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鱗隱”取“天故隱其跡”之意,芽表皮呈魚鱗片狀,故而得名。其自然景觀地上石林,地下迷宮,得天獨厚,鬼斧神工。景區內聳立著石芽、石錐、石柱、石筍400余座,最高達36米。怪石擬人狀物,千姿百態。有石猴抱桃、黑熊護筍、八戒照鏡、石龜探洞、霸王別姬、老虎撲石、玉兔望月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被譽為“天然動物園”。石林內植被豐富,是全國獨一無二的盆景式石林。清朝名士張瑛在《鱗隱齋記》中贊道:“以茲山之勝,不減武夷之云谷、鉛山之鵝湖、匡廬之白鹿洞也!”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鱗隱石林以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峰異洞和怪石嶙峋而著名,由鱗隱石林、洪云山石林、十八洞等景區組成,總面積1.85平方公里。