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波
【摘 要】通過信息管理平臺,采用信息化技術優化多重耐藥菌監測的功能,改善人為判定的繁瑣。在檢驗科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整合細菌與抗生素的關系知識庫,開發智能多重耐藥菌監測功能。最終完成智能多重耐藥菌監測的功能并投入使用,實現智能監測細菌與抗生素結果,判定多重耐藥菌屬性。智能多重耐藥菌監測功能對提高工作效率,為臨床提供多重耐藥菌標本信息及病區分布,加強多重耐藥菌隔離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微生物室;多重耐藥菌;信息化;智能監測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onitor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JIA Hai-b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he function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onitoring, to improve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judg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aboratory, integ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teria and antibiotics, to develop intelligent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onitoring function. Finally completed the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onitoring and put into use.The function achieves intelligent monitoring of bacteria and antibiotics results, determine the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The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onitoring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o provide multiple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specimens for clinical in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solation work, has a positive role.
【Key words】Microbiology laboratory;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onitoring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和醫療保險的普及,醫院內住院患者明顯增多,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作為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重視。[1]其中多重耐藥菌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是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方面。[2]
本研究旨在利用檢驗科管理系統(以下簡稱LIS),通過設計實現一個智能監測多重耐藥菌的功能,結合檢驗人員設定的規則,智能判定多重耐藥菌的結果以及監測不可能發生的細菌與抗生素結果,標注特殊多重耐藥菌報告單,給臨床提供多重耐藥菌的報表,從而提升檢驗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細菌監測上的人為失誤、加強多重耐藥菌隔離工作的開展。
1 系統設計背景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溫醫一院)為全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檢驗標本量日均13000例以上,其中微生物標本日均300多例。在現代化設備越來越先進的情況下,微生物的細菌檢測大多已交給儀器執行,然而在多重耐藥菌的檢測上,仍需要專業人士綜合多種學科的知識進行判定。需投入較多人力,判定規則繁瑣。醫院感管科人員統計數據繁瑣,不能及早發現感染問題,不能及時與臨床科室溝通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
2 系統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基于LIS的智能監測多重耐藥菌功能應具備細菌與抗生素結果關系的維護,特殊多重耐藥菌的維護,智能監測細菌與抗生素的結果的功能,智能提示錯誤結果,標注需要特殊關注的多重耐藥菌。
2.2 細菌與抗生素結果關系的需求分析
多重耐藥菌的判定規則目前總結為以下四種情況:1)一種細菌對不同類型的抗生素耐藥超過3種,即判定為多重耐藥菌。2)一種細菌對某一特定類型的抗生素耐藥,即判定定為多重耐藥菌。3)某一細菌對某一特定類型的抗生素結果不可能為耐藥、敏感等。4)某一細菌對某一特定類型的抗生素結果必定為耐藥、敏感等。因此,智能檢測功能依據該這項規則展開,流程如圖1所示。
3 系統功能設計
智能監測多重耐藥菌功能主要分為細菌與抗生素結果關系維護和智能判定兩個模塊。
3.1 細菌與抗生素結果關系維護
微生物室人員維護細菌與抗生素結果的關系,需要支持一種細菌對應多種抗生素,且需要指定關系類型以及結果內容。
3.2 智能判定
微生物室人員在保存細菌結果時,監測功能將智能讀取細菌與抗生素結果關系,結合細菌結果,最終給予微生物室人員對應的提示信息。
3.3 特殊的多重耐藥菌維護
微生物人員標注檢驗報告單為多重耐藥菌后,病區護士及感管科人員統計多重耐藥菌報表時,將智能讀取特殊多重耐藥菌中細菌與抗生素的關系進行比對,最終在報表上標注特殊多重耐藥菌,以示區分特殊多重耐藥菌和普通多重耐藥菌。
4 系統實現
4.1 智能監測多重耐藥菌功能實現
溫醫一院將智能監測多重耐藥菌的功能嵌入LIS,便于微生物室人員在錄入每份細菌結果時得到相應的判定結果。病人信息欄中新增標注多重耐藥菌的單選框,便于微生物室人員錄入。微生物室人員在錄入細菌和抗生素結果時,若碰到不合理的細菌和抗生素結果時,將得到彈窗提醒,以便于微生物人員及時驗證細菌和抗生素結果。
4.2 智能監測特殊多重耐藥菌功能實現
各病區可通過護士站系統統計本病區的多重耐藥菌病人,查看本病區病人的多重耐藥菌情況及特殊多重耐藥菌情況。感管科可通過感管科系統統計全院的多重耐藥菌病人,查看全院病人的多重耐藥菌情況及特殊多重耐藥菌情況。
4.3 終端軟件開發及運行環境
數據庫管理系統:Oracle 11g
軟件體系結構:Client/Server
網絡結構:100/1000Mbps以太局域網
應用軟件開發工具:Power Builder8.0
5 系統成效
智能監測多重耐藥菌功能目前已在溫醫一院投入使用,功能穩定,維護界面人性化。通過多次調整,目前微生物室人員與感管科人員已維護好細菌與抗生素的關系及多重耐藥菌中的特殊耐藥菌種類。該功能改變了傳統的判定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判定的不穩定性,提高了細菌與抗生素結果的準確性,減少了多重耐藥菌的漏報率。各病區與感管科人員能夠實時從醫院信息平臺獲取多重耐藥菌的標本信息及分布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互相溝通,趁早開展干預措施,保障多重耐藥菌隔離多項措施的實際運行。
【參考文獻】
[1]彭根英,應秀華.利用醫院信息管理平臺優化醫院感染管理系統功能[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7):835-839.
[2]馬文暉,王力紅,張京利,趙霞,趙會杰.信息化監測在多重耐藥菌防控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