束力不強,加上監督檢查力度不夠、管理者的舞弊和內部控制不完善,使得一些會計師違背職業道德,肆意出具虛假報告。
(二)針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1、強化風險導向理念,提高重視度
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資本的流動促進審計的跨國發展。我國審計準則從一開始就借鑒國際慣例,以國際審計準則為基礎制定。現階段,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不夠強大,事務所缺少自己的信息庫,不能及時、全方位的了解各行業與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情況。因此,想要應用風險導向進行審計,就要建立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庫幫助會計師全面地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及內部經營活動環境,具備風險導向審計理念,提高其對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好地識別重大錯報風險。
2、重視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水平
進行審計時會計師應具備行業知識結構。如:行業政策特點、企業經營環境和風險等。在審計執行中,會計師還必須持有職業懷疑態度,如:對審計證據是否真實可靠時刻持懷疑態度。嚴格按照審計程序執行。同時,事務所應利用計算機網絡來擴大和方便會計師對行業知識、政策的學習,使會計師具備全面的知識理論體系,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降低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3、健全相關法律體系
具有法律法規支持和保護是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基礎和前提。會計師是執行會計、審計制度最主要的主體。但現行的法律法規以行政責任為主,以刑事和民事責任為輔,且針對民事責任的規定十分薄弱。由于法律法規不完善,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更多利益,使得會計師違背職業道德甚至法律法規,對外提供錯誤的審計報告,使社會公眾的利益遭受損失。因此,必須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如: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與處罰力度以增強會計師的法律風險意識和職業道德素質。
4、健全對會計師審計工作的監管力度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企業內部審計風險與企業內部控制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經濟角度分析可以發現,會計舞弊的具體操作者就是企業的實際控制者。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健全及公司經理人信息控制權的擁有直接導致了風險導向審計的具體運用,因此,對于現代企業而言,我們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斷地強化對于管理者的制約以及監督,有效規避內部人員控制現象的發生,從而為風險導向設計工作的推進奠定相應的基礎。例如,我們可以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和監事會制度,在不斷優化公司治理框架的過程中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進行逐步地完善,重視日常經營之中的各種控制活動,并對各種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增強領導層對于控制的責任感,落實企業內部審計的各個環節,不斷的優化信息質量,促進風險導向審計工作的發展。
三、結語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論概念及目前我國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局限性和對策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得出兩點結論:
1、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目前在我國運用規模小,大部分還是運用的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只有較少的事務所運用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方法。
2、相關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法律體系不健全,事務所缺乏系統的信息庫,大多數注冊會計師的理論知識素養和職業道德匱乏,我國必須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和信息庫的建設。
本文的不足:對于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風險評估方法落實到具體實踐缺少探討,需要今后繼續學習與探究。
參考文獻:
[1]王詠梅.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發展及運用研究[J].審計研究,2005(6).
[2]劉曉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研究[D].法制與社會,2007.
[3]鐘明君.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中國的運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
[4]席龍勝.現代審計風險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