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眾

董雪賓的數據思維是帶著泥土味兒的:數據分析系統是一劑靈丹妙藥,上馬短短三個月就讓他看到了明顯收益。
云南快勤的數據化轉型充滿了民企的特色一一認準了就干,變現就是硬道理。
就是這股子勁兒,讓這個成立才三年的公司兩次轉型:先是從綜合修理廠轉型成專營汽車用品及配件銷售服務的公司;半年前決定追上數據分析的潮流,經過3個月的調研和試錯,現在公司的訂單處理、庫存管理和采購計劃三個業務部門都實現了數據化。
“作為配件經銷商,原先依靠信息不對稱這道天然屏障所維持的市場已經岌岌可危,想要在這場互聯網浪潮中繼續保持競爭優勢,我們必須做到發貨快,發貨準,這就需要依靠大數據的支持。”云南快勤汽車用品銷售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董雪賓如是說。
董雪賓的數據思維是帶著泥土味兒的,對他來說,數據分析系統是一劑靈丹妙藥,上馬短短三個月就讓他看到了明顯收益。
配件也瘋狂
云南快勤獨家代理了博世潤滑油和博世電瓶,也代理了博世一系列的通用件產品。“我們是德國博世一站式汽車配件的特約經銷商,也是博世汽車專業維修連鎖網絡的戰略合作伙伴和最佳服務供應商之一。我們所努力的一切就是要打造云南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第一品牌。”
盡管是專注做博世的代理,但博世產品種類繁多,記者隨手在電商網站上搜索“博世機油”,就出現了各種型號、各種容量、各種包裝的選擇。想來作為專業的汽配廠,他們面對客戶需求,也難免千頭萬緒、手足無措。
“以前接到訂單需求,我們的業務員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去確定準確的件號,有時候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錯誤、重新發貨,這樣既增加了人力及物流成本,還影響客戶的信任度,”董雪賓回憶,那個時候,公司的“法寶”就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很多零配件廠商提供的產品目錄。但是這些產品手冊上的數據很粗略,甚至會有一些適配錯誤,“有時候為了確定哪個件號是準確的,我們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實在無法確認的時候,只能把兩個甚至多個配件都發給客戶,哪個能裝上就用哪個”這種解決方式雖然充滿了誠意、也切實解決了問題,但于經營上來說,頗有舍車保帥之意,簡直有點悲壯。
而大哥博世則是業界的前瞻者,處處先聲奪人,早就布局了云計算和大數據。2012年,博世軟件創新公司宣布其智能業務流程管理套件入列Gartner魔力象限的“有遠見者”象限,這個軟件創新公司是博世集團的軟件和系統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物聯網和服務設計、開發和運作創新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
提到這個,董雪賓可以說是發自肺腑的敬佩:“博世是全球原廠汽車零部件的第一品牌。今天原廠的業務就是明天我們售后的業務,博世在汽車售后的領域有很多的創新和技術化的應用,我們從這個國際品牌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執著的數據學徒
博世做事情的決心和野心,董雪賓是學到了,而且收益明顯。半年前,董雪賓決定啟用數據分析,這對于以修理廠這樣手工作坊式起家的云南快勤來說是件難事,公司和個人都沒有lT相關背景,只憑著熱炒的市場氛圍和求變心切的一腔熱情。
“利用技術、數據優化現有的業務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這種互聯網+時代的標語,聽起來誘人,做起來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最初,董雪賓是想自己自起爐灶的,他也舍得下本,將公司年利潤的10%拿出來找專才、立專項。他調研了市場上多家管理軟件公司和數據公司,組建了專門的技術團隊,花費了近3個月時間搭建數據平臺,卻未取得明顯成效。董雪賓發現,即便積累了多年的土法寶在大數據面前也顯不了神通,比如配件大數據,這是個上億量級的數據庫,只有專業的數據公司才有能力支撐。
在意識到數據工程的艱巨性之后,董雪賓又開始在國內尋找數據供應商,經過測試、對比之后確定了正時汽車SuperEPC。這是一個2015年底發布的全車型全配件綜合查詢系統,可為中國汽車后市場各類廠商提供全車型全配件的查詢支持,包括車輛定型定款查詢、配件適配通配查詢、保養規則查詢。
董雪賓分析:“我們需要的首先要是成形的產品,不需要我們再配備技術人員開發,安裝、激活即可使用:其次,它的數據比較齊全,OE和品牌件號都有;第三,它的數據是不斷更新的,我們沒有后顧之憂。”
公司的嘗鮮者是訂單處理板塊,接到客戶訂單之后,員工立刻可以查到客戶所需配件的件號,形成發貨單,又準又快。之后庫存管理和采購計劃這兩個業務部門也相繼使用。通過數據支持,管理員可以知道倉庫中現有配件可適配在哪些車款上,避免重復采購,消化庫存:采購員可以對以往的客戶訂單數據進行分析,采購客戶訂貨頻次最高的配件,避免低頻配件壓倉。
最初組建的技術團隊已經“扶正”為獨立的IT部門負責大數據的運維,包括內部管理系統的維護和外部數據的對接。嘗到了甜頭的董雪賓馬不停蹄,已經在規劃配件交易平臺,這個平臺將會啟用配件大數據,它承載了董雪賓更大的野心:“數據分析一定程度上正在改變我們的商業模式,目前我們正在嘗試做一個配件交易平臺,以云南地區為起點,配件大數據就是這個平臺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