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巖
健康長壽,從古至今都為人們所追求。即使在科技發達、物資豐富的今天,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渴望熱情依然不減,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以及對中醫預防醫學的深入研究,健康長壽已經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心理平衡占到了50%!
《黃帝內經》:“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中醫醫病先醫人,醫人先醫心。
現代研究發現: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腸疾病等等,大部分的疾病與心理因素有關。所以健康不僅是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也至關重要。
古人云:“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于戈兵。”所以自身的心態情緒對健康很重要。不生病,健康長壽一直是傳統醫學的主要理念。
傳統醫學強調“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未病之病”,指的是防病于未然;“將病之病”,指的就是馬上要發的疾病;已病之病,就是已經形成的疾病。“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高明的醫生,使人不病。沒有能力的醫生,疲于看已病之病。中醫的防病,叫養生之道,是科學,并不是現代醫學所指定期查體。有病早發現早治療,這不叫防病,這叫等病。
所以養生保健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歡迎和關注。我工作在健康的第一線,這種情況是非常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被稱為第一殺手,所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就從身邊的簡單小事行動吧。
1、每天一杯紅酒預防梗死
紅酒中的白藜蘆醇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每天兩杯牛奶預防突發心臟病
每天喝兩杯牛奶的老人中患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人數,是忽略這種有益飲料的老人的二分之一。
3、每天5只核桃延長壽命7年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證實:核桃含有一種保護心臟和血管免受膽固醇侵害的物質。
4、每天爬6層樓梯突發心臟病的危險降低三分之一
白俄羅斯科學家依阿林欽認為,我們不是只有一個心臟,而是600個,所謂“周圍的心臟”的作用是由骨骼肌,主要是腿肌完成的。骨骼肌如同一臺臺壓吸泵在運轉,有助靜脈再循環和減輕心肌的負擔。
5、吃香蕉保證心率正常
在不愉快的談話、爬樓梯或跑步后,吃1到2只香蕉,這能供給神經系統必要的能量,促進心肌保存蛋白質化合物,恢復心肌細胞里鉀的平衡。
6、戒煙護心
吸一支煙,冠狀動脈收縮,脈搏每分鐘加快8到10次。尼古丁加速血液凝固,易形成血栓。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會加快動脈粥樣硬化,使心肌經常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