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真+張亞杰



【摘要】本研究對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呈顯著正相關。其中,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中的流暢性、獨創性特征顯著相關,與變通性特征則沒有達到顯著性相關;語言能力中的詞的知識、詞的記憶、詞的流暢性均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呈顯著正相關。
【關鍵詞】5~6歲幼兒;語言能力;創造性思維;關系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16)05-0031-05
語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思維的載體,因此,語言和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思維的發展,能促進語言結構、語言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的發展。〔1〕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也是其思維能力發展的過程。語言對思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學前階段是幼兒語言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有研究表明,5歲半左右是幼兒掌握語法、理解抽象詞匯和開始形成綜合語言能力的關鍵期。〔3〕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創造性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個特征。流暢性是指在短時間內能連續表達出的觀點或設想的數量;靈活性是指能從不同角度靈活地思考問題;獨創性是指具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別出心裁的解決問題的思路。〔4〕托蘭斯的研究發現,創造力在兒童早期就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并隨兒童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個體創造力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規律,可以通過教育來培養。〔5〕
已有研究發現,嬰兒就已經具有初步、自發的創造性表現;進入幼兒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創造性思維中的想象成份逐漸增多,好奇心也越來越強烈。〔6〕有研究發現,2~6歲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總趨勢是流暢性特征優于變通性特征,變通性特征優于獨創性特征,且個體差異較大。其中,獨創性特征的個體差異最為明顯。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還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除流暢性特征外,男孩的創造性思維整體水平、變通性特征和獨創性特征均顯著高于女孩(葉平枝、馬倩茹,2012)。幼兒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想象力與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直接相關,但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7〕還有研究認為,語言能力中的詞語聯想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顯著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產生的重要條件。〔8〕
然而,目前有關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關系的研究還較少,因此,本研究以5~6歲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探討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關系問題,以期為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參考。
一、研究設計
(一)被試選取
本研究以從河南省開封市某幼兒園4個大班中隨機抽取出的80名幼兒為被試,其中男孩45名,女孩35名。
(二)研究工具
1.語言能力測試
研究者采用華東師范大學修訂出版的《麥卡錫幼兒智能量表的語言分量表》(MSCA-CR)(陳國鵬、李丹,1994)來測查被試的語言能力,內容包括圖畫記憶、詞的知識、詞的記憶、詞的流暢性、反義類推5方面。研制者報告,該量表的穩定性系數為0.82,分半相關系數為0.94,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重測信度和內部一致性水平。〔9〕
2.創造性思維能力測試
研究者采用美國心理學家托蘭斯編制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測驗((TTCT)(E.P.Torrance,1966)來測查被試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該測驗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測驗工具。研制者報告,該測驗工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信度為0.80~0.90,其復本及分半信度為0.70~0.90。研制者通過1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在創造性思維能力測驗中得分較高的中學生,12年后,其在工作中會表現出較高的創造力,表明該測驗具有較好的預測效度。〔10〕本研究采用的是托蘭斯創造性思維能力測驗中的言語創造性思維能力測驗,主要涉及創造性思維能力中的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等特征。
(三)計分方法
《麥卡錫幼兒智能量表的語言分量表》中的5項測試中,答對1題得1分,共110分。托蘭斯言語創造性思維能力測驗中,流暢性特征按幼兒講述的有效句子總數計分,1個有效句子計1分;變通性特征按幼兒講述的角度計分,1個角度或類別計1分;獨創性特征按每個講述內容在所有樣本中所占的百分比計分,5%以上計0分,2%~5%計1分,2%以下計2分。創造性思維能力總分為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方面特征得分的總和。
(四)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的測試均在幼兒園安靜的休息室內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兩項測試均設計了標準指導語和標準程序。所有數據運用SPSS16.0進行統計分析。
二、 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狀況
1.5~6歲幼兒語言能力的整體發展狀況
統計表明,幼兒語言能力得分最高分為89分,最低分為45分,平均分為67.20±10.68,正確率為63%。表明幼兒的語言能力處于中等發展水平,但發展不均衡(見表1)。
2.5~6歲幼兒語言能力的性別差異
按幼兒性別進行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在語言能力總分上,女孩高于男孩,性別差異不顯著;在語言能力各維度中,除詞的記憶外,性別差異不顯著(見表2)。
3.5~6歲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整體發展狀況
