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爽
【摘 要】韓國綜藝節目《無限挑戰》自2005年開播以來,憑借其獨特的風格、多元的節目內容,贏得了眾多觀眾的認可與支持。本文力圖從主題策劃、節目內容、節目品牌及受眾互動等方面,對節目《無限挑戰》的特色進行分析解讀。
【關鍵詞】無限挑戰;主題策劃;特色
中圖分類號:G22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107-01
一、《無限挑戰》節目介紹
《無限挑戰》是韓國MBC電視臺于2005年推出的一檔真人秀綜藝節目,節目經過多次改版,在2006年5月以韓國電視史上第一個“真實綜藝節目”形式呈現,并憑借獨特的風格、多元的節目內容,取得了韓國綜藝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該節目每周以不同主題形式播出,內容新穎不俗套。節目幾乎無間斷播出了11年,依然獲得著極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
二、《無限挑戰》節目特色分析
(一)非定向的主題策劃?!稛o限挑戰》是西方真人秀節目與韓國傳統綜藝節目結合的產物,非定向的主題策劃讓節目內容更有看點?!稛o限挑戰》會結合時下熱點來選定主題。例如,2009年制作的現寫電視劇本特輯,就是以當時的熱播韓劇《花樣男子》為原型,由成員們根據自己的形象風格和想象力對人物劇情進行創作再現,這種有點“惡搞”的方式,為節目增添了不少笑點。娛樂節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導著受眾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除了追求娛樂性,還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和社會責任感。《無限挑戰》前成員盧洪澤和吉因酒后駕駛引起了很大的爭論,節目組就主動擔起責任,直面錯誤,在節目中鞠躬道歉。
《無限挑戰》最大的魅力在于“真實”,很多次的節目錄制,成員們并不知道主題,有時還會臨時更換錄制主題。例如,2015年制作的海外打工特輯,節目組事先告訴成員們是慶祝節目十周年的度假,到了機場才告知他們想得到休假獎勵,必須要先完成“海外極限打工”任務。制作組的巨大反轉讓幻想著度假的成員們倍受打擊,節目組記錄下了他們的反應和表情,再利用后期剪輯達到敘事和情感的流暢推進。
(二)節目內容的文化性表達?!稛o限挑戰》中隨處體現著韓國的民族文化,如韓國的地標性建筑、禮儀風俗、飲食文化等。像每年制作的中秋特輯,主持人會穿上傳統服飾向觀眾問好,節目內容也都圍繞風俗文化展開。還有節目中出現的街頭小吃、特色海鮮、傳統宮廷宴等,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了解到了韓國的飲食文化。
節目中的娛樂性要依賴文化內涵的支撐,寓教于樂。《無限挑戰》制作的運動特輯,有意在推廣和支援韓國冷門運動。例如,2011年制作的賽艇特輯,成員們從對賽艇一無所知到努力練習,5個月的準備訓練導致成員們傷病不斷,但大家仍在堅持。雖然結果失敗,但節目中不僅普及了賽艇的相關知識,還傳遞出了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態度。
節目組通過傳播內容對受眾情感的牽動,來引發受眾對于傳播內容的關注,讓節目在表達娛樂性的同時,將公益理念傳播出去,豐富了公益的表現方式。
(三)節目品牌特色。強大的主持人陣容是《無限挑戰》節目品牌的標志。節目為成員們量身打造“專屬角色”:劉在石主持搞笑風趣,與嘉賓互動親切,把控節目流程,在節目中擔任領導者角色;“老人”樸明秀特立獨行的呵斥搞笑風格;“機靈鬼”HAHA不顧形象地耍寶;“食神”鄭俊河憨厚老實的形象;“別扭胖子”鄭亨敦以及“年輕血液”黃光熙。成員之間配合默契,讓主持團隊形成長線品牌。每次節目開始和結束時,成員們都會一起張開雙手大聲喊出“無限挑戰”的口號,從感官上提升了節目品牌認知度。除此之外,還有導演金泰浩開創的“無挑吐槽字幕”,讓原本單一的畫面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更能進一步加深節目品牌的認知度。
(四)與受眾多渠道互動。韓國的電視綜藝節目是根據觀眾的意見來制作生產的,這種制作體系能很好地適應觀眾的口味和興趣,反映觀眾真實的情感。《無限挑戰》一直走“平民化”“生活化”路線,經常制作與觀眾互動的特輯。例如2016年的壞記憶橡皮擦特輯,以擦去觀眾不好的回憶為選題,先是請來各領域的專家,給成員們一些商談意見,然后成員們各自走向街頭在路旁搭起帳棚,面對面地聽取民眾的煩惱,還用自身的經歷來開導觀眾,給了他們寬慰和鼓勵。節目從現實入手,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為了感謝觀眾的支持,節目還制作了哥哥的瘋狂粉絲特輯,邀請節目觀眾參加節目,真正做到了多渠道與觀眾互動,體現了節目制作以人為本的理念。
三、結語
《無限挑戰》自開播以來,也經歷過改版、收視率低的困境,但憑借著其“創意無限、挑戰無限”的特色魅力,發展成了韓國綜藝節目中的佼佼者,已超越了藝能綜藝的界限,成為了有話題性和社會意義的節目。《無限挑戰》的成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李露潔.韓國綜藝節目的品牌傳播模式——以《無限挑戰》為例[J].青年記者,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