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華
【摘 要】近些年來,廣場舞作為一種新型的舞蹈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傳播速度非常快,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起源于民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并逐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間文化,既體現了全民健身的理念,又很好地傳播著群眾文化,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娛樂生活,有利于群眾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本文簡單分析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希望對廣大讀者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廣場舞;群眾文化;地位;作用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8-0235-02
一、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
(一)廣場舞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關鍵環節
廣場舞已經成為了一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它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素質的改善和提高,還有愉悅的精神文化享受。現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已得到改善,民間的文化娛樂活動也層出不窮,廣場舞作為新時期發展的產物,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可以說,廣場舞幾乎遍布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角落,它已不再是簡單的民間舞蹈,而是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正逐步演變為人民群眾娛樂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源于農村舞蹈,又融合了宮廷舞步、現代探戈和拉丁舞步,獨具魅力和韻味。因為廣場舞動作比較簡單,又容易學習和模仿,所以很快就被廣大群眾接受和熱愛。當你親身參與到廣場舞中,就會立即感受到其中的樂趣,體會到運動的快感和舞蹈的魅力。
(二)廣場舞所具備的特殊性造就了在群眾文化中的重要意義
廣場舞本身就起源于最基層的民間組織,又服務于民間百姓,具有特殊性。廣場舞可以把審美的主體和客體有機結合為一體,其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都選材于民間,能很好地陶冶老百姓的道德情操。此外,民眾通過一系列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內心的情感,也能作為情感宣泄的一種良好途徑。
廣場舞不僅富含較強的娛樂性,還彰顯著無窮的民間藝術魅力,舞者在跳動的過程中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現出對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多年來,光明新區文化館成立專業的部門對廣場舞的培訓、管理進行深入探索,圍繞“群眾路線”“改革創新”的總體思路,以“五個踐行”為宗旨,著力于“惠民、精品、品牌”這三個重點,全力提升文化品質,助推新區文化向大繁榮、大發展的方向邁進。為進一步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宜居社區建設”等工作部署,著力打破傳統文藝演出進基層的模式,重點培育引導基層文化自我發展的意識,啟動了“文化服務進基層”系列工作,分別在光明、翠湖、白花、碧眼、李松蓢、玉律、下村、公明、甲子塘等社區開展20余場廣場舞培訓班,培訓130名廣場舞文化輔導員駐點30個社區企業,每晚為居民群眾免費進行廣場舞培訓,有效激活了基層文化“種子”的自我創建意識、自我發展意識。
二、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
(一)提高群眾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
廣場舞也是舞蹈藝術的一種,它結合了音樂藝術,可以讓舞者伴隨著音樂的節奏,用肢體語言闡釋自己的情感,讓廣大基層民眾在舞蹈藝術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及藝術修養。任何一門藝術都充滿了情感,廣場舞的舞蹈動作十分接地氣,有入門快、自由性強的特征,能確保群眾有較高的參與度,進而在社會生活中構建濃厚的藝術氛圍,使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立足于藝術的視角,廣場舞實則是在傳播一種民間文化,把認識舞蹈、學習舞蹈、演繹舞蹈的過程集于一體,從中傳遞出人們對舞蹈藝術的高度贊揚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廣場舞的傳播速度非常驚人,只有充分挖掘廣場舞的文化內涵,并結合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以正確的方向作為引導,逐步提高廣場舞的藝術價值,才能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喜愛廣場舞,從而奠定龐大的群眾基礎,最終讓廣場舞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文化建設。為讓新區公共文化事業更好、更快地“接地氣”“樹品牌”,使新區的居民群眾、來深建設者從文化活動中獲得健康、體味快樂、享受幸福,光明新區文化館首先以推廣“排舞文化”為抓手,分別開辦了“光明新區排舞文化輔導員培訓班”、市排舞文化培訓班、廣東省排舞教練裁判資質培訓班等,百余名獲得國家排舞初中級教練證書的排舞愛好者每晚在社區企業為居民群眾傳播排舞文化,有效地在新區范圍內營造了舞蹈氛圍。同時,為更高層次地推廣廣場舞,引導廣場舞人才的發展,承辦了市第十一屆“鵬城金秋”社區文化藝術節排舞及廣場舞大賽,以廣場舞賽事為契機,營造文藝氛圍,助推新區各排舞隊伍展示風采及榮獲佳績,有效向全市各區展示新區的軟硬件文化實力。
(二)有利于打造和諧自主的群眾文化
廣場舞進一步拉進了群眾之間的距離,增進了民眾之間的交流溝通,讓他們在廣場舞的熏陶下,不斷追求社會的文明、和諧,從而增強了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促進了和諧自主的群眾文化的快速傳播與發展。目前,廣場舞的類型有很多,但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民眾,內容積極健康,風格鮮明活躍,音樂伴奏歡快,對于老百姓的情緒調節起到關鍵作用。不同地區的民眾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他們往往會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自主編制廣場舞,以此來滿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讓群眾文化活動始終充滿生命力。通過廣場舞將廣大民眾匯集到一起,是正能量的相互傳遞,從而全面培養了群眾的價值觀念、行為素質以及道德品質,充分展現出地區的文化精神,打造出和諧自主的群眾文化。
為迅速壯大廣場舞隊伍力量,強化新區公共文化服務力量,促進全社會各界共建、共享文化福利,光明新區文化館采取了以下措施:1.力抓廣場舞義工隊伍力量及管理系統。我館組建的文化義工對已在新區義工聯系統內建立完善的文化義工服務隊管理平臺,招募廣場舞文化志愿者成員已達227名(專業技術型人員46人、輔助服務型181人)。他們已在我館千堂公益培訓、40多場文藝展演服務及社區文化活動中展現了志愿服務魅力。2.組建館辦文藝隊伍,扶持優秀廣場舞文藝人才在館內組建新區“廣場舞藝術團”,代表新區參加廣場舞排舞角逐,同時組建“老年人舞蹈隊”“少兒舞蹈合唱團”“廣場舞鼓樂隊”等,激活他們文化生活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豐富場館文化內涵。通過不斷的排練和努力,新區文化館的館辦老年人廣場舞蹈隊成功進入深圳廣電集團舉辦的“老有才了”半決賽。
(三)為群眾搭建良好的文化活動平臺
廣場舞一方面充分展現出民眾群體文化的風格和韻味,另一方面更是文化內涵和民間文化傳播的載體,它既需要大量的民眾來參與互動,還需要創建積極健康的活動情境,調動群眾的參與熱情,并逐步引導群眾為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由于社會競爭力不斷提高,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也持續加大,所以通過廣場舞來釋放自己內心深處的壓力和情感也是一種較好的方式,能夠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在群眾文化的推進中,要針對民眾的不同特點,在不同時期進行精神層面的幫助和輔導,幫助他們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對生活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當然,各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也應積極參與到廣場舞的推廣與規范工作之中,為群眾搭建良好的文化活動平臺,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廣場舞比賽來提高人們的積極性。
三、總結
廣場舞的傳播速度非常驚人,如何利用廣場舞來提升群眾文化水平是當前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只有充分挖掘廣場舞的文化內涵,并結合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從正確的方向出發,逐步提高廣場舞的藝術價值,才能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喜愛廣場舞,奠定龐大的群眾基礎,最終讓廣場舞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郭偉.論廣場舞在推動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04).
[2]張莉.淺談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J].中國職工教育,2013(16).
[3]朱其賢.廣場舞在社區生活中的作用及發展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