統計表明,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分最高分為23,最低分為3分,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三方面特征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表明大班幼兒思維的流暢性發展最好,獨創性發展尚不足(見表3)。
4.5~6歲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性別差異
按幼兒性別進行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在變通性、獨創性特征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總分上,男孩均高于女孩,但不存在顯著差異(見表4)。
(二)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系
結果表明,大班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顯著相關。具體來看,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流暢性、獨創性特征顯著相關。在語言能力各維度上,詞的知識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其流暢性特征呈正相關;詞的記憶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其獨創性特征呈顯著正相關;詞的流暢性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其流暢性、獨創性特征均存在顯著正相關(見表5)。
此外,根據語言能力得分情況,本研究按照27%的標準將幼兒語言能力分為低、中、高三組,〔11〕低語言能力組的幼兒24名,中語言能力組的幼兒33名,高語言能力組的幼兒23名。各組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其特征的平均得分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高語言能力組的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及其特征得分基本處于較高水平,中語言能力組的幼兒次之,低語言能力的幼兒處于較低水平。
方差分析顯示,在流暢性特征方面,高語言能力組幼兒與中、低語言能力組幼兒之間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而中、低語言能力組幼兒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在變通性特征方面,三組幼兒之間均出現顯著差異。在獨創性特征方面,高語言能力組幼兒與中、低語言能力組幼兒之間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而中、低語言能力組幼兒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三、討論
(一)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狀況
1.語言能力的發展狀況
研究顯示,5~6歲幼兒的語言能力處于中等水平,且發展不均衡,這與張惠的研究結果一致。幼兒語言發展不均衡可能與家庭文化資本有關,〔12〕也可能與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學習動機等因素有關。〔13〕語言能力性別差異分析顯示,女孩高于男孩,但差異不顯著,這也與已有研究的結論一致。〔14〕
2.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狀況
研究發現,5~6歲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總體趨勢是流暢性優于變通性,變通性優于獨創性,表明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流暢性發展最好,獨創性發展尚不足,這與已有研究結論一致(葉平枝、馬倩茹,2012)。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獨創性發展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于:(1)相較于流暢性和變通性,思維的獨創性發展難度更大。(2)額葉是獨創性思維產生的功能部位,幼兒額葉的發展尚不充分。有研究表明,大腦額葉與思維的獨創性密切相關。〔15〕
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性別差異分析顯示:男孩思維能力中的變通性、獨創性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分均顯著高于女孩,但在思維的流暢性上,男孩與女孩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已有研究結論一致。其原因可能與性別刻板印象有關,即人們往往認為,男孩應該是調皮、有個性的,女孩應該是聽話、乖巧的。在這類傳統觀念的影響下,男孩、女孩一出生就可能會接受不同的教育,從而導致后天不同思維特點的形成。就語言發展而言,父母通常對女孩的要求是細聲細語、少說多聽,對男孩則約束較少。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男孩語言發展特點不同于女孩,更有利于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系
1.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相關
研究顯示,5~6歲幼兒語言能力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呈正相關,這與已有研究結論一致。〔16〕語言和創造性思維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馬福全,2005)。
2.5~6歲幼兒語言能力各維度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系
進一步探究語言能力各維度與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系發現,與詞匯相關的維度,如詞的知識、詞的記憶和詞的流暢性,都與創造性思維能力顯著相關。這可能是因為詞匯作為“語言重要的建筑材料”,是幼兒語言交流的基礎。〔17〕詞匯也與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相關。幼兒掌握了豐富的詞匯,表達起來就會更加流暢、獨到,相反則會因為詞匯貧乏而影響表達。〔18〕具體來看,幼兒詞的知識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呈顯著正相關。詞的知識這一維度考察的是幼兒對詞語的理解程度。看圖講述是一種復雜的語言活動。講述過程中,幼兒除了要啟動記憶系統,敘述與主題相關的內容,組織敘述結構外,還需選擇適當的詞語進行敘述。〔19〕詞的記憶也與創造性思維能力顯著正相關。詞的記憶這一維度考查的是幼兒對詞語及其意義的復述水平。在聽測試者講述完相關內容之后,幼兒要進行詞語復述和故事復述。正確地復述有兩個必要前提,一是對圖畫所表達的內容以及人物角色有一定的理解;〔20〕二是對所理解的內容能進行記憶,以便在復述過程中保持故事的連貫性。此外,詞的流暢性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呈正相關。詞的流暢性這一維度考查的是幼兒在規定時間內使用的與主題相關的詞匯的數量。詞的流暢性越高,用以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詞匯就越多,更容易進行時間較長、內容較豐富的看圖講述。〔21〕
3.語言能力的高低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影響
