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河
不論大街小巷、公園廣場,凡有人的地方,寵物也常常如影隨形。瞧瞧它們:有的怡然自得地俯臥在主人腳邊,有的悄沒聲地躡足于主人身后,有的歡快地跳躍在主人身前,有的坐在汽車里把腦袋探出窗外,有的依偎在主人懷里享受著主人的撫摸......各式寵物,各色神態,著實惹人憐愛!
拿狗來說,不敢言一家有一狗,絕對是走千家進萬戶了,而且品類眾多,土的洋的,純的串的,應有盡有。大家把狗當兒子,把寵物當孩子,愛不斷、離不開。老年人養寵物,固然有它可喜的地方,卻也悲劇迭出,爭議不斷,備受關注。
以下就拿最常見的養狗現象做例子來說說。
養寵之喜
大凡有過養狗經歷的就知道,雖生而為狗,但它們的生活起居還是極有規律的。一大清早,狗兒就跳下床來,爬出窩去,撓墻抓門,犬吠聲聲,告訴主人它起床了,要上個廁所,要出門活動。不理它的話,它還可能跑到你的床邊一直提醒著你,直到有了回應。到了傍晚,它吃飽喝足,照樣鬧騰著要主人帶它出去見見世面、活動活動筋骨什么的。因此,養狗的老人們少不得就要隨狗起居,因而養成晨昏鍛煉的習慣,還能常常見見朋友、侃侃大山、聊聊閑天,既鍛煉了身體,也有了精神寄托,臉上多了笑容、少了愁容,越發精神抖擻了。
平常每年還得給狗兒打預防針,狗兒病了領到寵物醫院打針上藥,更有甚者,狗兒死了還誦經超度。要是出門,還專門想著把狗托付給可靠的親朋照料,或者交給寵物醫院代為照看。真個是把狗當孩子,愛不斷、離不開。家里孩子不在身邊,空巢化帶來的孤獨、寂寞、空虛、無奈,也都好像不存在了似的。
也許正是因為養狗有了諸多樂趣、諸多可喜之處,于是乎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呼啦啦一棟樓、一個社區、一條街、一座城市,轉眼間大半個中國養狗都蔚然成風了。把狗當寵物養,少了是個案,并不起眼,多了成為現象了,問題也就引人注目了!
養寵之悲
養寵固然有諸多可喜之處,但也確實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要是您習慣早起的話,在路邊見到幾處狗屎甚至一不小心踩上一腳,那都不足為奇。當然,也有個別講究的狗主人會隨身帶著手紙,時不時收拾一下。每逢炎炎夏日,空氣干燥異常,樹根下、墻角邊、汽車轱轆上,狗尿的騷氣也不知讓多少人捂鼻掩面。當然,狗叫的噪聲擾民恐怕是最常見的,但大家礙于鄰里情面,實在拉不下臉去說,說輕了不頂用,說重了怕得罪人,也不知道讓多少人無奈。更有甚者,各地烈犬傷人,傷者慘烈、場面血腥的悲劇事件頻頻發生,更是弄得大家人人自危、義憤填膺。
這諸多養寵的悲劇,已成為大家普遍關注、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怎樣避免養寵之悲?
怎樣避免養寵之悲,筆者以為,需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需要主人自律。要避免養寵之悲,最重要的就是主人自律。寵物是自己的,環境是大家的。自由也不是無限度的,妨礙了別人的自由當然就得受到限制。寵物主人急需加強自律,文明養寵。一方面寵物主人要時時注意、自我提醒、加強學習;另一方面,政府和社區也需要加大力度宣傳教育怎樣文明養寵,讓大家養成文明養寵的意識和習慣。
其次,要有制度規范。避免養寵悲劇光靠主人自律不現實,建章立制必不可少。目前許多地方都有養寵物上戶口、禁止養烈性寵物等制度,但真正懲罰性的制度和措施并不多見,如此一來,這些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并不強,成了花拳繡腿樣子文章,對問題的解決沒多大益處。因此,有關部門多做些調查研究,加強規章制度的實用性、可操作性,并認真把規章制度行到實處、落到實處,尤為關鍵。
第三,離不開社會監督。避免養寵悲劇離不開社會監督。規章制度有了之后,如何落到實處是重點。落實規章制度,急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執紀執法力度,同樣離不開全社會受此問題困擾的人們的監督。各社區可以現有老年糾察隊為基礎,再輔之以招募志愿者等形式來解決監督隊伍問題。問題人人關心,監督人人參與,養寵之悲方有消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