研究表明,語言能力高的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較高,語言能力中等的幼兒次之,語言能力較低的幼兒處于較低水平。原因可能在于:語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幼兒具有仔細觀察日常生活,注意積累知識和生活經驗,并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進行表達的能力。因此,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建議
(一)開展多樣化的詞匯訓練
研究發現,語言能力中與詞匯相關的維度都與創造性思維能力顯著相關,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詞匯訓練來豐富幼兒的詞匯:(1)同義替換。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幼兒“漂亮”還可以怎么說?(美麗、好看)高興還可以怎么說?(快樂、開心)等,以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并激發幼兒詞匯學習的興趣。(2)詞語接龍。即順著最后一個字往下接,例如,朋友-友愛-愛心-心情,通過游戲的形式豐富幼兒的詞匯。(3)造句。即根據一個詞語說一句話,例如,想象——我想象有一天我們可以遨游太空,從而加深幼兒對詞語的理解。
(二)通過有效教學提高語言能力,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1.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中的流暢性
語言能力是在不斷運用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的,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學習環境。〔22〕首先,用激勵的方法促使幼兒產生想說的欲望,例如,對于積極發言的幼兒,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口頭或物質的獎勵。其次,為幼兒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例如,開展“開心小主持”“課間播報”等活動,讓幼兒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講給其他小朋友聽。最后,鼓勵幼兒把話講清楚、完整,力求生動。總之,只有說得越多,語言的流暢性才會越來越好。
2.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中的獨創性
例如,在故事教學中,教師為幼兒提供故事的基本元素,如時間、人物、地點,但不限定故事情節,以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進行故事創編。也可鼓勵幼兒將自己想象的內容表達出來,以有效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欲望。〔23〕此外,可開展“每天一故事”活動,即由幼兒輪流給大家講故事,并開展每月一次的“故事之星”評比活動,以逐漸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獨創性的發展。
3.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變通性
例如,教師可在語言活動中,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來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例如,在續編故事《貓醫生過河》活動中,為了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在續編前,教師向幼兒提出了如下問題:“小河擋住了貓醫生的路,你們認為貓醫生后來過河了嗎?如果過河了,是通過什么辦法過的呢?”活動中,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了多種辦法:讓大象馱著貓醫生過河;請會游泳的大白鵝送貓醫生過河;請水牛馱他過河;找一些樹枝架在兩岸讓貓醫生走過河去等等。
參考文獻:
〔1〕伍鐵平.語言與思維關系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05.
〔2〕VYGOTSKY L.The genetic roots of thought and language: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2:186.
〔3〕何麗平.在幼兒語言發展關鍵期進行全面語言教育的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4.
〔4〕吉爾福特.創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135.
〔5〕〔10〕董奇.E·P·托蘭斯的創造力研究工作〔J〕.心理發展與教育,1985,(1):40-59.
〔6〕郁美.國內外關于兒童創造心理發展的研究綜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3,(6):68-72.
〔7〕連桂菊.3~6歲兒童想象力的發展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3.
〔8〕李慎秀.大學生創造性思維水平與詞語聯想能力關系的實驗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7.
〔9〕張旭.幼兒錯誤信念理解與語言關系的縱向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6,(5):71-76.
〔11〕吳明隆.問卷統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169.
〔12〕張惠.家庭文化資本與幼兒語言發展水平的關系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3.
〔13〕杜艷萍.幼兒語言智能探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6.
〔14〕陳倩倩.4歲和6歲兒童語言能力:情緒知識與自傳體記憶的關系〔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15〕王敏.創造性思維中新穎性產生的腦機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16〕杜艷芳.小學生言語創造性思維與語文成績的關系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61-65.
〔17〕〔21〕李靜.4~5歲幼兒詞匯水平與敘事能力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18〕周麗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分層培養策略〔J〕.當代學前教育,2014,(2):15-17.
〔19〕錡寶香.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童的敘事能力:篇章凝聚之分析〔J〕.特殊教育學刊,2003,(24).
〔20〕方富熹,齊茨.中澳兩國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的跨文化對比研究〔J〕.心理學報,1990,31(4):345-353.
〔2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3〕劉佳紅.故事教學與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2,(1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